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紅樓:從百戶開始的橫煉強者 魔王雷哲的小號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奉天承運皇帝,冊曰……”劉若雨的聲音沉穩而有力,每一個字都如同珠落玉盤,清晰而悅耳。
聖旨中,皇帝對賈氏的讚美之詞如潮水般湧來,從她的出身勳閥到品德才情,再到她對家族的貢獻,無一不彰顯著皇帝對她的高度讚賞。
而當“茲仰承皇太后慈諭,以冊寶,封爾為鳳藻宮尚書,晉賢德貴妃”的話語響起時,整個賈府彷彿被一股暖流所包圍,眾人心中湧動著難以言喻的喜悅。
他們知道,這位大姑娘,這位曾經默默無聞、勤勉低調的賈府千金,如今已一步登天,成為了皇帝寵愛的賢德貴妃,這是賈府前所未有的榮耀。
“謝主隆恩!”賈府眾人齊聲高呼,聲音中充滿了感激。
他們紛紛磕頭謝恩,臉上洋溢著難以掩飾的喜悅。
他們知道,這份榮耀不僅屬於那位晉升的貴妃,更屬於整個賈府,屬於他們每一個人。
接旨之後,賈府上下忙不迭地將如意公主、劉若雨等貴客迎至榮禧堂。
堂內早已佈置得富麗堂皇,香茗、糕點、果品一應俱全。
賈母、王夫人等女眷親自奉茶,言談間充滿了對如意公主等人的感激。
而賈赦、賈政兩位老爺雖然身為外臣,無法直接進入內堂,但也在二門外焦急地等待著,心中充滿了對家族未來的期待。
榮禧堂內,茶香嫋嫋,笑聲連連。
劉若雨掃了一眼,笑道:“怎麼沒見貴家麒麟兒蘇少爺?此番賢德妃得遇隆恩,蘇少爺著實功不可沒。”
賈母奇道:“天使大人何出此言?蘇哥兒一介小兒,哪有這等本事?”劉若雨笑了笑,道:“此事咱家不敢胡言,皇后娘娘自有口諭。
公主殿下,奴才皇命已畢告退。”說著打了個千。
“去罷。”如意公主擺擺手,看了看堂內,又道:“兩位太太去歇著吧,本宮與老太太說會話兒。”
“臣妾告退。”兩位太太退下。
見四周再無其他閒雜人等,如意公主那緊繃的神經終於放鬆下來,她輕輕吐了口氣。
隨後緊緊握住賈母那雙歷經歲月滄桑卻依然溫暖的手,臉上綻放出如春花般燦爛的笑容:“老太太,您可知,母后在宮中時常提及,蘇哲在江南那片廣袤的土地上,憑藉著過人的智勇與膽識,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父皇深感其年輕有為,擔心過重的封賞會讓他心生驕躁,故而將這份恩澤巧妙地轉賜給了賢德妃,以此彰顯對蘇家的重視與厚愛。
母后還特意囑咐我,定要親自前來探望您老,並邀請您擇日蒞臨長春宮,她想當面聆聽您那獨到的教子之道,以資借鑑。”
賈母聽聞此言,心中雖感榮幸,但更多的是惶恐。
她連忙從坐位上站起,雙手微微顫抖地擺動著,以示謙卑:“臣年邁體弱,德行淺薄,家中子弟眾多,卻常因管教不嚴而致使他們行為參差不齊,每每想起,都覺羞愧難當。
皇后娘娘如此看重,臣妾實在不敢當此殊榮。
請公主代為轉達臣妾的敬意與惶恐,此等不虞之譽,臣妾萬萬不敢承受。”
如意公主見狀,笑容更加溫婉,她輕輕按下賈母的手,示意其坐下:“老夫人,您這是何必呢?此間並無外人,我們無需如此拘禮。
出宮前,母后反覆叮囑我,定要對您以禮相待,絕不可有絲毫輕慢。
況且,我與賢德妃情同手足,對您自然應當如同對待自家長輩一般尊敬。
您若再如此客氣,倒是顯得我與您生疏了。”
賈母聽了這話,心中湧起一股暖流,笑容也變得更加真摯:“多謝公主殿下如此抬愛,榮國上下無不感激娘娘與公主的深情厚誼。”
話題一轉,如意公主好奇地問道:“聽說蘇哲已經回京多日,怎麼今日未見他前來迎接?”
