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已瀕臨枯竭
大秦:從扶桑歸來開始 自宏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趙鄴給後代的君主設下了一個明確的目標:全球的財富無窮無盡,想要擁有這些嗎?
要!就去爭取!別再侷限於中原!
歷代君王拿下中原之後,通常整理整理周邊的小部落就沾沾自喜,覺得自已多麼偉大。
然而,如果他們真正認識到了世界上廣闊無垠的土地與海外富饒資源,還會滿足於這種小小的成就嗎?
趙鄴預見了秦國在出海後的經濟將不斷增長,而他自已也可以透過匠作局賺得盆滿缽滿。
民眾富足則國力必然強大。
何況,以政哥的性格——看到民間因商業繁榮帶來的巨大利潤時能不動心嗎?
不需派出全軍主力,五千人馬就能橫掃大部分歐洲城邦國家。
這些小規模政權哪有真正的戰鬥力?感受到巨大的軍事優勢,政哥又怎麼能不再想著擴大領土呢?
趙鄴腦海中已經勾畫出政哥日後看著世界地圖的情景,也許會高喊:“這全是我的,都歸我!”
“這麼喜劇感滿滿?”
趙鄴笑了笑,搖了搖頭。
當下的官方語言,也就是秦語,並非現代普通話,而是更接近現代陝西的方言。
因此,如果政哥真的這麼說,他的發音其實並沒有什麼問題。
不過大秦國的繁榮可能也意味著其他國家和地區將面臨災難,尤其是金三角貿易,那其中隱藏著多少見不得人的黑暗,難以想象。
不過……經過這段時間思考,趙鄴想開了。
自已的國家繁榮,自已的生活過得美滿就好。
人道主義關懷先照顧自已國人是第一位的。
最起碼在這個時空,崇洋 ** 這樣噁心的事情不會再發生。
到時候,秦朝人民,才是全世界最為卓越和高貴的人種及種族。
回想前世,趙鄴是一個十足的廢青,只會隔著網路批評這個批判那個的廢物。
這一次,他不想再浪費機會。
“工業時代!”
“大航海時代!”
趙鄴寫道。
無論哪個時代開啟,秦國都能站在世界巔峰。
若是兩者並舉齊發,世界或許都將被秦國鐵騎征服。
當晚,趙鄴輾轉難眠。
而在掖東的營帳中,李信也在床上翻來覆去,背後佈滿了因白天的軍棍責罰留下的淤青。
自從王府歸來後,李信主動接受了軍刑,降為二五百主,也就是千人長。
曾經日日夜夜的自責,在今天竟然顯得輕了一些。
“你不是為自已而活,你揹著三十萬老秦人的性命!”
趙鄴白日裡說的話不斷在他耳畔響起。
三十萬人的生命!整整三十萬名戰士,因他的輕率而全部犧牲。
每次閉上眼,眼前便浮現出戰友的指責與憤怒的聲音。
淚水無聲滑落面頰,浸溼枕巾。\"我對不起你們,信對不起你們啊!”
他狠狠磕頭在床沿上。
他回來之後,無人對他追究責任,這反而使他內心更加沉重,覺得自已並不配得到這樣的寬恕。
項燕兵敗 ** 的噩耗進一步加深了他的自責。
項燕因兵敗感到無地自容而選擇結束自已的生命,自已為何沒有遭到譴責?又有什麼資格繼續生活在這個世上?
每當他回想起皇上的器重、王翦的關心、同袍們的包容以及家人對自已的期望,那把準備自刎的劍總顯得格外沉重。
“我是否還配有活著的理由?”
“為你們,我的人們。”
李信獨自呢喃道,心中充滿了困惑。
---
過了整整一夜,趙鄴最終決定找大哥嬴政商議。
發展工業所需的資源和基礎過於龐大,不是短短几年能解決的;但海洋貿易則不同,只需要稍稍散佈一些訊息,就能引發人們的冒險慾望。
大海中的財寶源源不斷,因此這類謠言也不是毫無根據的。
想到自已作為大秦環遊世界第一人的影響力,他意識到只要站出來宣講航海的利益,沒人能夠抗拒這巨大的財富 ** 。
但趙鄴覺得還是先徵求一下政哥的看法比較穩妥。
若是政哥認為這一切皆屬君主所有,他自已去推廣未免是多此一舉。
猶豫片刻,他毅然前往皇宮。
“趙鄴?這小子也有日子沒來了。”
聽到通報,嬴政輕輕笑了兩聲,“好吧,讓他進來吧。”
原本嬴政正在午睡被攪醒有些不悅,但一聽說來的是趙鄴,也就沒再計較。
趙鄴進宮時看到嬴政已經起來了。
他行禮問候,而嬴政則擺手讓其坐下。
“說說看,你找朕有什麼事?”
嬴政問道。
“陛下,”
趙鄴笑著說,“臣有心奏請開海,擴大貿易。”
嬴政皺起眉頭。
關於海上財寶的話題,趙鄴以前講過。
然而,這又怎樣呢?
國家財政捉襟見肘,要進行大規模跨海遠征幾乎是不可能的。
河西走廊不是更好開發的土地嗎?廣袤的草原和肥沃的耕地正等待著開發。
既然連匈奴都已經被大秦打得無力反抗,為什麼不繼續推進呢?實際上,後勤能力才是當前的瓶頸問題。
“你知道當年徐福出海花費了多少資金麼?”
嬴政反問。
“僅建造一條船就花費了千萬銅錢。”
他補充道。\"現在國家一統十多年,推行書同文、車同軌。
六國舊民人心動盪,需穩定國內,還要守衛邊疆。
朕的阿房宮建到一半就停工了,更別提什麼海外開發了。”
事實上,嬴政也不願意這樣做,畢竟他也深知當前大秦面臨的重重困境。
“匠作局確實在你的治理下有所好轉,但對整體國庫而言仍是九牛二毛。”
趙鄴聽著嬴政一番解釋,才真正理解朝廷此刻所面臨的挑戰。
“陛下辛苦。”
趙鄴深鞠一躬,表達他的理解和尊敬。
他的雄心壯志毋庸置疑,民間關於九州的說法甚囂塵上。
每當閒來無事,總會有人勸諫:\"陛下,咱們何不去統一其他的九州呢?\"
他對大臣們和士兵們的心理瞭如指掌。
唯有透過戰爭,才能讓他們迅速攀升,獲得榮耀。
他成就了一項前所未有的偉業——一統天下。
現在他已經站在頂峰,如果有機會,誰又不想更進一步呢?
然而,秦統一六國的代價極為慘重:人口銳減百萬,國庫也已瀕臨枯竭。
在這種情形下,還能用什麼去展開新的征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