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子,隨我殺!”
就在賊寇們被正面的漢軍吸引住注意力時。
劉裕怒吼著,下達了突襲的命令。
漢軍士卒們在劉裕的帶領下如同下山猛虎一般居高臨下殺了過去。
身後突然響起的喊殺聲,把寨中的賊寇嚇了一跳,誰都沒有想到,漢軍竟然會從寨後殺入。
高子翔與迪虎、莫脫兩人大吼著試圖組織寨中賊寇進行抵抗。
但此時正是半夜三更之時,賊寇們本就有許多人有著夜盲症。
再加上又是大雨傾盆,事發突然,根本沒法組織有效的反抗。
“啊!啊!啊!”
慘叫聲在山寨中響起,短短小半刻鐘,寨子就陷入混亂之中。
……
劉裕大吼著帶著十餘人組成一個小型的鋒矢陣向前寨殺去。
藉著閃電,他看見一名賊寇頭領正領著三四名賊寇在大呼小叫。
“隨我殺!”
他大吼一聲,殺向了那首領。
那首領此時也發現了殺向自己的劉裕。
他滿臉皆是驚慌之色,轉身就往反方向逃去。
可惜他的運氣不太好,不知被什麼東西絆了一下,竟是摔倒在地。
他正要掙扎著爬起來,劉裕此時已經趕到,手中戰刀一揮,竟是把他的頭顱斬下。
“大頭領死了!”
“大頭領死了!”
周圍的賊寇見狀一下子大呼小叫起來。
高子翔之死成為了壓垮大象的最後一顆稻草。
山寨中的賊寇們,此時已經被這群天外來客嚇得魂飛魄散,許多賊寇為了跑的更快直接扔掉武器。
另外一些賊寇則欲逃出山寨。
“投降吧……”
“守不住了……逃啊……”
“莫脫與迪虎兩人此時也打算逃跑,可惜剛剛出了寨門就被張浪與葉開兩人堵住了!”
僅僅交手幾個回合,兩人就分別被張浪與葉開所斬殺。
隨後張浪與葉開兩人領著人從山寨大門處殺了進來。
……
天邊漸漸出現了一絲亮光,太陽就要出來了。
漢軍就這樣輕而易舉地攻陷了威脅阿蘭寨數年的高子翔寨。
此戰漢軍一共傷17人,死亡七人,這其中14人是在行軍路上傷亡的。
真正在奪寨之戰中死去的只有兩人,另外一人則是受傷。
大局已定,劉裕把雜事交給張浪與葉開處理,自己則帶著一什兵士巡視著剛剛被自己奪下的山寨。
這山寨西面乃是一片巨大的谷地。一條溪流從山谷中央流過,把山谷一分為二。
溪水清澈見底,不時還能見到有魚兒在其間遊動,溪水兩岸,則全部是一片片的農田,此時正種滿了粟米,綠油油的一片煞是好看,真是好一片田園風光。
一時之間劉裕竟然忘記了這裡是馬賊的營地。
劉裕一時之間甚至升起了以後老了在此地養老的想法。
他晃了晃頭,笑了笑,若是早幾十年,或許還可以,可惜此時卻是亂世將臨,一旦懈怠就將萬劫不復啊。
這個時候,葉開帶著人把寨中的奴隸們趕了出來。
這些人一個個目光暗淡,就那麼靜靜的坐在地上,臉上毫無生氣。
劉裕皺了皺眉,嘆了口氣,把目光轉向別處。
不遠處,俘虜們都老實地坐在地上,邊上只有十幾名漢軍士卒負責看守。
其餘的漢軍則是三人一組,四處搜尋逃跑的馬賊,不多時便有士卒騎著馬,牽著繩子,把一名名想要逃跑的馬賊抓了回來。
劉裕這時也從箭樓上下來了。
“都伯,這麼多俘虜該怎麼辦?”這時張浪走過來請示。
這次收降的俘虜,足足有百三十四人,另外還有幾百名隸臣和女子。
第一次面對這種情況的張浪也感覺到了巨大的壓力。
“汝覺得該怎麼辦?”
劉裕沒有回答,而是反問道。
他臉上沒有表情,張浪也看不出他的心思。
“某以為當想辦法收歸己用!”
劉裕聞言點了點頭。
“汝所言不錯,這些俘虜雖然麻煩,但如果處理好了就是咱們的一大助力,咱們阿蘭寨如今最缺的就是人口……”
“汝且派人回寨,讓何宇速速徵調民兵前來!”
“諾!”
......
半日後,何宇帶著徵召的民兵趕到了山寨。
何宇到來後,這統計繳獲之事自然也就交到了他的手中。
有了何宇帶來的人,工作進度一下子快了很多。
第二日,何宇終於勉強完了此戰的繳獲統計。
“善,大善!”
劉裕看著眼前的清單,興奮的搓著手。
他萬萬沒有想到,這一次繳匪竟然會有如此巨大的收穫。
“斬首三十八級,俘虜馬賊一百二十三人,解救奴隸三百九十二人。繳獲各式兵器七百三十七件,馬三百六十九匹。”
這些都還不算什麼,真正讓劉裕震驚的是後面的東西。
“繳獲七百四十八金,鐵一千三百餘斤,糧食七千餘石,布帛六百匹,八百斤斤,酒七十八壇、奪取良田四千二百餘畝!”
看著眼前的清單,劉裕感覺自己腦袋有點發暈了,這些東西足夠齊裝滿員的一曲漢軍一年的消耗了。
劉裕此時覺得自己有了一點暴發戶的感覺。
“快,速速擬好軍報,上報吳校尉!”
“諾!”
......
三日之後,吳正府邸。
“什麼,此信當真!”
“竟然有如此繳獲!”
吳正不敢置信的盯著前來送信的趙塵。
“不敢隱瞞明公,因時間緊迫,還有一些繳獲暫未進行統計,實際所獲當更多些!”
“嗯,爾且先下去休息,回去後,替吾轉告劉都伯,不日吾將親臨阿蘭寨!”
“諾!”
......
趙塵走後,吳六忍不住問道;“明公可是有大事發生!”
吳正笑了笑:“汝也看看吧!”
說著就把劉裕的軍報遞給了吳六。
“竟然有如此大勝,以五十戰兵破敵寨,還有這許多繳獲,劉都伯真可謂猛士啊!”
吳六忍不住感嘆道。
他的臉上同樣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不過卻看不出任何嫉妒之色。
吳六早就知道劉裕遲早會超越自己的。
更何況兩人的私交也不錯,劉裕即使駐防於外,也時不時與其有書信往來。
吳正看了看吳六,隨後道:“去把宋長史喚來吧!”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