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郭靖脫困
穿越神鵰,我真不是來拆散你們的 北方的春天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故人相聚陸豐等人都說不出的高興。
尤其是程英已經好多年沒見師父和師姐了,趕緊過來拜見。
“一別這些年,如今你都成了皇妃了!”黃蓉挽著程英的手笑著說道。
程英微微一笑,“這都是虛的,再怎麼樣,師父都是我的師父,你也是我的師姐。”
說罷拉著兩個孩子上上下下打量。黃蓉笑著道:“這是渝兒和夔兒,今年已經十二歲了,跟師叔見禮。”
“長的真好!”程英笑著讚道:“渝兒生的像師姐多些,夔兒像姐夫。”
“是啊,他們都這麼說!”黃蓉笑著道。
龍鳳胎是異卵雙胞胎,其實跟一般的姐弟是一樣的,所以不會出現生的一個模樣的情況。
郭渝對這裡的一切都非常感興趣。不管是城市還是眼前的這些人。
這位就是明國的皇帝啊!看著真的是氣宇軒昂。而且他還這麼年輕,看著跟大姐夫的年紀也差不多呢。
“大家既然來了,那就當做是回家了!”陸豐笑著對程英說道:“今天我們把那些事情都丟下,好好的聚一下。”
“行,都聽你的!”程英抿嘴一笑。
陸豐便邀請眾人到裡面去說話。郭靖趕忙道:“這可使不得,我們就住在貴賓館就行了,怎麼還好到宮裡去。”
陸豐笑了起來,“什麼宮不宮的,那就是我們的家。難不成我招待親朋好友,還要聽別人指手畫腳的?”
“不過我有一點要提前申明哦!我這宮裡,只有家常便飯,可沒有宋朝皇帝老兒的御膳那麼高階。大家心裡的期望值放低一點,可能沒有那麼精巧哦。”
他這麼一說,就連黃藥師和一燈大師都笑了。
黃藥師道:“老夫就喜歡你以前在琉球做的美食。只要水準跟那個時候一樣,那就很好了。”
“這個可以有!”陸豐含笑點頭,“我這裡的廚子,還是琉球總督府的廚子,肯定還是原來的味道。”
郭渝姐弟可是第一次吃到琉球菜,味道真的醇厚甜美,跟母親的精巧別緻又是一個不同的感覺。
當然說起廚藝,黃蓉絕對是頂級水準。可是對於兩個即將進入青春期的少年,似乎琉球的飯更加的合胃口。
郭渝就嘆道:“太好吃了,師叔,要是天天能吃到這麼好吃的菜就好了!”
“那還不簡單!”程英笑著道:“你喜歡的話,就到師叔這裡來住。哦,對了師姐,”程英跟黃蓉說道:“你要是捨得,就讓孩子們去新學去讀書吧!昊澤他們也在那裡。”
“我怎麼會不捨得!”黃蓉含笑說道:“都說你們的新學是天下獨樹一幟的存在。就連那大炮,手榴彈,玻璃這些巧奪天工的精品,都是從新學裡脫胎而來的。說起來就連我都想見識見識呢!”
不過黃蓉有分寸,人家這樣的東西,必然是秘不示人的。如今肯讓孩子們進去學也就是了,自己再得寸進尺就不好看了。
“郭伯母想去看就去吧!以你的才智,那些東西幾天就搞懂了!”陸豐並不以為意。
如今學堂裡教的都是基本原理。而具體的配方,早在技術院裡工匠的努力下,進行數代革新。
要是說有人能照著這書本自己造出來,那也只是初代產品。而琉球的火藥生產,如今已經進入黃火藥時代了。
鍊鋼技藝也更新迭代,如今的鋼產量,已經是當初琉球時代的百倍,而且每年都在提升。
就在後世的鋼都鞍山一帶,陸豐建設了明國最大的鋼鐵廠,每年生產的精鋼都在數萬噸。
鋼產量提升以後,陸豐都想製造蒸汽機車了。
吃過飯後,程英帶女眷和孩子們逛園子說話。
陸豐就跟郭靖等人找地方聊了起來。
“面對你如今的情況,我真的有點慚愧!”郭靖慨嘆不已。
“郭伯伯別這麼說。”陸豐知道他心裡有落差,“我們面對的蒙古人,是有史以來最厲害的騎兵。你能靠著川東一隅之地,跟他們周旋十年,已經是了不起的壯舉了。
就算是西夏,金國,舉國之力抗爭之下,又堅持了多久。更別說西邊的那些國家了,一個個只怕蒙古軍剛過去,他們就開門投降了吧。
如今蒙古的前鋒,應該已經攻打到了這片大陸的最西邊了。毀在他們手裡的國家何止一百個。
郭伯伯,你的壯舉,將來一定會標榜史冊的。”陸豐怕他氣餒,一個勁的鼓勵著他。
郭靖看著他,憨憨的笑了起來。“嗯,給你這麼一說,我心裡好受多了!陛下,我想請你容許我進入軍武之中。我年紀還可以,想繼續上陣殺敵。”
“郭伯伯能來,我是求之不得呀!”陸豐歡喜不已。
郭靖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他在川東地區的失敗,只能說是時也命也,並不是他個人的過錯。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成大事者,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想當初自己在琉球戰略的轉折點,不也是冒險一博,最後才有今天的局面。
“不過郭伯伯初來,我想先讓你去軍事部任職,瞭解一下軍事部運轉的規律,全面瞭解明國軍隊的各項部署後,再下去帶兵打仗,你覺得如何?”陸豐說道。
“謹遵陛下旨意!”郭靖站起來拱手行禮。
“郭伯伯不必拘禮,咱們如今在家裡,你別總是這麼多禮,怪累的。”
郭靖笑著道:“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黃蓉等人與程英走在御園中,看著眼前這一片還保有自然特色的山水園林風景,感嘆的道:“我是實在沒想到,你們能做到這一步。要是早知道如此,我就讓靖哥哥直接過來,跟你們一起就好了,也不用走十年彎路。”
程英笑吟吟的道:“陸大哥一開始並沒有想搞得這麼轟轟烈烈。他只是覺得蒙古人勢大,宋國遲早會滅亡,為了不做亡國奴,才拿下琉球做基業。”
“想不到後面越做越大,征服了東瀛,有了百萬民眾,這才想回到中原搏一搏。成功了固然好,不成功就再退回琉球去,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