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天子的認可和信任。
大秦:從扶桑歸來開始 自宏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同一時間,在藍田營地內,
躺在牆頭無所事事的趙鄴嘴裡咬著一根狗尾草對著天空發呆。
下面則是軍隊正在烈日下緊張訓練,水手們或搏鬥玩耍或蹴鞠嬉戲,只有他覺得無趣獨自倚靠此處閒躺……
昨天地就已耕完,總共也只有幾畝之多,幾百號人而已,用得上多長時間?
未來的時間裡,除了澆水施肥,估計他們就會成天待在軍營裡無事可做。
“真沒想到回到村裡第一件事竟然是耕地!”
趙鄴嘆了口氣,向軍營外遠望。
遺憾的是,不知村中的長輩們現狀如何。
趙鄴想起村裡的那些老兵們,臉上露出一絲溫暖的笑意。
離開十年,此刻近在咫尺,卻又回不去。
雖嘴上未明言,但他早已將那些老人視若至親。
“不知道他們會不會認為我早已不在人世了。”
趙鄴揉了揉眼,直起身體。
“這些老朋友們,我馬上就要回來見你們了,一個都不能少啊!”
在外十年,歸來之時,前幾日事務繁忙,此時一閒下來,思家之情頓生。
項羽曾說過:“富貴不歸故鄉,如同夜晚穿華服,沒人能看到。”
其實,無論是富貴還是清貧,對家鄉總是難以割捨。
“說起來,此刻項羽應該還在展示他的力氣,舉著大鼎吧?”
趙鄴想到這,輕輕一笑。
說實話,祖龍還在位時,像項羽、劉邦這類人物,都不得不安居家中,無法展翅。
趙鄴吐出唇間的一根狗尾草,整理心情,躍下牆頭。
成日這樣無所事事也非長久之計,王翦也未允許外出,他只得找點事打發時間。
“所有人注意!”
趙鄴筆直站定,高聲喝令。
正自娛自樂的船員們幾乎是本能反應地立即起立,排成一行。
“快點佇列!”
船員們像回窩的鳥兒般,快速按高低順序排列好。
“站立端正!”
“立正!”
一陣幾乎聽不到雜音的腳步聲響起來。
十年出海的日子裡,自從除掉了徐福後,趙鄴就成了船隊的首領。
為統一船員,他花費了不少功夫訓練他們。
說白了也沒什麼特別的內容,不外乎立正、稍息、行進。
他還常常給他們講述關於秦帝國未來的宏偉藍圖,以安定人心。
這五年的海上生活,除了應對惡劣天氣,大多時候就是這樣度過的。
船員們的站姿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訓練出來的,在陸地上,他們如同蒼松般屹立不倒。
儘管趙鄴並非出自軍旅,但他知道基本的軍容訓練方法,加上整齊劃一的揮刀訓練。
畢竟有時登陸海島,不免會與島上的原住民發生爭鬥,因此需要保持一定的戰鬥準備。
趙鄴並不清楚這樣的訓練究竟效果如何。
但至少,佇列整齊,動作優美,看上去確實令人賞心悅目。
五年來,船員們養成了這種反應習慣。
當趙鄴下令時,他們依舊能迅速做出回應。
另一邊,年輕的將領眼中閃過驚異之色。
俗話說得好: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且不說實際戰鬥力,僅這出色的佇列和船員們的執行能力,就已經可與藍田軍營中的精英匹敵。
關於戰鬥力?那是在真實戰爭中鍛煉出來的,不是簡單訓練能達到的。
遠處,王離盯著那整齊如一的隊伍,嘴角微張。
“僅僅幾百人的隊伍,竟能有如此紀律性?”
