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升是莒溪人,出身富貴,是個富家子弟。他父親積攢了萬兩白銀,去世後將家產平均分給了張士升兄弟。他們還繼承了肥沃的田地,張士升原本可以坐享這份家業。
然而,父親剛去世不久,當時萬曆通寶剛剛開始流通。一些不務正業的混混引誘張士升參與賭博。張士升這個富家子弟涉世未深,一到賭場,只見眾人飲酒作樂,行事豪放不羈,覺得這種放縱輕狂的氛圍很是快意,哪裡懂得錢財應當珍惜。短短几個月時間,他就輸掉了數百兩銀子。
但即便如此,他依舊沉浸在賭博的樂趣中,滿心歡喜,根本不願意就此罷手。
鄉里有個叫陳榮一的人,在張士升父親在世時,是被僱來做中保、供差遣使喚的。他雖然身份低微,但為人忠義。陳榮一不忍心看到張士升被那些混混引誘,於是特意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酒席,只邀請張士升一人前來。
在酒席上,陳榮一不緊不慢地與張士升交談,把他父親在世時,從始至終積累財富的緣由,以及平日如何愛惜錢糧的實際事例,一件一件從頭細細講來。講述過程中,陳榮一不住地稱讚張士升父親的能幹,感慨他創業的艱辛。隨後,又聊起民間的人情世故,以及賺錢的艱難、窮苦百姓沒錢的困苦。
陳榮一趁機勸說道:“你父親創下這份龐大的家業實在不容易,你應當念及先輩的辛勤操勞,好好守住這份基業,千萬不能再去賭博了。之前雖然已經輸了幾百兩銀子,但過去的事就別再追究了。只要你從現在開始改過自新,依舊可以繼續享受這福分啊。”
張士升見陳榮一情真意切,一時之間良心受到觸動,說道:“我聽你的話,從現在起發誓再也不賭博了。”第二天,那些混混又來叫張士升去賭博,他果然沒有去。眾人覺得十分奇怪,後來得知是陳榮一勸說的緣故,一時間也無可奈何。於是他們聚在一起商議,說:“誰要是能把張士升再拉去賭博,大家就湊十兩銀子給他。”這時,有個叫柴昆的人站出來說:“我能把他拉去。”眾人便把這十兩銀子封存起來。
柴昆看到張士升在路邊的亭子裡閒坐著,便慢悠悠地湊到他身邊。一開始,柴昆先是和張士升閒聊些家長裡短的事兒,過了一會兒,柴昆裝作不經意地問道:“聽說你現在洗手不幹,不賭博了?”
張士升回答說:“是啊。” 柴昆接著說道:“賭博這事兒確實不是什麼好事,你如今能自已意識到,然後及時回頭,那可真是豪傑啊!像你們這種大家族、有錢人家的子弟,果然有見識不凡的高人指點,我真是打心底裡羨慕佩服!只是外面的人都在傳,說是陳榮一那老頭勸你,你才不賭的。真的是他勸的嗎?”張士升老實回答:“確實是他勸我的。”
柴昆聽後,故意長嘆一聲,說道:“陳榮一不過是個地位低下、四處奔走供人驅使的小人物,他又不是你的父兄,也不是你的叔伯,憑什麼能管得住你呢?你可是名門望族的子弟,聰明伶俐,怎麼能要一個下賤之人來教訓你呢?要是讓路人知道你聽一個下等人的指使,他們都會在暗地裡笑話你,說你沒本事。
依我看吶,你不妨先去小賭幾把,過上個半月一月的,再自已收手。這樣一來,別人就會說你是自已不想賭了,而不是因為聽了一個下人的命令。這才是大丈夫該做的事,也不會辱沒了你家的門風。”
張士升本就是個沒什麼見識的年輕人,聽了柴昆這番花言巧語,心裡暗自琢磨:“確實啊,我要是現在就不賭了,別人肯定會說是陳榮一的功勞。我得再去賭上一個月,然後自已主動收手,這樣豈不是顯得我特別豪傑,有主見!”這麼一想,他立刻就又走進賭場繼續賭博。柴昆見計謀得逞,便偷偷地領了眾人湊的那筆銀子離開了。
張士升這一賭就是一個月,結果賭癮再次被徹底勾起,那顆不安分的野心又開始肆意膨脹。此後,即便陳榮一再苦口婆心地勸說,張士升也根本聽不進去。
就這樣,他越陷越深,最終把家裡的財產輸得一乾二淨,落得個傾家蕩產的下場。這一切都是柴昆那一番激將法導致的,帶來的災禍實在是太慘重了。
點評:張士升被柴昆那些荒謬的言論所迷惑,拒絕接受陳榮一的忠言勸告,僅僅是因為陳榮一身份卑微,就覺得接受他的諫言是一種恥辱。
他卻不明白,堯帝曾向普通百姓請教問題,舜帝會向下層打柴的人詢問意見,周公更是親自快步迎接地位低下的賢士,韓信也曾向李左車請教計策。
那些帝王將相,都能如此謙遜地聽取地位低微之人的見解,又怎麼能因為一個人的身份低賤,就無視他有益的話語呢!可惜張士升不過是個年幼無知的小子,不瞭解古今之事,所以才會中了讒言卻毫無察覺。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