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章 關注的重點。
大秦:從扶桑歸來開始 自宏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在與政哥確認完召開朝廷會議的時間之後,政哥帶著大量的冰塊、硝石和酸梅湯的製作方法離去。
而趙鄴則歡快地回到了自已的房間,在錦帛上奮筆疾書起來。
他在紙上分了兩類:
- 捐獻
- 謀利
趙鄴並不擔心這些內容被他人解讀,因為用的是現代漢字。
“造紙術最好的是捐贈出去,但時機不宜過早。”
“精鹽提純技術及日曬製鹽法同樣需要捐贈出去。”
鹽業歷來是重要的民生問題,趙鄴不想因為這事冒風險。雖然政哥未必會因鹽鐵問題對他不滿,但他若不知分寸,可能會招致政哥的厭惡。
因此,不如大方些,把這些技術當作禮物贈給政哥,畢竟這些事物本身就帶有政治意義,比如走私食鹽幾乎就是絕路。
“玻璃、香皂和香水,這些可以用來賺錢。”
趙鄴在謀利這一欄新增了玻璃、香皂和香水的專案。
“對了,還有搖椅!”
趙鄴輕輕拍了一下腦袋,終於想到了那個遺漏的點。
在這時,跪坐的方式十分普遍,連椅子也尚未出現,雖然趙鄴無意於改變傳統的禮儀習慣,如設定桌子或凳子,但他認為可以嘗試推出搖椅。
空閒時或獨處時,可以不必遵守繁瑣的禮節,而是放鬆躺在搖椅上休息。
沒有椅子確實讓人感到不適,長時間跪坐會讓膝蓋麻木。
有搖椅的話,自已總算有一個舒適的休息場所。
接下來,趙鄴默默地規劃著哪些應該捐贈,哪些可以用以謀利。
鑑於這個時代處於封建社會,有些物品的文化和社會意義與後世不同。
政哥不僅不會拒絕尋求聲望和利益的人,甚至對這類行為表示理解和接受。
但如果行事不明事理,那就會有不同的後果了。
正如當年王翦多次向政哥討要獎賞和佳麗,政哥也僅僅是笑罵幾句“老傢伙”罷了。
這樣的態度反而讓王翦獲得了善終,併成為了秦國唯一的開國徹侯。
然而,如果王翦依賴功績和地位來掠奪人民,甚至是 ** 平民女子呢?
那樣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
當官如做人,為臣之道中最重要的是,明辨什麼是能夠涉及的,什麼是絕對禁止的。
思考完畢,趙鄴緩緩將錦帛投進了火爐中,口中唸叨道:“這下應該是妥當了吧。”
感覺已經找到了處理事情的正確方向後,趙鄴再次進入了他小小的冰室,享受著那份難得的清涼。
第二天……
在政哥的迷你殿堂裡,三位高階大臣和九個重要官員已經就位。
“將趙鄴召來。”政哥掃了一眼,見三位 ** 與九位要員大多到齊後,便下令召見趙鄴。
趙鄴被引進入殿,先行了一個大禮,隨後默默站立一旁。
“講。”
政哥輕輕揮手,表示趙鄴可以開始發言了。
“啟奏聖上,臣有一法建議頒佈,其名為《智慧財產權保護令》。”
趙鄴誠實地說道。
這引起了李斯的注意,他是左相,同時作為一名法制學家,也肩負著監督秦國法律法規的任務。聽到這話,李斯不由自主地問道:“《智慧財產權保護令》指的是什麼?”
趙鄴看向李斯,答道:“即是如果某人創制了一件新作品或工具,未經該創造者的授權,其他人不能擅自制造或出售這一發明。這既能確保創新者的權益得到保障,同時也能促進工匠的創造力發揮。”
李斯微微抬了抬眉毛。這看起來只是一個簡單的法律規定,並無太大影響,也沒有明顯危害,於是他未再多言。
“現在三位首席大臣與九大 ** 都在場,各位有何見解?”政哥問及諸位大臣的觀點。
負責宮廷事務的少府卿率先提問:“陛下,我有個疑慮:若實施此法令,工匠是否會減少對生產本身的關注,轉而去追求數量眾多但不一定有用的新發明?”
