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既焦慮又興奮
大秦:從扶桑歸來開始 自宏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從趙鄴的話語含義來看,顯而易見。
隨口一語,若能使那些別有用心的人長記性,也算是有了收穫。\"承蒙關心了,”
聽到這句話的項諶神情明顯不太好看了。
次家對主家通常都非常敬重,這種挑撥離間的話語很難討得好臉色。
趙鄴見項諶神情不悅,只是輕笑著安慰道:“無妨,我只是提醒你一下罷了。
這次來監海局的人雖多,但真正決心出海的只有三家,你是其中之一。”
趙鄴搖搖頭笑了笑說,這次監海局弄出來的聲勢不小,可實際上真心願意和有能力出海的,只有項諶這一家、燕趙之地的趙辰以及關中的褚連。
其中,褚連祖上因援助秦國而發家,成為關中首屈一指的大商人,支援政哥的海上政策也屬情理之中。
至於趙辰應該是燕地宗室出身,財力雄厚,見識不凡;而項諶則是出自項燕的後裔,自不必多說。\"要是項羽出海自稱 ** 就更有意思了。”
趙鄴咧嘴笑道,露出一口潔白的牙齒。
秦末時,反抗朝廷的勢力眾多。
秦皇駕崩之後,陳勝、吳廣率先 ** ;在胡亥的統治下,大秦權威日落西山,六國貴族紛紛起兵 ** ,齊王、楚王等各地豪傑蜂擁而起。
換句話說,帝國之內,野心勃勃者不少。
真要個個都跑海上建國的話,怕不是又要出一批“七武海”
之類的傳奇了?
劉邦和項羽成為“海上雙雄”
的場景似乎也很有意思?趙鄴其實對此並不擔心——只要政哥在位,天下自然無人敢有異心。
回想秦皇【敏感內容較多,無法繼續輸出】
### 75
等到真正的海禁開放帶來的利益顯現出來時,那個時候才是真正的航海熱潮。
屆時,監海局還能指望清淨嗎?別說監海局,單單是申請出海許可證的人就足以讓咸陽城擠得水洩不通。
所以,短時間內,趙鄴幾乎不可能離開咸陽。
更何況,伴隨著航海的風險與血腥不可避免。
資本的擴張從來都是伴隨著血腥和殘酷。
而趙鄴能夠做的,就是在大秦境內設立健全的法規來限制相關活動。
至於大秦邊境之外?
隨便他們怎樣,只要不危害自已人就行。
大秦需要的是積攢足夠的實力,等到了正式出海的時候,每一個國家都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這僅僅是一個前奏。
“等到大秦迎來海上熱浪,就是該想想新辦法來獲取這些從海外帶回來的財富了。”
趙鄴的想法其實很簡單:
官方不能大規模放開海禁,就交給民間去做吧。
** 只負責收稅。
對於航海所帶來的鉅額財富,總得花點用處。
有科研院和技術部門支援,製造些如玻璃製品、香水之類的商品再輕鬆不過,賺錢簡直是輕而易舉。
實際上,這樣做不僅能充實國庫,還能讓趙鄴自已的財產更為豐厚。
大家皆大歡喜!
至於有人不高興?
那肯定是亞歐大陸那些會被敲開大門的原住民,不過他們的情緒根本不值一提。
一旦大航海時代拉開序幕,他們也只能被動地捲入這個洪流中。
“到時候民富國強了,就可以開始考慮一些民生政策了。”
比如普及教育,或者開發尚未成熟的江南地區等。
雖然這些事情現在看起來非常困難,但並非不可行。
特別是江南的發展,自宋朝以來已經成為了中國的魚米之鄉。
但在秦朝時期,江南依然是一片蠻荒之地。
確實任務艱鉅!
趙鄴想得越多,就越覺得當前的大秦還有很多可以作為的地方:開發江南,普及教育,改進科舉制度,設立經濟特區、絲綢之路、科研院等等。
這些事項一項比一項繁重和艱難,即便是畢其一生也難以完全完成。\"真夠頭疼的。”
趙鄴在心中嘆道。
“回頭還是要勸勸政哥,”
趙鄴心想到。
畢竟以政哥的遠見卓識,必然能明白這些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最好能先設立一個試驗區,測試各項改革政策,評估風險及成效後逐步推廣。
就在趙鄴思索這些問題的時候,外面傳來了聲音:“陛下,頓若求見。”
政哥不動聲色地說了一句:“宣!”
頓若走進屋內時,嬴政正背對著他。\"陛下,事情查清楚了,\"頓若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趙鄴確實是被一個獵戶送進村子裡的。\"
\"而且我們還打聽到,趙鄴曾隨身攜帶一個刻有'阿房'二字的玉佩。\" ** 逐漸清晰。
嬴政一時百感交集。
命運弄人?喜出望外?還是終於放下心頭重負?這些複雜的情緒在他心頭翻湧。
\"陛下...\"頓若輕聲喚道。\"你先退下吧。\"嬴政擺了擺手,並停頓了一秒說道:\"參與此事的人都去皇陵服役吧。\"
頓若身體微微一僵,隨即恭敬地鞠躬行禮:\"謝陛下!\"
待頓若離開後,嬴政的心情愈發澎湃。
他與趙鄴之間一直有著一種難以名狀的情感聯絡。
以前總覺得這個少年過分討喜,而現在身份得到驗證,一切都顯得順理成章。
怪不得自已對趙鄴有種天然的好感——那時還以為只是因為性格和煦。
如今,得知這個年輕人竟是親生兒子後,身為父親的心緒也隨之起伏不定。
\"他已經二十歲了,卻還未婚娶!\"\"聽說他對王翦孫女有意?\"
\"這不,老將軍這兩天一直在找算命先生挑選訂婚的日子呢?\"
嬴政暗自發誓要參與這位“遺珠”
的終身大事。
\"世人都知道趙鄴無父無母,我替他主持婚禮正好彰顯恩德和關懷。\"他思慮許久後呼喚了趙高的名字。
\"傳趙鄴過來見朕。\"此刻嬴政心情愉悅、精神抖擻,往昔的憂愁早已拋諸腦後。
二十年光陰流逝,嬴政迫不及待想要重新認識、照顧他的親生兒子。
等趙高離去後,他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衝動,在房間裡來回踱步。
親情往往令人愛屋及烏,想起他與阿房曾經的感情無需贅述。
對於這個兒子——阿房所生之子的親切自然更勝幾分。
重要的是,在此之前他就很喜歡親近趙鄴,而此時此刻確認他是自已的骨肉後,內心的波動更是別樣。
這一刻,並非將趙鄴視作繼承者考慮。
嬴政純粹作為一個父親感到既焦慮又興奮。
在情感上,這是一種最真摯、直接的感受。
他走來走去時不停地思考關於趙鄴的一切。
想到孩子獨自成人十年的海上生涯,原本只是敬佩他的堅強 ** 。
現在以不同的角度回顧,便覺得更加憐惜、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