趙鄴當然聽不到王離的話,他只是感到無事可做,便召集船員們搞點有趣的事。
“兄弟們,我想到一個新玩法。”
趙鄴手裡拿著一個蹴鞠。
這蹴鞠據說從黃帝時代就有,流傳至今已在軍中廣泛流行。實際上,就跟現代軍隊裡士兵們閒來打籃球差不多。
這種遊戲既能消磨時間,防止士兵感到無聊或壓抑;又能進行高強度的體能訓練;而且還是個競技性活動,培養士兵的競爭精神。
不過,蹴鞠的入門難度有點高:球洞太小,需要花三五個月練習才能打得準。而且現代的蹴鞠已經有很多複雜規則,對初次接觸的船員們來說,有些難以接受。
於是,趙鄴決定不組織他們玩傳統的蹴鞠。他認為比起復雜的蹴鞠,簡單的橄欖球規則可能更受人歡迎,雖然現在創造籃球是不太現實的。
“咱們是不是要踢蹴鞠?”船員看著手中的球疑惑地問道。趙鄴搖搖頭說:“不玩蹴鞠了,咱們來玩撞擊球!”
既然不清楚橄欖球的具體規則,他就乾脆借鑑其理念來發明一種新的運動形式——撞擊球:規則簡單直接,就是衝撞對方隊伍,抱持球的人只要到達對方陣地就算得分。同時明文規定:不準用手抓、不能動拳打,只可以互相碰撞,並在人倒地後允許一方十三名隊員參戰。這項運動不允許低劣的技巧和不公平競爭。
“有想試試這個新玩意的嗎?”
趙鄴發問。
無所事事的船員們很快聚集在一起,響應號召,在趙鄴的一聲令下開始了一場熱鬧的遊戲。
由於名為‘撞擊球’,自然以激烈的 ** 對抗為核心。相比較注重技術的傳統蹴鞠,撞擊球更強調個人體力。
現場氣氛被迅速調動起來,觀看者興奮不已,高呼加油。
不到一刻鐘,就有人因激烈碰撞而掛彩。目睹此情此景的趙鄴心裡明白,“這種對抗性這麼強的運動適合軍隊內部訓練使用,若是一般人在娛樂場合玩的話還需要增加一些保護性規定。”
這種身體間的激烈接觸確實很熱血澎湃。“用力頂啊,難道沒吃早餐麼!”又過去了半刻鐘的時間,剛才因為陌生感而束手束腳的參與者如今越來越自如,在趙鄴眼裡也充滿了挑戰的衝動。
一旁熱烈激昂的撞擊球場,遠一點的地方,王離聽著傳來的陣陣吆喝聲,眼中閃過一絲異樣的光。
他當然知道趙鄴這些人。他也經常在家裡聽到爺爺王翦談論到趙鄴,而且王翦對他寄予厚望。
出於好奇心,王離緩緩走向船員聚集的地方。
還未靠近,就已聽見眾人的歡呼聲此起彼伏,現場洋溢著熱烈的氛圍。
王離不動聲色地擠入人群中,只見場上有一塊空地,約有二三十個人正在圍攻,其中一人抱著一個球與眾人碰撞爭鬥。
恰在此刻,持球者被人一擊,猝然被撞倒在地!
一旁的趙鄴立刻起身高喊道:“我來了!上場!上場去吧!”說著,便替換下了那個摔倒的人,親自登場!
而王離依然在一旁靜靜觀望著這一切。他對那些人們手中抱著的蹴鞠自然是十分熟悉的,作為軍人中極為普及的運動,王離自已的蹴鞠技藝也不算差。
但這種獨特的踢球方式,顯然與傳統蹴鞠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在軍隊裡,蹴鞠更多的強調技術和靈活性,對抗雖然激烈,但仍以內控技巧取勝。然而,眼前這種遊戲完全依賴體力和衝擊力,彷彿每一個衝撞都是實打實的力量展示,給人以痛快淋漓之感。
“如果採用這種方式,恐怕頻繁的受傷將成常態啊。”王離抿嘴思索道,“但或許,在軍營中傳播會更為適宜。”
生長於將領家庭的王離,對眼前這項稱為“撞球”的運動優劣一目瞭然。
它最大的缺點正是它的高強度對抗性和對技巧要求的相對較少,而這同時也是它的長處所在。這種玩法雖然可能導致頻繁的傷病,不太適合普通民眾參與,但對於培養士兵間的鬥志與體魄則極為有效。在軍隊中,這樣的高對抗訓練可以很好地提高兵士的作戰意識與實際戰鬥能力。
隨著觀察深入,王離很快掌握了撞球的基本規則——除了禁止使用卑鄙的手段如壓制他人之外,似乎別無其他約束。球一旦進入對方區域並觸地即得一分!核心便是‘撞’字的運用。
趙鄴因其與眾不同的身體素質,場上幾乎無人能敵,彷彿任何試圖阻攔的人都將被輕易推倒。每次觸地得分,趙鄴都展現出壓倒性的實力,甚至給人留下以大欺小的印象。
“這人的力量實在驚人才是!”王離暗暗讚許,同時被激發起了挑戰的慾望,不由脫口而出:“讓我試試!”隨之果斷跳入場地!
