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填海造陸
我在修仙世界的種田日常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站在石頭島之上,方雲站在岸邊看向下方的水面。
眼神透過水體,看向深海當中的巨山。
開始思索著填海造路的思路。
其實,具體施展起來並不是很複雜,只是利用自己的五行法術,凝聚足夠多的土屬效能量,然後讓他們匯聚在這一片山頂之上。
形成一片巨大的島嶼而已,然後在島嶼的下方讓這些土屬性的能量形成更加堅硬的石頭,用來託舉這一片島嶼。
整個過程並不複雜,只是施展的工程量就沒那麼簡單了。
不過具體需要面對的問題,還得真正面臨之後才能夠想辦法解決。
想到這裡,方雲體內的五行圓盤開始運轉,丹田當中的五行法力開始貫穿在體內的經脈之中。
從經脈當中流轉到支脈之中,然後進入到方雲的五行之體內。
在方雲的五行之體體內運轉著。
透過三個方位,丹田,經脈,身體,互相傳遞,互相影響。
最終向著外面散發著屬於五行法術的波動。
如果是平時施展的小法術,那是不需要那麼複雜的。
僅僅只需要將五行法力透出體外,然後按照自身的波動去影響外界的能量就行了。
但是現在需要搬運的能量太多了,必須要竭盡全力的對外界的能量進行影響。
這時候就需要動用到整個身體的三套體系了。
隨著五行法術影響到外界,周圍開始浮現出大量的五彩光芒。
不過,方雲並不需要其他的五行能量,僅僅是需要土屬性的能量而已。
於是,身體裡面散發出來的五行法術波動開始進行細微的調整。
隨著身體散發出來的波動進行調整,空氣之中黃色的能量開始逐漸增多,而其他4種能量開始隱藏起來。
這個時候,方雲的神識才開始契合身體散發出來的五行波動,深入到周圍的黃色能量當中。
進入到周圍的黃色能量當中後,方雲發現聚起來的這些能量基本上都是屬於比較活潑的土屬性靈氣。
而另一些佔據著天地之間99%的普通能量,雖然也在匯聚過來,但是速度相對來說就慢了很多。
對於這兩種能量之間的區別,方雲早在練氣期的時候就有所發現了。
只是到達築基期之後,方雲一直沒有時間對這兩種能量進行重新的解析。
直到今天,方雲的神識進入到天地之間的微觀世界,憑藉著築基期的神識,方雲重新的開始觀測著天地之間的靈氣和那些普通的能量。
天地之間的靈氣佔據比例很少,只是因為這裡處在中心海域,所以蘊含的天地靈氣相對於其他地方更多而已。
這些靈氣相比於其他的能量,要活潑的多,這也是因為方雲這一類修士能夠輕易的驅動這些靈氣的原因。
除了這些靈氣之外,剩下的那些普通能量,感覺著整個天地99%的能量成分。
是這些能量就顯得比較惰性了,即便是受到方雲神識的驅使,它們動起來也是懶洋洋的。
方雲掠過那些活躍的靈氣,將自己的目光看向這些普通的能量。
這些普通的能量才是自己關注的目標,畢竟自己想要填海造陸,那是需要大量的物質的。
而這些普通的能量,和天地之間的物質其實存在著很大的關係。
甚至可以說兩者之間本身就是一體兩面的。
這些普通能量只是物質在微觀世界的一種體現而已。
只要能夠驅動這些普通的能量,那自然就能夠匯聚出大量的普通物質。
這是方雲總結了之前自己在練氣期的觀察,然後結合自己的猜想,得出的結論。
觀察著天地之間的那些普通能量,特別是土屬性的黃色能量。
方雲身上散發出來的土屬性五行波動,再次開始了更加細微的調整。
讓這些波動開始主動的契合這些普通的黃色能量。
隨著方雲身上散發的波動不斷的調整,這些波動開始和黃色的能量產生連結。
