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時分,昨日來過的那名武士這又找上門來。

經過一番交談,劉裕方才得知此人名叫吳六,自小就是校尉吳正的親隨。

校尉自請入軍之後,他也跟著做了親衛,吳六前來就是帶劉裕前往丙屯。

這次吳六對劉裕卻是熱情了許多,兩人一邊走,一邊聊。

很快就到了丙屯的駐地,或許是提前知道了訊息,丙屯計程車卒已經等著兩人的到來。

“見過都伯!”

劉裕一到,眾人當即齊聲給劉裕見禮。

劉裕也當即回了一禮。

來的路上劉裕還曾想過,會不會有人不服氣,想要挑戰自己。

誰知事情卻是順利的很,並沒有刺頭跳出來。

劉裕想了想,心中卻是暗自為自己原本幼稚的想法發笑。

“這可是軍隊,軍人的天職就是服從命令,這又不是拍戲,誰敢在這個時候當刺頭,想死不成!”

“劉都伯,這丙屯昨日傷亡頗大,原本只餘戰兵二十三人……校尉今日特意補充了一什戰兵,另外汝原領那一什之兵亦將調入丙屯……”

一旁的幾名什伍長聞言,卻是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心中對劉裕的出身來歷亦是好奇起來。

“諸位袍澤以後就要在一個釜裡攪食,還望諸君多多相助……”

……

翌日一大早,張浪、王東、趙升、徐階、徐榮、何宇、趙塵七人就被調入了丙屯。

如此劉裕的丙屯雖然不滿員,但也有了戰兵三十九人,加上劉裕,一共四十人,比起其他諸屯也沒差多少。

更關鍵的是有了張浪、趙塵等人的支援,劉裕很快就掌控了全屯。

經過幾日的休整後,大軍繼續上路,沿途雖然也遇到過幾次烏桓人和扶余人的襲擾,但都沒有造成什麼威脅。

期間劉裕還射殺了兩名烏桓人,張浪也不愧是遊俠兒,竟也射殺了一人。

抵達遼東郡城後,全軍上下這才放鬆了下來。

在遼東地區,遼東郡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遼東太守的地位也要在其餘三郡之上。

戰時遼西、玄菟、樂浪三郡亦要聽從遼東太守的命令。

大軍抵達遼東,自然也需要向遼東太守報備。

……

“都伯聽說這次校尉可是從遼東太守手裡拿到了一大批戰馬呢?”

休息的時候徐階向劉裕詢問。

劉裕道:“確有此事,明公如今有意編練一隊騎卒。”

“騎卒!”

眾人這時都被吸引住了,自從孝武皇帝與匈奴開戰以來,騎兵的待遇就遠遠超過步卒。

不僅僅是日常生活,就連軍功封賞也是優先騎兵。

是以漢軍之中就沒有不想成為騎卒的。

“就算是編練騎卒,也跟咱們沒有關係,咱們這些人中有幾人的騎術夠的上騎卒標準!”

張浪這時卻是給眾人潑了瓢冷水。

眾人一聽頭立馬耷拉了下來。

劉裕見狀安慰眾人道:“諸君,何必洩氣,以吾觀之,這騎卒一事為時尚早……這遼東之地並不缺馬,說不得咱們以後都會成為騎卒!”

……

“明公真打算編練一隊騎兵?”

董昌向吳正詢問道。

吳正道:“玄菟郡地廣人稀,若是沒有一支強大的騎兵,如何能夠鎮壓諸胡……”

宋華支援道:“明公所言甚是,若要掌控玄菟郡,確實必須要有一支強大的騎兵……”

董昌點了點頭道:“想弄到足夠的戰馬確實不易啊!”

吳正自信的道:“辦法總比困難多,到了玄菟總會有辦法的……”

吳正說著話,眼睛中的精光卻是一閃而過。

“明公所言甚是,咱們還是要儘快抵達玄菟才是!”

……

大軍在遼東郡城停留了四日,隨後繼續向東而行。

經過七天的行軍,大軍終於抵達了玄菟郡治所高句麗城。

大軍並沒有在高句麗城多做停留,在補充了一些糧草軍械後,大軍繼續北行,四日後終於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位於玄菟郡北部的上殷臺城。

……

“都伯,聽聞這次郡守與校尉欲使各屯分駐諸寨……都伯可知咱們將駐防何地?”

劉裕也聽到過這個風聲,不過具體哪些屯將派駐外地,又會駐紮於何地卻不清楚。

“這個暫時還不得而知,想來這幾日就會通知吧!”

眾人於是也就沒有再多問。

趁著休整的這段時間,劉裕嘗試著把自己在後世看到的練兵方法也用在了屯中。

這些方法有的效果不錯,有的則並不符合漢軍的實際情況。

隨著時間的推移,劉裕在軍中的地位也日漸穩固,在屯中的威望也一天天加深。

這日,劉裕正在組織屯中士卒進行訓練,吳六突然前來傳信。

“劉都伯,校尉喚你過去一趟。”

劉裕心下估計是軍隊有新的調整調動。

他當即向張浪交待了一番,隨後跟著吳六來到了吳正的公房。

此時公房中,幾名指揮、佰將也都到了,而吳正則正與玄菟郡長史宋建在討論著下一步的安排。

見到劉裕進來,眾人都微笑著對他點頭示意。

劉裕環顧四周發現廳中竟然只有自己職位最低。

劉裕很有自知之明的坐到了最末的位子上。

他剛坐下,吳正與宋建的討論也結束了。

吳正先是讚揚了眾人一番,隨即轉入了正題。

“諸君,此番召二三子前來,是為了今後的一些計劃和佈置!”吳正說完示意了一下宋建。

宋建上前道:“不瞞諸君,鑑於吾軍折損頗多,李郡守決定為吾軍補充一些兵卒……”

眾人聽到這裡眼睛已是緊緊的盯著宋建。

宋建微微一笑接著道。

“我軍隨後亦將負責整個玄菟郡西部的駐防……根據我與校尉商議各部駐防之地如下……”

劉裕沒有想到自己居然就這樣免去了頭上那個“權”字,而且還將單獨領兵駐防於名為阿蘭寨之地。

當這個任命下達後,廳中眾人皆是側目。

劉裕自己也沒有想到,自己竟然會被安排在外獨自鎮守一地。

此時他心中雖驚,但更多的還是喜悅。

後世之人皆知,“寧為雞首,不為牛後!”獨自鎮守一地,雖然苦一些,但在亂世之中發展潛力也越大。

若是留在大營,雖說安全,但也被束縛住了。

“多謝明公,下吏定當竭誠以報!”

吳正扶起劉裕,滿意的點了點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