對於突然出現在自已面前的不相識的新對手,趙鄴略顯驚訝,問道:“你是什麼人?”
“我是誰有那麼重要嗎?若真能把我撞倒,自然告訴你姓名便是。” 王離搓動雙手,做出迎戰姿態,眼中充滿堅定與挑戰的光芒。
趙鄴微微一笑,倒退幾步準備發起衝擊。“快發球!”他對隊員喊道,隨後迅速啟動,不僅直接撞翻了一名阻擋者,還順利接過了球朝對方陣地方向衝殺過去。
周圍觀賽的船員們更是情緒高漲,連番喝彩加油。
目睹這一幕,王離迅速追了上去。雙方終於正面相撞——
這次不同於趙鄴以往所經歷的輕鬆擊潰對手的經歷。面對王離,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強大阻力,就像撞上了一面厚牆般堅實不可移。
與此同時,王離內心也同樣驚詫不已:
的確如傳言般力大無窮,剛才那一下猛烈的衝擊使得王離幾乎感到自已半邊身子都失去了知覺。
“果真是股不可小覷的勁道啊!”
王離吼了一聲:
“你也不遜色!”
趙鄴抱著球,露出微笑,說:
“來吧,繼續!”
又一次的碰撞,兩人的對峙沒有分出勝負。
“再來一次!”
兩人像是鬥牛一般,再度碰撞。
球場上的其他球員也停下動作,注視著場內的爭鬥。
“來!”
又一番對抗之後,趙鄴感到手臂酸脹,而王離則全身痠痛。
“不行了,不行了!”
王離往後退了兩步,看著趙鄴,說道:“真是大力士啊!”
然後他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趙鄴,說:“剛才看你召集人馬,隊伍排列整齊統一,能夠將一批船員訓練到這樣的程度,想必你也懂得訓練士兵的方法。這次紅薯和土豆種完後,不如從軍,立下戰功,如何?”
趙鄴愣了一會兒,心想昨天王翦剛勸自已從軍,今天又來一個?
“我是王離,王翦是我的祖父。由我作擔保,只要你入伍,就會有空缺的位置等著你!”
面對王離滿臉誠意,趙鄴無聲地笑了笑。
真沒想到,你是王翦的孫子呀!
那我要不要告訴你,你爺爺昨天勸我從軍時被我數落了一頓呢?
後來,王翦問道:“你是不是覺得趙鄴的力氣很大?”面對王翦的詢問,王離解釋了自已的嘗試,但是趙鄴並沒有答應從軍的提議。事實上,趙鄴心意已決,想要前往少府任職,對王離的好意只能應付過去了。
“確實如此,我們對撞時,這條胳膊到現在還是疼痛不已。”
王離捲起袖子,露出了一塊明顯的紅腫。
王翦的鬍鬚輕輕顫動。
怪不得那天用力拍他肩部時,這個小夥子一點聲響都沒有,原來是這麼大的力氣。
對於孫子王離的能力,王翦自然是十分了解的。
拋開王離出身世家不談,單就他自已的才華而言,在大秦的年輕一代中也可以說是領頭羊級別的存在。
即便是這樣的王離,竟然也會敗給了趙鄴?