賈母笑著解釋道:“承蒙公主掛念,蘇哥兒那孩子,自小便是個閒不住的性子。
如今回了京,更是如脫韁的野馬一般,根本在待不住,多次相邀也只是來了一次。
不是跑去精進武藝,就是在東府與族中子弟一同練習射術。
他每日都起早貪黑,勤學苦練,生怕自己辜負了祖宗傳下來的那份基業。
我已經派人去尋他了,相信不久之後,他便能趕回來,親自給公主磕頭請安。”說著,賈母的眼神中流露出驕傲。
如意公主眼珠靈動一轉,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彷彿是在品味著什麼有趣的秘密:“聽聞貴府中的姑娘們,個個都是才情出眾,貌美如花。
尤其是那薛寶釵與林黛玉,更是如同天上的仙女下凡,不僅容顏傾城,更有著超凡脫俗的氣質與才情,真真是世間少有。
今日難得有此機會,不知可否請她們出來一見,讓本公主也開開眼界?”
她這段時間可是費了不少心思,透過各種渠道打聽,對蘇哲及其周圍的人和事都瞭解得頗為詳盡,甚至包括了他與府中姑娘們的微妙關係。
賈母一聽,心中頓時樂開了花,忙不迭地笑道:“哎呀,公主殿下能如此垂青,真是我們榮國府的榮幸。
來人快快去請姑娘們來,讓她們給公主請安,也讓公主好好瞧瞧我們府中的這些花兒們。”
隨著賈母的話音落下,不一會兒,一陣陣香風撲鼻而來,環佩叮噹作響,宛如天籟之音。
薛寶釵、林黛玉、賈迎春、賈探春、賈惜春以及史湘雲等一眾姑娘,身著華麗的衣裳,步履輕盈地走了進來,向如意公主行禮問安。
她們或溫婉端莊,或靈動飄逸,或活潑可愛,各具特色,美不勝收。
如意公主的目光在眾人身上一一掠過,最後卻定格在了寶釵與黛玉身上,細細地打量著她們。
寶釵端莊大方,氣質溫婉;黛玉則柔弱嬌美,眼神中透露出一股淡淡的憂愁。
兩人被公主如此注視,都羞澀地低下了頭,心中暗自嘀咕,這公主為何如此盯著自己不放?
“好一個‘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的玉兒,你這模樣,當真是風華絕代,我見猶憐。”如意公主笑吟吟地說道,聲音中充滿了讚賞。
不過她心中卻暗自將蘇哲罵了個狗血淋頭,心中暗道:“好你個蘇哲,讓你回去侍疾,你倒好,把人家姑娘的心都給勾走了。
看你這回怎麼收場!”
眾人見公主說話如此隨和親切,也都跟著笑了起來,氣氛一時變得異常融洽。
林黛玉被公主如此打趣,臉色瞬間變得通紅,如同熟透的蘋果一般,她輕聲辯解道:“殿下過譽了,那不過是蘇哥哥一時興起之作,哪裡能當真呢?我們不過是小孩子家家的玩笑罷了。”
如意公主聞言,擺了擺手,笑道:“林姑娘,你這就太謙虛了。
我雖然不如你精通文墨,但也知道,若非發自內心的真情流露,又豈能寫出如此驚才絕豔的詞句?
你與蘇哲之間的情誼,怕是早已超越了普通的兄妹之情吧?
你不必過謙,我看蘇哲那小子說得一點沒錯,他可真沒誇大其詞。”
說完,她還特意看了一眼站在不遠處的蘇哲,眼神中既有責備也有調侃,彷彿在說:“你小子,這次可別想輕易過關!”
眾人聞言,更是笑得前仰後合,氣氛一時達到了高潮。
蘇哲則有些尷尬地摸了摸鼻子,心中暗自慶幸自己這次沒有成為眾人嘲笑的物件。
而寶釵與黛玉則相視一笑,眼中閃爍著只有彼此才能讀懂的秘密與甜蜜。
寶釵聞言,笑容愈發溫婉可人,彷彿春日裡綻放的牡丹,她輕啟朱唇,附和道:“殿下所言極是,黛玉如今在蘇哥兒心中,怕是比那稀世珍寶還要珍貴幾分,真真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讓人羨慕不已。”
黛玉聽了這話,臉上飛起一抹紅暈,她輕輕咬著下唇,眼神中閃過一絲嗔怪,狠狠地白了寶釵一眼,心中暗自嘀咕:“好你個寶丫頭,平日裡咱們姐妹間說說笑笑也就罷了,今日竟也敢在公主面前編排我,看我回去怎麼收拾你!”
