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 章 風險實在是太大
大秦:從扶桑歸來開始 自宏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畢竟大多數人都只是來湊熱鬧或是幫忙的,真把他們隔離開來,自已也有點過意不去。
況且匠作局作為生產部門,離真正意義上的研發還有一段差距。
既然他們要被隔離,不如藉此機會成立一個專業的研發機構。
例如建立一個科研院校之類的?
“嗯?”
政哥微微皺眉看向趙鄴。
“臣偶然間領悟了這種製鹽的方法,最終還是要歸功於不斷探究的結果。
既然他們現在不方便繼續進入匠作局,那不如以匠作局為基礎,另外建立一個科研院。”
成立科研部門是趙鄴早就有過的想法。
他雖掌握很多知識,但對很多事物只知其原理而不知如何具體操作。
那些常年從事精密工作的老匠人可以彌補他實際操作上的不足。
科技和工業,永遠是進步的最大動力。
不談其他,若用五十年的時間將大秦帶入蒸汽時代。
那麼即使無法統治全球,也一定能建立起橫跨亞歐非的強大殖民帝國。
……
要從**(原始狀態)轉變為蒸汽時代確實有難度。
如果有人已經知曉這些原理的話呢?
要是有人還能提供蒸汽機的實物圖呢?** 到資訊時代的跨越雖然很大,但從 ** 到蒸汽時代的距離其實很近。
很多關鍵發明往往只需要最後的一步就能實現。
機械時代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逐漸以機器取代人力,在** 時代這樣的趨勢就已經初現端倪:
曲轅犁、水車、投石車、槓桿和紡織機都已是早期機械裝置的應用例子。
作為穿越者,帶兵打天下五十載能征服多大的領土?只要有一個人懂得一些蒸汽機的基本原理,
用五十年時間開發出實用的蒸汽機並非不合理,一個蒸汽機的突破可以為帝國省去幾百年征戰的心血。
因此穿越者有什麼理由不安分守已,專注於發展科學和技術創新呢?
所以趙鄴早就想把匠作局分為生產和研發兩個部分。
生產當然重要,然而科技創新則是進步的階梯。
僅僅憑藉他自已的模糊回憶,摸索進展太過緩慢。
趙鄴還希望能親眼見到黑水龍旗遍插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陛下!成立科研院所吧!”
他說得十分誠懇和積極。
科研的重要性無需多言。
因此趙鄴一進入匠作局首先設立了獎勵機制以表彰發明成果。
智慧財產權保護不僅是用來獲取利益的方式之一,也能激勵工匠們的創造積極性。
儘管這聽起來有些世俗,但實際上科研離不開資金支援。
政哥看著趙鄴認真誠摯的態度,笑了笑:“成立一個科研院?”
他心裡對這事還有所疑慮。
畢竟趙鄴過去利用智慧財產權獲利的行為讓政哥心存戒心。
不過令人安慰的是,趙鄴深知分寸——該管的事他會管,不該碰的事絕對不會越界。
肥皂、搖椅之類日用品所帶來的小財,對整個匠作局的影響微不足道。
此外這也緩解了匠作局財務緊張的困境。
至於像鹽業這樣重要的事項,趙鄴捐贈得很果斷利落。
說到底,政哥仍對這個新設立科研院所的主意心有疑竇,以為又是一個套路。
但事實上,趙鄴一心想要推動科技進步毫無私心。
若大秦帝國想在全球稱雄,必須掌握更前沿、更強大的科技。
暫時還不需要太先進,只要先把蒸汽機引進來就足夠了。
缺乏蒸汽船的話,遠洋航行的成本和風險實在是太大了。
政哥瞥了一眼趙鄴,滿臉狐疑,隨後緩緩點了點頭。
關於那些掌握製鹽技術的工匠們,為確保技術不外洩,他們不能再留在匠作局了。
按照常規做法,要麼是派往守衛黃陵,要麼是直接收入宮中服役。
不過科研院也算一個不錯的歸宿,儘管趙鄴這小夥子確實有些愛財,但他還算懂得分寸,這一點讓政哥頗感放心。\"好吧,準你所請。
不過根據你的描述,科研院並不是個可以斂財的地方。”
政哥邊點頭邊說道。
趙鄴的笑容僵在了臉上,心想自已的伎倆被政哥識破並不奇怪……只是沒料到竟被認為是個唯利是圖的人吧?
說真的,他對金錢是有興趣,但絕非貪婪無度。
之所以急著籌措資金,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應對那群老傢伙的逼迫。
其實這也沒啥,畢竟人都是有慾望的,只要在規矩內行動就行。
而且從政哥對他的信任程度來看,應該問題不大。
歷史上像和珅和魏忠賢這樣的鉅貪也不少,但是當皇帝罩著的時候,一切都沒問題。
至於將來會不會成為皇帝的錢袋子……
如果在過去,身世不明之時趙鄴或許會有所顧慮。
但現在,他已明白,政哥花錢基本上都是為了國家建設,比如修建宮殿或是雕塑兵馬俑,最終也還是用在自已家國上。
政哥在去世前都沒有確定太子人選,這表示他對扶蘇和胡亥都並不滿意,兩人互相爭奪也只是矬子裡拔將軍罷了。
而他們在背後各自有一股不小的勢力,如果趙鄴過早站隊,則無疑是自找敵人。
如此一來做事必然會受到牽絆。
暫且不論其它,若是以皇子身份提議設立智慧財產權保 ** 規,只怕李斯第一個就不會同意。
所以目前最好的策略就是在這一階段儘量積累政哥的好感,趁沒有人干預的時刻多為國家和百姓做些事情。
待將來 ** 昭然天下時,他便能帶著諸多功勳,以及與政哥建立的良好關係從容面對未來,而現在去捲入宮鬥實在是浪費時間。
當然,政哥並不知道他眼前的年輕人正在謀劃如何博得他的好感。
對於這種來自血緣的親近,他只以為是遇到了一位有意思的年輕貴族罷了。
阿房女生下他母親跳崖的事件早已遠去,並有確鑿證據證明她無法生還,就算僥倖活下來,也很難保住肚子裡的孩子。
正因為製鹽的事情增加了好感度,他這才勉強放過了趙鄴之前設的套。
最後又勉勵了趙鄴幾句後,政哥才轉身離開。
跪地的工匠們都紛紛向趙鄴俯身致敬以示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