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城城主府。

密密麻麻站了一堆濰城裡平日難得一見的大人物。

守城軍備守將軍,衙門總捕頭,緝拿司濰城司主,三大武館館主,幾大家族族長。

王黎兄弟二人到來,發現父親王志居然先一步來了。

父子三站到一起。

城主韓毅看到多了王黎一個,也沒多言。

拿出一連串的信報,遞給了在場的眾人。

王黎撿起一疊,認真翻看起來。

【香樟村瘴氣蔓延至濰城十里處,預計四五日後達到東城門】

【清水河毒獸出沒,水中毒素不斷升高,城中水源壓力告急】

……

越看越心驚,王黎面色沉重,瞥了周圍的幾位。

這些人,都是久經場面的大人物,平時跺跺腳,濰城就會抖三抖。

但此刻,無疑都很難看。

“城主,這些訊息可確認過真的屬實?”

有人還不敢置信,發出質疑。

王黎抬眼一口,是李家家主,經營著濰城大半的青樓生意。

“若非屬實,我怎會邀大家前來?”

頓時,李家家主臉色煞白。

“這該如何是好?!”

其他人也陷入沉默。

如此大規模的爆發詭異事件,每個事件影響範圍如此之廣。

是濰城百年內未曾出現的。

眾人將目光看向了王勉,濰城衙門總捕頭抱拳道。

“王巡查,在座的各位,唯屬你應對詭異事件的經驗豐富,您看如何?”

“這麼多詭異事件一起爆發,這事情,恐怕已經是乙級事件了。”

“乙級事件?!”

韓毅和聶長坤聽到王勉這個判斷,不由低聲驚呼起來。

除他二人外,周圍人沒明白這個事情的嚴重程度。

見此,聶長坤朝眾人解釋起來。

“最簡單的乙下級事件,都需要數位一流高手聯手解決,而乙上級的恐怖事件,往往需要宗師人物出手,才能完全解決。”

“宗師高手?”

“對了,王大人你之前不是遇到一位宗師高手?”

“如果他能出手,定然萬無一失了!”

這些人七嘴八舌,都將希望抱在了那位不知名的宗師上。

“咳咳,宗師之人,日行千里,難覓行蹤,不瞞各位,我這幾日也尋查過那位宗師的蹤跡,但是一無所獲,怕宗師已經不在濰城了。”

王勉無奈道。

“啊?!”眾人希望落空,有人目光閃爍,看起來已經有其他想法。

“不過大家還需通力合作,堅持兩日,之前黃皮子詭異事件時,我已經著人去府城求援,府城緝拿司定然會派出一流高手,前來支援。”王勉不由有些慶幸,沒想到這一招,竟然落在這了。

韓毅目光如電,補充道。

“如今之計,就應該守住濰城,等待府城支援,沒有一流的實力,貿然出城,生死難料。”

“城主說得對!”

王勉點點頭。

眾人強行振作,開始商討如何協防詭異,堅守濰城的辦法。

目前最大的危險,就是水源問題。

濰城一條清水河穿城,提供大半個城的百姓日常水源。

除此之外,每個坊只有幾座井眼,大都還被私人所有,公共的井水少之又少。

倘若清水河河水被汙染,無法飲用,對濰城百姓無疑滅頂之災。

很快,大家對於水源就商討出措施,一條城主命令緊接著就出了城主府門,被官吏快馬加急,分傳至各坊,然後又由各坊主導官員,繼續分傳至街道。

“急告!清水河上游汙染,各家各戶儲存水源,務必滿足一月之需!”

一時間,濰城的水缸價格飆升。

商討完水源問題,關於香樟林的瘴氣,眾人出現了分歧。

其中王勉這些激進之人主張主動探查瘴氣之源,而另外一批保守之人則希望據城堅守,杜絕風險。

不過最後還是王勉憑在場唯一的一流高手的身份,壓下全部聲音。

“水源可以暫時儲存,但是空氣沒辦法,香樟林瘴氣,對普通人傷害極大,解決詭異事件,控制事態發展,我緝拿司職責所在。趁瘴氣還未抵達濰城,我等當提前去探查!”

第二日,王勉一行四人,湊齊了一位一流,三位二流,其中有位楊安護,是濰城幾大藥鋪的背後東家,一手醫術非常獨到,就騎馬直奔香樟林瘴氣而去。

另一邊,王黎也悄悄出了城。

這次,他沒有帶虎頭面具,另外換了身裝束。

從內心深處,他並沒有想為濰城拼生拼死。

守護住王家,他責無旁貸。

遠遠綴著,王黎也不好跟太近。

他雖然戰力高絕,但是隱匿行蹤,追蹤探查手段缺乏,對於一流以下還行,但王勉也是一流,而且出身緝拿司。

這香樟林瀰漫出來的瘴氣,極為濃郁,像一朵巨大的綿實雲團。

看著王勉幾人在瘴氣邊緣停留了一會,楊安護拿出一些藥物試劑,檢測一番後,幾人將馬栓在遠處,闖進了瘴氣中。

王黎若有所思,看來這瘴氣對他們沒多大影響,普通的駿馬卻承受不住。

於是也幾個提縱,鑽了進去。

這個位置,距離濰城城門,已經只有七八里了。

幸而香樟村還屬富鄉,為了方便貿易,修建了一條能並排透過兩輛牛車的車馬道,不然在這伸手不見五指的瘴氣中,縱然武道高手目力極好,也不好辨別方向。

眾人順著路,直奔香樟村而去。

以二流高手的腳力,半個時辰,就達到了香樟村。

而香樟村的背後幾百米的地方,就是香樟林了。

香樟村裡的村民已經盡數消失,連屍體也不復存在。

只能從翻倒的桌櫃看出,當時村民還活著的時候,肯定有過痛苦的掙扎。

幾人探查一番,沒有什麼收穫,又往村後的香樟林而去。

香樟林裡,瘴氣越發濃郁,竟然呈現血色。

王勉一行中的楊安護,拿出幾隻琉璃瓶,慎重從不同地點各種採集了一罐瘴氣,又採集了幾處地表的土壤和香樟木的枝葉,用黑布包好,然後朝幾人搖搖頭。

“有了這些材料,回濰城後,能讓醫師們研究下解瘴氣的方子。”

然後自己給自己把脈,又檢查了其餘兩位二流高手的體徵。

“這個瘴氣,再深入一點,縱然是二流高手,也堅持不了一時三刻,不能再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