作為掌管禮樂與宗廟事務、在九卿中擁有重要地位的奉常卿,則選擇保持沉默,這類涉及具體政務的內容通常不太會成為他關注的重點。
接著,掌管外國來賓接待工作的典客卿表達了擔憂:“在我看來,這樣的做法可能不甚妥當。生產才是基石,怎麼可能單憑一件發明便獲取利潤呢?”
幾位高層並未發言,而那些發言的大臣基本上持負面態度。
反對聲音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
第一:擔心工匠們不再專注提高生產力,反而熱衷於追逐創意創新,從而滋生投機取巧的心態。
第二:僅僅靠一次創新便能不勞而獲地獲得利潤,是否顯得過於本末倒置?畢竟真正的核心還在於實際產出的價值。
還有一些人可能對此無明顯反對也不支援,但沒有人出言相助。
面對這種情況,趙鄴頓時發現自已孤立無援。
而政哥帶著半帶笑意的表情靜靜觀察趙鄴的表現。
直到此刻,趙鄴才真正體會到了朝廷決策中的困境。
當你提出新的建議時,雖然總能找到贊同的聲音,但反對者往往更加活躍並且能夠公開發表自已的觀點。
這正是問題的癥結所在:儘管趙鄴與將軍王翦關係較好,但他與其他的高階文武官員並不熟悉,甚至可以說是完全不瞭解彼此。
即使有些人覺得《智慧財產權保 ** 》是有一定道理的,或者願意給王翦一些顏面,但在關鍵時刻卻依然無人站出來替他講話。
“真頭疼,宮廷上的爭論真是讓人煩透了……”趙鄴心中暗暗嘀咕道。
有趣的政治博弈之一在於,人們可能不會直接反對你的提案,但他們一定會找各種理由來拖延或阻撓事情的進展。
這一點無疑是治理中最棘手的事情之一——任何團體內部都不可能是永遠和諧統一的。
接著,趙鄴深吸一口氣,緩緩地問道:“秦國何以強大到凌駕六國之上?”
“秦國的盔甲武器遠超其他五國!”有人應答。
“那麼秦國的盔甲武器又為什麼優於其他國家?”
“正是因為四鄰為敵的環境促使我們的工藝不斷變革,秦國才能在這方面領先。”
“現在六國已經消亡,國內局勢平穩,如果不設立激勵機制讓技藝繼續保持革新精神的話,我們豈不是要停滯不前了麼?所以臣請求頒佈《智慧財產權保 ** 》。”
周圍十幾個要員都保持著沉默,而嬴政的態度顯得模稜兩可。說實話,趙鄴倒是希望有個人能站出來批判自已一番,他甚至願意與其辯論一番,如果能夠說服對方,一切問題便迎刃而解了。但他發現大家似乎並不在乎這提議。
這個新法與他們有直接關係嗎?
似乎沒有!
沒有實際的利益衝突時,就不會有人去爭論。
大夥兒都覺得無所謂,紛紛保持緘默,這讓趙鄴陷入了十分尷尬的境地。特別是他的地位尚不足以引起重視的時候。
若這提議出自李斯之口,且並未損害任何人利益,那麼其他人或許會拍手稱好,這新規也就能迅速透過。因為李斯的地位和權勢足夠高,大家都願意賣他個面子。
嬴政一直沒說話,只是面帶微笑地看著趙鄴出糗,這樣的場面他見得太多。朝堂上最大的挑戰,從來不是利益之爭,而是根本沒有人在意你說了什麼,沒有人把你當回事。
剛即位時,朝中事務由呂不韋把控,他也曾面臨這種情形:你說得對錯無關緊要,人家根本懶得聽。
每個朝臣都會經歷這種被人忽視的情況,贏政當然也明白這些人的底細。他知道這次情況的發生在意料之中。趙鄴太一帆風順了,他想讓趙鄴吃點苦頭,明白自已現在所處的位置還不足為外人敬仰。
身為秦國的大良造,在外面也許有不少人給面子;但面對朝廷重臣如三公九卿,則完全不會買賬。他想讓趙鄴知道,他還沒到讓人尊重的程度。
看著趙鄴窘迫的樣子,嬴政的眼神中閃過一絲調侃的笑意,“陛下,臣認為此法可行!”
