立春過後,趙家莊的工坊已經重建完成。新的工坊不僅規模更大,防護也更加嚴密。青磚高牆圍起的院落裡,處處都是一派繁忙景象。

\"少爺,\"小翠拿著賬本快步走來,\"您看這個月的賬目。各地的訂單已經排到三個月後了,光是揚州那邊就要了兩百臺紡車。\"

趙空接過賬本,仔細翻看。自從工坊重建後,他特意改進了管理制度:

新管理制度:

1. 生產管控

- 分級質檢

- 工序標準化

- 原料嚴選

2. 人員制度

- 技能等級評定

- 績效獎勵機制

- 學徒培養計劃

3. 安全措施

- 晝夜巡查

- 防火設施

- 圖紙保管制度

\"做得很好,\"他誇獎道,\"賬目比以前更清晰了。\"

小翠臉上一紅:\"都是您教導得好。對了,城裡沈家今早又派人來了,說是想投資合作,要見您。\"

趙空眉頭微皺。自從獲得朝廷\"農器改良使\"的任命後,不少大戶都打起了工坊的主意。但他始終記得張郎中的警告:有些人是衝著技術來的。

\"先不急,\"他說,\"讓他們等等。現在最重要的是完成朝廷交代的任務。\"

正說著,張福匆匆走來,滿臉興奮:\"少爺,好訊息!江南那邊傳來信兒,咱們改良的水車試用很成功!那邊的農戶都說,從沒見過這麼好用的水車!\"

趙空眼前一亮。水車改良是他根據祖父的舊圖紙做的改進,主要解決了兩個問題:

水車改良要點:

1. 效率提升

- 葉輪改進

- 傳動最佳化

- 水流利用率提高

2. 使用便利

- 重量減輕

- 維護簡單

- 壽命延長

張叔,學徒們掌握得如何?\"他關心地問。

\"都學得不錯,\"張福自豪地說,\"特別是王鐵柱,現在都能獨立設計簡單的改良了。前天他還提出了個好主意,說是可以在水車上加個裝置,讓它自動調節水位。\"

趙空點頭。技術傳承才是根本,只有培養出更多懂技術的人,改良才能持續下去。這也是他堅持辦學堂的原因。

這時,趙明走來:\"空兒,張大人派快馬送信來了。\"

趙空接過信件,仔細閱讀。信中說朝廷已經劃撥了第一批資金,準備在江南等地推廣新式農具。同時也提醒他要小心,最近又發現有人在打探工坊的秘密。

\"父親,\"他思索道,\"看來我們要準備更大規模的生產了。不過安全問題也得加強。\"

\"生產的事不難,\"趙明說,\"難的是如何保證質量。現在訂單這麼多,我怕有人偷工減料。\"

趙空正要回答,外面突然傳來一陣喧譁。原來是鄰近幾個莊子的莊戶來了,足有幾十人,說是想學習新農具的使用方法。

\"少爺,\"小翠笑道,\"您看他們多熱心。\"

趙空看著這些樸實的農民,心中一暖。這才是他最想看到的景象:技術真正幫助到了普通人。

\"來人,\"他吩咐道,\"把新到的農具都拿出來,讓大家試試。對了,讓學堂的徒弟們也來,正好實踐一下。\"

院子裡很快熱鬧起來。農民們好奇地打量著新式農具,學徒們則耐心講解使用方法。不時有人發出驚歎:

\"這犁頭真輕便,我家婆娘都能用!\"

\"耙地的速度快了一倍不止!\"

\"這水車真是巧,省了多少力氣!\"

看著眼前的場景,趙空想起了當初的初衷:讓普通人的生活變得更好。

\"少爺,\"小翠輕聲說,\"您看他們多高興。\"

趙空笑了:\"這才是最重要的。對了,讓廚房準備些飯菜,請大家吃了再走。\"

傍晚,送走了農民們,趙空來到祖父的舊房。這裡現在成了他的書房,牆上還掛著祖父留下的圖紙。

\"你說得對,\"趙明不知何時走了進來,\"你祖父要是看到今天這場景,一定會很欣慰。\"

趙空看著牆上泛黃的圖紙,彷彿看到了幾十年前,也有一個人在這裡孜孜不倦地研究改良。

\"父親,\"他鄭重地說,\"我想在各地設立分坊,讓更多人用上這些工具。\"

趙明點頭:\"好!我支援你。不過...\"他意味深長地看了兒子一眼,\"你娘說,你也該成家了。\"

\"父親!\"趙空無奈,\"現在工坊正是關鍵時候...\"

\"我知道,\"趙明笑道,\"但人生不只有事業。好了,你先忙,這事我們改天再說。\"

看著父親離去的背影,趙空若有所思。也許是時候認真考慮個人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