但她面上卻只是微微抿嘴,露出一抹似笑非笑的神情,彷彿是在預設寶釵的話,又彷彿是在調侃她的調皮。
如意公主見狀,更是笑得花枝亂顫,她輕輕拍了拍手,轉而看向寶釵,眼中閃爍著好奇與期待:“寶姐姐,我聽說蘇哲那小子文采斐然,詩詞歌賦樣樣精通,不知他可曾為你寫過什麼詩麼?
我可是聽說,他那筆下生花,每一首詩都蘊含著深情厚意,想必為你也留下了不少佳作吧?”
寶釵一聽這話,臉色瞬間紅得如同熟透的桃子,她連忙福禮道:“臣女不敢當殿下這般親暱的稱呼,蘇哥兒他……他其實並未為我寫過什麼詩。
臣女才疏學淺,哪裡敢奢望他能為我作詩呢?”說著,她偷偷瞥了一眼黛玉,只見黛玉正似笑非笑地看著她。
眼中閃爍著狡黠的光芒,彷彿在說:“哼,我就知道你沒那麼容易被他打動,看來咱倆還真是心有靈犀一點通啊!”
如意公主見狀,更是笑得前仰後合,她擺擺手說道:“哎呀,寶姐姐,你我之間何須如此拘禮?私室相見,不必拘泥於那些繁瑣的國禮。
你們可能還不知道吧,蘇哲與我兩位皇兄關係親密無間,稱兄道弟,咱們之間稱姐道妹也是理所當然的。
而且我看寶姐姐你端麗大方,溫柔和善,真是讓人忍不住想要親近。
希望姐姐不要拒我於千里之外,日後咱們還有玉兒妹妹,私下裡就姐妹相稱,共敘天倫之樂,如何?”
賈母在一旁冷眼旁觀,心中卻是波瀾起伏。
她沒想到蘇哲竟然與兩位皇子關係如此密切,這對賈家來說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好訊息。
如今如意公主又如此看重薛寶釵和林黛玉,更是讓賈母喜出望外。
她連忙堆滿笑容,附和道:“既然殿下有命,你們就遵從吧,免得傷了殿下的眷愛之心。
咱們賈家能得殿下如此垂青,真是三生有幸啊!”
寶釵和黛玉聞言,一起福禮道:“臣女謝過殿下垂愛,能得殿下如此看重,實乃臣女之榮幸。”
她們雖然心中有些忐忑不安,但更多的是對如意公主的感激。
她們知道,能與公主成為姐妹,對她們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榮耀。
如意公主見狀,更是大喜過望,她緊緊握住寶釵和黛玉的手,眼中閃爍著真摯與喜悅的光芒:“好,從今兒起我就叫你寶姐姐,叫你玉兒妹妹,咱們就是真正的姐妹了!
日後有什麼開心的事、煩心的事,都可以來找我傾訴,咱們一起分享快樂,分擔憂愁。”
說著,她還輕輕地拍了拍寶釵和黛玉的手背,彷彿是在給她們傳遞著溫暖。
“一切都依如意姐姐便是。”寶釵與黛玉齊聲應道,聲音中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欣喜與期待。
如意公主聞言,那張精緻的臉龐上綻放出更加燦爛的笑容,她忙拉著她們二人坐在一起,三人緊緊相依,彷彿瞬間就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姐妹。
她們開始說起了悄悄話,話題自然而然地圍繞著蘇哲這個共同的話題人物展開,彷彿他是連線她們之間情感的紐帶,永遠也聊不完。
“聽說蘇哲有個拿全神京丫頭都不換的俏丫頭,叫晴雯的。”如意公主突然笑道,眼神中閃爍著八卦與好奇。
“還有個叫香菱的,這事兒可真有意思,可有此事?”
眾人聞言,都不由得愣了一下,隨即臉上浮現出驚訝的神色。
她們沒想到如意公主對賈家的事情竟然瞭解得如此深入,甚至連這些丫鬟的名字和來歷都一清二楚。
一時間,她們都不敢輕易回答,生怕說錯了什麼,只齊齊看向賈母,等待她的指示。
賈母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疑惑,但很快就被她掩飾了過去。
她笑著解釋道:“晴雯丫頭確實是我給他的,香菱則是他自己從老家帶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