就在嬴政覺得差不多該給趙鄴臺階下的時候,沒想到李斯突然發言。
贏政的目光頓時轉向李斯,那逼人的銳利目光直射過來。李斯趕緊低下了頭。
過了一會兒,贏政露出一抹笑容。“既然左丞相認為可以,那就再增加智慧財產權保護內容!”
趙鄴抬頭看了嬴政一眼,隨即把目光投向了李斯。他似乎意識到了些什麼。
贏政那種小動作確實讓李斯感到壓力很大。他跟隨贏政多年,非常瞭解他的脾性。他知道贏政肯定看出了他意圖支援趙鄴的心思。不過,這其實沒什麼,畢竟他是胡亥的老師,原本就屬於胡亥派系的人。
至於趙鄴,他也察覺到李斯的友好之意。多虧李斯這一句話,讓局面順利多了,不再充滿紛爭。
由於各位重臣都給李斯面子,這件事就這樣順利過去了,新的法律也隨之確定。趙鄴隱約感到有些不對勁,但具體的說不上來。嬴政似乎是在特意捉弄他,給他下絆子。
“算了吧,反正撈錢是大事!”趙鄴搖搖頭自言自語地說。現在重要的是利用少府的優勢儘快盈利。他決定優先生產搖椅和肥皂,以滿足市場需求。
搖椅的製造非常簡單,而現在人們大多沒有像樣的椅子或凳子,長時間跪坐又對身體有害,所以搖椅的市場需求是相當大的。至於肥皂,則是那些富有的家庭不可或缺的日用品之一,畢竟洗完澡後清香怡人,誰不喜歡呢?
趙鄴立刻召集了所有的木匠,並將畫有搖椅設計圖的簡圖交給他們。他有著自已的市場策略——搖椅直接瞄準中高階市場,針對那些有一定經濟基礎的人群。對於低端市場?不好意思,低端並沒有多大潛力。
首先,普通民眾並不太講究坐姿,隨便找塊石頭就能當凳子用,根本不會特別在意是否需要特定的座椅來進行跪坐;也只有那些具備一定財富實力的家庭才會注重禮儀和坐姿規範。
由於這些有錢人家往往要求嚴格的儀式感和禮儀,跪坐時間一長自然很不舒服,而趙鄴推出的這款可以隨時放鬆休息的躺椅正迎合了這種需求。為了提升產品質量並滿足這類高階消費群體的要求,趙鄴決定捨棄低價木材,選用更加名貴且高檔的材料進行製造。
“這是什麼玩意兒?”一名工匠好奇地問。在那個時代,不僅躺椅不存在,連凳子也不常見。因此,這位工匠提出疑問是可以理解的。
趙鄴笑著解釋道:“這是搖椅,一人獨處時可以躺在這上面放鬆一下。” 他認為久經跪坐之苦的富貴人士,必然會對此款產品有濃厚的興趣。
他已經估算好了自已的盈利模式:他準備從總利潤中提取十分之一作為個人回報。不要覺得這看起來似乎不多,實際上官府旗下的這個匠作局規模龐大,僅木匠就有數千人,生產能力極強,產量驚人。如果自已單幹,未必能迅速組織起如此大規模的生產團隊。
另外,匠作局畢竟是 ** 機構,不能顯得太貪婪。更重要的是他希望能起到一種先鋒的作用,成為行業裡的第一人。如果一開始獲利過多可能會引起某些方面的反感。而且匠作局擁有數千工匠,整個關中的生產需求它都能夠覆蓋。這樣大的市場分出十分之一已經是非常可觀的數量。
接著趙鄴開始回憶如何製作香皂。“要用鹼礦、草木灰還有什麼來著?”他在心裡默默思考,“還有油脂、胰腺、大豆、皂角...大概就是這些東西了。”
但製作肥皂不像搖椅那樣簡單,需要一段時間的實驗來確保效果。而且肥皂需要定期更換,在成本上相對較高。然而,它有一個明顯優勢就是消耗快,使用週期短。加上新增了香料,無論是女性消費者還是男性,在享受清潔與香氣之間都更傾向於選擇它。
“現在先生產搖椅,把肥皂的試驗放一放。”
最終趙鄴下定決心——搖椅只能賺一時之利,但誰家會頻繁替換座位呢?然而,透過持續消耗型的商品如肥皂,才能獲得長遠穩定的收益。儘管肥皂的單價可能不高,但是其巨大的重複購買率卻彌補了這一點。每次洗澡後面板清爽又帶有香氣,誰不喜愛呢?