於是,方雲就感覺到自己身上好像揹負了一個巨大的石頭一樣。
隨著連結的不斷加深,這個石頭的重量就越來越重了起來。
一直到他承受不住,光雲才開始停止了波動的調整。
隨即方雲心中一動,將這些土屬性的能量匯聚在一起,開始讓這些能量朝著下方的巨山接近山頂這個位置開始匯聚。
方雲打算在巨山接近山頂的部分,直接進行填補,讓這些黃色能量直接轉換成石頭的性質。
然後在下方撐起一片地方,才能夠在後續慢慢的在上方進行填土。
隨著黃色的能量不斷匯聚,中心的部位開始不斷的變得發白。
隨著時間的推移,當所有的黃色能量全部發白之後,方雲這一波法術就算是完成了。
感覺到自己身上的這塊石頭卸下,方雲頓時鬆了口氣。
摸了一下自己額頭上不存在的虛汗,然後開始估算一下自己的程序。
方雲發現這一波法術匯聚過來的黃色能量,僅僅是完成了1000分之一的程序而已。
如果想要完成整個山體的填補,那至少需要再來1000次這樣的法術。
但是,施展一次這樣的法術,先不說法力的消耗,單單是方雲自己神識的消耗就已經達到了1\/5。
也就是說,即便是方雲不顧自己昏厥的危險,也只是能夠施展5次這樣的法術而已。
為了保證自己有足夠的自保能力,這樣的法術最多能夠施展三次。
然後就要開始恢復神識了,要不然在這海島之上,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跑過來一隻妖獸,或者一個看他不順眼的修仙者。
到時候就麻煩大了。
所以,總的來說如果按照這樣的方式繼續進行下去的話。
方雲填海造陸的時間可能需要百年以上才有完成的可能。
這麼一計算,方雲頓時覺得有些頭皮發麻。
很懷疑自己憑藉現在的實力想要做到填海造陸,是不是有些異想天開了。
雖然已經預計到這個過程可能會有些困難,但是方雲也沒有想到在剛剛開始的時候就遇到這麼難逾越的高山。
深吸一口氣,方雲的情緒慢慢平靜下來。
現在自己自身的神識有限,法力就算比較多但是也不是能夠隨意揮霍的。
這兩者都是有著一定的數量,那如果想要完成自己的目標,那就必須要在有限的神識和有限的法力的情況下。
驅動足夠多的黃色能量。
既然如此,那就必須想辦法改變透過波動連結這種粗糙的方式,來驅動黃色能量。
就好像建房子一樣,自己想要一個人建造一個房子,那就必須要學會使用工具,而不是讓自己硬扛。
只是,應該怎樣建造出一個合適的工具呢?
方雲繼續驅使神識,進入到天地之間的微觀世界。
然後觀察著這些黃色的能量。
這些黃色的能量,處在天地之間,一顆又一顆的堆積在一起,就好像一堆灰塵迷散在天地中間一樣。
隨著其他能量的撞擊,在天地之間慢慢的飄散著。
看起來輕飄飄的,但是一旦方雲利用五行法術進行連結,在龐大的數量作用下,也是極其沉重的。
這種沉重體現在,移動這些黃色能量的困難程度上。
而不是經常說的重力。
在天地之間的微觀世界當中,方雲沒有找到合適的辦法。
只能從微觀世界退了出來,然後觀察著自己身邊的一塊石頭。
想了想,方雲體內的五行法術開始運轉,然後法術的波動開始作用在這一塊石頭之上。
他的神識跟隨著這一股法術波動,進入到石頭之中。
進入到石頭的微觀世界之後,汪雲發現之前飄散在空氣當中的那些黃色能量,在這裡已經全部凝聚在一起。
就好像一堵又一堵黃色的城牆,佔據著和方雲微觀視野當中的全部。
只有在這些黃色的城牆中間,出現一些孔洞。
孔洞之中有一些細微的黃色能量,正在其中緩慢的流轉。
方雲看著視野當中無邊無際的黃色城牆,再看看孔洞當中流轉的能量。
