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古厲的最後一搏
退婚後,世子被姑娘們包圍了! 貓貓俠很餓了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此時的陰山王庭內部,所有主戰派都緊密地團結在一起,眾志成城。
古厲身為現在匈奴大軍統帥,心中充滿了不甘與憤怒。他既不願成為亡國之奴,遭受他人的凌辱和嘲笑;更無法接受被迫遷都這一恥辱之舉。因此,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他毅然決然地決定主動發起攻擊,將目標直接鎖定在了楚驍所統領的中軍身上。
楚驍對於古厲竟然會如此孤注一擲、不惜以命相拼感到十分意外。此次出征,他親自統率著十萬大軍,其中武勇帶領著四千名精銳無比的龍虎軍以及三萬楚家軍輕騎部署於左翼,採取迂迴包抄的戰術,繞到敵軍後方;而李明啟則率領三萬興慶邊軍鎮守右翼,形成合圍之勢。這樣一來,原本應該最為強大的中軍,由於楚驍本人與寧王坐鎮,兵力反倒相對較為薄弱,僅有三萬餘人馬。
就在這時,當武勇和李明啟獲知了當前的局勢變化之後,兩人毫不猶豫地放棄了輕易攻佔陰山王庭這一唾手可得的良機,轉而迅速調整戰略,企圖趁勢從中部截斷古厲那多達五萬人的龐大軍隊。
但是,古厲及其麾下的將士們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他們懷著必死的信念,毫不理會來自側翼的威脅與損失。此刻,他們唯一的念頭就是要親手斬下楚驍的首級,用他的人頭來捍衛屬於草原民族的那份至高無上的尊嚴!
楚驍心中猛地一沉,這還是他第一次感受到如此濃烈的危險氣息。眼前這些匈奴人完全不顧自身生死,每一招都像是要與敵人同歸於盡一般,以命換命的瘋狂打法讓他不得不下令全軍停止前進,並迅速選擇一處有利地形原地重新安營紮寨,希望能夠穩住陣腳,再尋找破敵之策。
然而此時大軍剛剛開拔不久,尚未站穩腳跟,局勢對他們極為不利。寧王李攻成所率領的興慶邊軍是中軍的主力部隊,首當其衝遭到了長途奔襲而來的匈奴前軍猛烈衝擊,原本整齊的陣型瞬間被衝得七零八落。
只見那匈奴將領古厲身先士卒,一馬當先地衝殺在前,全然不顧及自已身為一軍統帥應有的沉穩和指揮全域性的責任。他的眼中只有一個目標——衝進中軍大營,親手斬殺楚驍!其勇猛之勢猶如一頭下山猛虎,銳不可當。
戰局逐漸陷入混亂,這些匈奴人的進攻方式異常詭異。他們彷彿化作了一支鋒利無比的鑽頭,緊緊咬住中軍不放,不顧一切地向著腹地猛力鑿進。而後方源源不斷趕來支援的匈奴部隊,則只是為了給古厲的前軍守住後方,確保他們能夠毫無後顧之憂地持續衝鋒。
寧王李功成瞪大雙眼緊盯著戰場,額頭上冷汗涔涔而下。他從軍多年,卻從未見識過這般不要命的打法。眼看著已方中路將士的防線搖搖欲墜,隨時可能被徹底衝破,他滿臉憂慮地轉頭望向楚驍,焦急問道:“楚世子,眼下左右兩翼的部隊因距離較遠且道路受阻,短時間內根本無法直接回援到我們這邊。照此情形發展下去,恐怕最多再過兩日,古厲就要徹底擊潰我中路將士的防線了啊!不知您可有應對良策?”
“我願陪他一戰!我的家傳戟法雖然精妙絕倫,但始終還欠缺那麼一絲視死如歸的磅礴氣勢。這也是興伯曾經告訴過我的,說我不如我爹的地方。如今,我想去探尋並獲取那最後的一丁點膽魄。所以,寧王爺您是否能夠代替我繼續指揮眾將士們英勇奮戰呢?”
楚驍目光堅定而沉著,他已然清晰地洞察到當下的戰局形勢,如果自家的將士持續這般被動挨打下去,恐怕很快就會被古厲率領的敵軍殺得喪失鬥志。與其坐以待斃,倒不如由他親自出馬迎戰,以期一舉扭轉眼前不利的局面。
然而,李功成卻毫不猶豫地直接否決了楚驍的提議,他一臉嚴肅地說道:“萬萬不可!我們完全可以先行撤退暫避其鋒芒,畢竟古厲所部僅有區區五萬之眾而已。最多不過三日時間,武勇和明啟必定能夠成功突破重重阻礙,自後方趕來與我們會合,並對敵人形成前後夾擊之勢。更何況,你此番貿然出擊實在太過冒險了,倘若稍有差池出現任何意外狀況,你可曾考慮過陛下以及公主的感受?再者說了,你家中尚有身懷六甲的嬌妻正殷切盼望著你平安歸來呢!”
楚驍的眼神猶如燃燒著熊熊烈火一般,透露著無比的決絕和堅定。他直直地凝視著寧王,毫不猶豫地回應道:“王爺,您可曾深思過為何我們興慶邊軍常年遭受匈奴無情的襲擾,而那幷州軍卻能安然無恙呢?其實原因非常簡單明瞭,王仲衡此人,一方面對百姓進行敲骨吸髓般的剝削壓榨,但另一方面,他也給了那些出身貧寒家庭的孩子們一個走上戰場、改變自身命運的機會。畢竟對於這些窮苦人家來說,上陣殺敵或許已是他們唯一能夠掙脫貧困枷鎖、過上更好生活的途徑。”
寧王聽完這番話後,心中不由得大為震驚。一直以來,他都未曾深入思考過這個問題背後所隱藏的深層緣由。誠然,他深知自已的興慶邊軍與幷州邊軍相比存在差距,然而此前,他僅僅認為這只是由於王仲衡擁有更為雄厚的財力以及充足的物資供應罷了。此刻聽到楚驍如此深刻的剖析,方才如夢初醒。
緊接著,楚驍並未停下話語,而是繼續慷慨陳詞道:“王爺,如果大將軍能夠擁有像王仲衡那樣豐厚殷實的家底作為支撐,恐怕早就已經勢如破竹地打穿了陰山王庭!這裡面所涉及到的各種權力制衡關係,相信以您的睿智應當比誰都看得更為透徹明白。而此次,我下定決心要不惜一切代價將匈奴人的膽子徹底擊碎打散,讓他們再也不敢輕易來犯。但您想想看,咱們的興慶邊軍說到底也是隸屬於皇族李家,所有相關事務皆由陛下親自操勞費心。在這樣的情況下,軍中的將士們又怎能具備那種義無反顧、視死如歸的磅礴氣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