儘管只是一場比賽中的力量較量,這足以證明趙鄴具有相當大的潛力。
雖然個人勇武在戰場上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素,
但是根據王離描述,趙鄴所率領的船員能如此有序,能做到令行禁止,這一點並不是普通指揮 ** 夠達到的。
古代不同現在的網路資訊時代,訓練士兵的方法往往是家傳秘籍。
“我問過他,他的這種訓練方法是哪裡來的。他回答說,在海上的時候,因為沒事可做,所以自已琢磨出來的……”
說到這裡,王離有些無奈地撓了撓頭。
王翦臉上波瀾不驚,但心中還是有了些許波動。
既然趙鄴十年間都在外海漂泊,並未涉及秦國內政。
那他所謂的自我探索或許真的存在。
換言之,趙鄴具備很高的軍事天賦。
一個根基深厚的未來之星啊!
王離留意到了祖父表情的微妙變化,輕笑道:“看來祖父也動心了?”
王翦揮手示意,沉聲說道:“這孩子跟我的性子倒有些像。僅憑這些還不足以完全確定他的天賦。必須進一步考驗他才行。如果他真的有出類拔萃的才能,就算是老面子也要讓他從軍去!”
王翦,這位曾效力於大秦的徹侯及元勳將軍,始終銘記著大秦對他的恩德,也因此更加感恩圖報。
他在軍隊裡積累了很高的聲望。這不僅歸因於其赫赫戰功,還因為王翦樂於提攜年輕人。他真心實意地希望為大秦出一份力。比如當年伐楚時,李信一戰潰敗後,王翦親自求情才使李信免於被治罪。
為什麼?因為彼時的李信乃是少壯派中最傑出的人選之一。當時的他年僅三十,就已經在戰場上屢建奇功,幾乎無人否認,這位才華橫溢的年輕人極有可能會成為大秦未來的軍事領袖。然而,在攻伐楚國時因遇名將項燕及後方出現叛亂導致慘敗後,李信士氣全失,從此風光不再。
王翦一直在物色可能的大秦新領軍者,因為他意識到自已已是遲暮之人,伐楚之役便是他最後輝煌。他的兒子王賁未能繼承父業,蒙恬也不完全具備統軍所需特質,故而大秦亟需新一代領袖。事實上,李信曾被認為是繼王翦之後最有機會擔此重任者,但由於失敗黯然收場,錯失良機。當時李信攻伐楚國之際,就連像蒙恬這樣的將領也只能屈居副職,始皇帝非常重視李信,幾乎將其視為下一位可以取代自已的軍事巨頭進行培養。
儘管如此,成為軍事領袖還需滿足多項苛刻要求:
1. 卓越才能,
2. 忠貞不二的忠誠度,
3. 天子的認可和信任。
蒙恬雖然深受祖龍青睞,但卻欠缺幾分 ** 寵愛;然而,與趙鄴則不同,王翦明顯感覺到始皇帝對其有著格外關照之心。如果趙鄴真的潛力無窮,王翦也許會甘願放下尊嚴,也要盡力將其拉入軍伍。作為領軍人物,除了戰場技藝外,還應該懂得何時做出正確決斷,以支援整個國家或家族的利益。
再談談那時李信的成長經歷:與名將白起頗為相似的是,兩人皆以青年英武著稱,年紀輕輕便能獨當一面完成重大使命,例如滅燕戰爭就是由李信負責指揮並獲得成功,其用兵方式和風格也很相近。
當時的秦始皇高度重視李信,每逢重大戰役必首先垂詢他的建議,顯然意圖將之培養為下一代的頂級將領 ** 。可伐楚之戰的一次致命失敗徹底斷送了這一切。雖未遭受實際懲罰,但自那以後,李信開始從政治舞臺消失。
客觀來看,若無李信伐楚戰敗一事,大秦政權或可再多存續數百年。由於秦始皇逝世,權力真空之下,若李信取得伐楚之戰的成功,則監政、輔政理所當然歸屬於他;當胡亥篡位之時,已去世的王翦無能為力保護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