直接讓五行法術的波動契合到這些流動的能量當中。
然後隨著能量的流轉,瞬間透過這些空洞佔據了所有流動當中的能量。
隨即,方雲想起了什麼,神識退出了這個微觀的世界。
隨後心中一動,眼前的石頭開始輕飄飄的飄動了起來。
見到這一幕,方雲頓時眼前一亮。
因為發現,透過這樣的動作方雲舉起石頭需要消耗的法力已經減少了很多。
至於神識的消耗,那更是少之又少。
驅使著這一塊石頭在方雲身邊不斷旋轉,隨後又繼續用同樣的辦法,方雲不斷的加強自己控制石頭的數量。
隨著這些石頭的數量不斷加劇,達到了之前自己那一波法術所形成的石頭的數量之後。
方雲的神識和法力終於也感應到了一絲壓力。
細細的感應之下,方雲發現透過這樣的方式雖然消耗只有之前的1\/3左右。
但是這樣的方式,依舊是不能夠滿足自己的需求。
感應著漂浮在自己身邊的這些石頭,終於開始想辦法看能不能繼續減輕自己的壓力。
隨著這些石頭緩慢的旋轉,王雲發現這些石頭散發出來的波動和天地之間那些黃色能量的波動有一些契合。
這些契合程度雖然並不是很強,但是隨著數量的增加,這種契合程度終究還是影響到了方雲對這些石頭的驅動。
看著這些石頭和天地之間黃色能量的契合,方雲有些懷疑這種契合程度是不是就相當於重力的存在。
只不過想了想,重力的存在是來自於地面之下的,而這種契合來自於天地之間的各個方向。
從某種程度來說,這種東西更應該說是一種空氣阻力。
至於那些重力,方雲細細的感應之下並沒有感應到重力的波動。
或許是自己的神識還沒有達到這種敏銳的程度吧。
當然也有可能是這些石頭太小,產生的重力不夠,所以導致方雲並沒有感應到重力的波動。
將關於重力的猜想放下,方雲先是施展五行法術,讓這些法術散發的波動驅散者石頭周圍的黃色能量。
然後打亂黃色能量和石頭之間的波動契合。
一時之間,讓人感覺自己驅動的這些勢頭好像輕了一半。
驅動起來更加的省力了。
隨後,方雲驅動的這些石頭深入到海里面,放置到下方的巨山接近山頂的部分。
也就是說這個石頭島的下方。
將這些石頭堆砌在那裡,然後驅動周圍的黃色能量,讓這些黃色能量填補到這些石頭的縫隙之中。
相比於讓黃色能量完全性的轉換成石頭,這種使用黃色能量變成粘合劑的方式,對於方雲來說已經減少了太多的消耗了。
隨著黃色能量的凝結,風雲驅使的這些石頭終於完全的凝固在島嶼的下方。
完成了這一部分工作,方雲又開始將整個石頭島上面所有散亂的石頭全部放到島嶼下方。
然後透過黃色能量的粘合,直接將他們固定在島嶼下方,成為將來大島嶼的根基的一部分。
做完這一切,方雲身上的神識已經消耗了一部分了,法力的消耗也達到了1\/3左右。
為了安全起見,方雲離開石頭島,回到了自己的秘密基地。
開始吸收天地之間深層次的靈氣,緩慢地恢復起自身的法力來。
至於識海當中的神識,那隻能透過煉氣化神的方式,讓自己的身體慢慢填補了。
畢竟他身上沒有專門修煉神識的功法,想要恢復神識除了靠自己身體自然恢復之外,方雲也沒有其他太好的辦法。
恢復發力只用了三天時間,但是神識的恢復足足消耗了方雲一個月左右。
這回復速度實在是太慢了,讓方雲開始不得不想辦法繼續精進自己填海造陸的方式。
要不然按照這樣的方式,即便用不了100年,但是50年的時間還是需要的。
50年的時間,對於方雲來說他可能都都已經突破金丹期了。
哪裡能夠等到這個島嶼的形成。
即便是這個島嶼真的形成了,對於金丹期的方雲來說,那也是用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