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趙家莊的工坊裡一片繁忙。自從在揚州市集打響名聲後,訂單如雪片般飛來。趙空站在新建的工坊前,看著來來往往的工人,心中既欣慰又擔憂。

\"少爺,\"張福擦著汗走來,\"東院的新作坊已經建好了,就等您來安排機器擺放。\"

工坊佈局:

1. 東院

- 農具製作區

- 工具研發處

- 成品倉庫

2. 西院

- 紡織器具區

- 肥皂作坊

- 油燈製作處

\"辛苦張叔了。\"趙空拍拍老工匠的肩膀,\"這段時間都在加班,您也該休息了。\"

張福搖頭笑道:\"少爺說哪裡話,看著工坊一天天好起來,我這心裡啊,比什麼都高興。\"

正說著,趙明匆匆走來:\"空兒,李通派人來說,揚州城那邊又加了五十臺紡車的訂單!\"

趙空聞言皺眉。訂單增加是好事,但產能跟不上才是真正的難題。

\"父親,\"他思索片刻道,\"看來是時候擴大規模了。不過,我們需要先解決一個問題。\"

\"什麼問題?\"

\"人才。\"趙空指著工坊,\"現在的工人們都是摸索著學,雖然慢慢熟練了,但要教新人還是太慢。我想辦個專門的學堂。\"

趙明眼前一亮:\"你是說,像夜學那樣?\"

\"不,要更系統一些。\"趙空取出早已準備好的計劃書:

工匠培訓方案:

1. 基礎課程

- 識字算數

- 圖紙識讀

- 工具使用

2. 專業技能

- 金工技藝

- 木工製作

- 機械原理

3. 實習安排

- 跟師學藝

- 實物製作

- 技能考核

\"好!\"趙明大聲贊同,\"早就該這麼做了。對了,你娘前幾天還在說,要給你說門親事...\"

\"父親!\"趙空連忙打斷,臉上微紅。

這時,小翠匆匆跑來:\"少爺,夫人讓您去一趟,說是有貴客來訪。\"

趙空趕到前廳,只見母親李氏正在招待一位雍容華貴的婦人,旁邊還站著一個身著淡青色襦裙的少女。

\"這是城裡沈員外家的夫人,\"李氏介紹道,\"特意來看看我們的新式紡車。這是她家小姐沈微雪。\"

趙空禮貌見禮。沈夫人笑道:\"早就聽聞趙家公子才智過人,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沈微雪低著頭,時不時偷瞄趙空一眼,臉上泛起紅暈。

送走客人後,李氏意味深長地看著兒子:\"沈家小姐知書達理,模樣也周正,你覺得如何?\"

\"母親!\"趙空無奈,\"兒子現在只想把工坊辦好。\"

\"你呀,\"李氏心疼地說,\"總是想著做事,也該為自已想想了。\"

回到工坊,趙空卻怎麼也靜不下心。他知道,到了該成家的年紀,但現代靈魂讓他對這個時代的婚姻觀念有些不適應。

\"少爺,\"小翠端來茶水,見他心事重重,\"是在想沈家小姐的事?\"

趙空搖頭:\"我在想,如何讓更多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小翠默默放下茶杯,轉身時眼中閃過一絲黯然。

接下來的日子,趙空全身心投入工坊擴建。新的學堂很快建起來,第一批學徒開始了系統學習。

\"記住,\"趙空在課堂上講解,\"做工具不是簡單的打打鑄鑄,而是要講究原理。比如這個槓桿...\"

學徒們認真記錄,其中不乏天資聰穎之人。趙空欣慰地看著這一切,他知道,真正的改變正在發生。

\"少爺,\"一天傍晚,張福興沖沖跑來,\"您猜怎麼著?徒弟們自已研究出了新的工具改良法子!\"

趙空連忙去看,果然發現幾個學徒圍在一起,正在討論如何改進鋤頭的設計。

學徒改良建議:

- 調整握把角度

- 改良刃口形狀

- 減輕工具重量

- 增加防滑設計

\"好!\"趙空大聲讚許,\"這才是我想要的。不是簡單地照搬,而是要學會思考,學會創新!\"

夜深了,趙空還在書房研究新的改良方案。突然,外面傳來腳步聲。

\"少爺,該歇息了。\"是小翠的聲音。

\"你也還沒睡?\"趙空抬頭,見小翠端著熱湯,心中一暖。

\"我...\"小翠欲言又止,最後只是輕聲說,\"少爺要保重身體。\"

看著小翠離去的背影,趙空若有所思。在這個時代,身份地位的差距如此之大,卻擋不住人心相通。

第二天一早,趙空召集所有工人開會。

\"諸位,\"他環顧四周,\"我們不僅要把工坊辦大,更要辦好。你們不是我的下人,而是趙家的合作伙伴。從今天起,所有人都有分紅。\"

這個決定在趙家莊引起軒然大波。但趙空堅持已見:\"只有讓大家都能得到實惠,工坊才能長久發展。\"

看著熱火朝天的工坊,趙空心中充滿希望。他知道,真正的改革不僅是技術的進步,更是人心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