低端市場的產品也具備銷售潛力,但要嚴格控制生產成本,可以透過使用草木灰和豬油等材料來降低造價。而瞄準高階市場,則可以在產品中加入優質的香料。
趙鄴嘿嘿笑了笑,等木匠們仔細研讀了搖椅的設計圖後,他立即宣佈開工!
七天後,首批搖椅已經成功製造完成。而趙鄴在經歷一系列嘗試之後,也終於完成了肥皂的研製,並順手為它申請了專利。他滿意地看著擺放在眼前的一千把搖椅,心裡滿是對未來的期待——這些可是能帶來財富的關鍵!
“掌櫃的,首批搖椅已完成製造。其中用上等木材製作的一百把,中等材質五百把,普通木材則是四百把。所有開支及工匠們的工錢加起來共計四十萬。”趙勾恭敬地向趙鄴彙報。
趙鄴滿意的點點頭,打量著那些已準備完畢的搖椅:
僅從外觀即可明顯區分它們的價值高下。普通的木質搖椅只有簡約質樸的裝飾,基本功能僅限於搖擺;這類搖椅的成本(含人工)每隻大約五十錢,預計售價為一百錢;而中等級別所選木材小有名氣且都上了一層底漆,具有複雜的雕刻圖案並配有一個草藥墊子;其成本約為二百,定價一千。
最後那一百件高階搖椅使用珍貴木材,並贈送皮毛墊、草藥靠枕以及藤編涼蓆靠枕。更引人注目的是椅子還鑲嵌著珠寶。僅這一項的投入就已經近兩千錢幣,因此計劃將其標價定為一萬錢。
粗略估算,如全部售出,這批搖椅將為趙鄴帶來約一百五十餘萬的總收入。
- 普通版每個一百錢:總價四萬
- 高階頂級款售價一萬一:共計進賬百萬
- 中端款式五千賣得五十萬
這說明了,真正創造大量收益的,還是高階市場。
但考慮到大多數人無法承擔高價商品的價格,趙鄴計劃增加低端市場的生產規模。針對頂級和中檔版本,他分別下達指示,前者只繼續製造額外一百個直至停止供應以維持產品獨特性並造成搶購緊迫感,後者進行小幅生產調整滿足一定市場需求。對於高階商品而言,雖然其銷售額確實非常高但目標群體基數相對較小。一個標價萬元級別的產品可能在整個咸陽城裡也難以賣出上千件。
所以趙鄴認為保持這種稀缺策略是明智之舉,並留出可能性根據未來市場需求變化推出限量典藏系列。
推廣到大眾層面,他更關注如何使這款新穎的傢俱被更多人瞭解,進而普及使用。雖然短期內低端銷量難敵高階單日盈利,但這才是開啟市場份額的有效方式。至於佔據購買主流地位的中檔市場,正是針對有一定經濟基礎願意炫耀身份不願落後他人的消費族群設計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