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既要極致效能,又要皮實耐造】
黑科技:橫跨兩界的超級帝國 昭靈駟玉 加書籤 章節報錯
j-36戰鬥機能夠有著如此靈活的選裝搭載能力,最大的原因就是主彈倉空間夠大,j-36戰鬥機37.1米的機身長度,使得主彈艙的長度達到了10.82米。
要知道,五代機j-20戰機的彈倉長度才4米多,不到4米半。
而j-36戰機擁有這麼大的彈倉,就意味著h6k戰略轟炸機可以掛載cj-20巡航導彈,j-36戰鬥機也可以掛載,並且不需要外掛來犧牲隱身效能,是直接可以掛載在主彈艙內部的。
其主彈艙設計可最多同時掛載三枚cj-20巡航導彈,cj-20彈長8.3米,彈徑0.68米,重量2.5噸,射程2000至2500公里,戰鬥部500公斤。
這款巡航導彈可搭載常規戰鬥部,也可以搭載核彈頭。
j-36戰鬥機能掛載cj-20巡航導彈就意味著具備戰空基核打擊能力,就是核常兼備的超級遠端戰略大殺器。
國內的軍迷們對h-6轟戰機戲稱“不怕6爺掛的多,就怕6爺掛1枚”,j-36戰機不但也帶個6字,也是妥妥的不怕36姬掛的多,就怕36姬掛的少。
彈倉大載彈量大,就是可以根據戰局需要來靈活的搭載各型號武器,從而適應瞬息萬變的戰局。
毫無疑問,這就是妥妥的“空中軍火庫”的致命威懾。
隱身效能方面,對比現役的五代機,j-36戰鬥機的雷達反射面僅為0.0005平方米,是f-22戰鬥機的1/200,也就是其0.5%,無垂尾和北部進氣道設計,徹底消除雷達強反射源。
要知道,j-36戰鬥機本身的體格就比j-20大了一輪,但隱身效能比j-20還要技高一籌。
機身覆蓋可調節電磁特性的奈米材料,能讓j-36戰鬥機像變色龍一樣適應不同的雷達波段,割裂式迷彩塗裝使得目視發現距離縮短70%,意味著近距離格鬥照樣佔優勢。
阿鎂立卡的f-35戰鬥機的隱身塗層嬌貴到需要恆溫機庫,而j-36神龍戰鬥機的“戰袍”既能扛得住海域上空的鹽霧,也能扛得住風蝕戈壁的風沙。
這就是東方軍工的“糙漢式優雅”,既要極致效能,又要皮實耐造。
j-36戰鬥機的最大載彈量可達28.8噸,阿鎂立卡的b-2轟炸機載彈量不過23噸左右,b-21轟炸機的彈倉就更小了,最大載彈量才14噸左右。
作為一架戰鬥機,既能空戰格鬥,又能反艦,還能炸基地,更是擁有核常兼備的能力。
這就是六代機的“全能王”姿態。
更加可怕的是,j-36戰鬥機如同“蜂王”一般,其所搭載的ai智慧中樞,能夠在1秒之內解析2tb戰場資料,能同時指揮控制85架“攻擊-11”無人機或“暗劍”無人機,可實時蜂群偵察電子干擾與飽和攻擊,可同時跟蹤200個目標,並對其中70個進行鎖定和攻擊。
此外,可同預警機、無人機蜂群以及地面雷達系統聯動,形成“偵、控、打、評”的閉環殺傷鏈。
之前的紅藍對抗空戰演習,j-36戰鬥機只是控制指揮了12架“攻擊-11”無人機,可見面對24架j-20戰機只是活動活動筋骨而已,但這就把對方打的毫無招架之力。
這樣的閉環殺傷鏈,說阿鎂的航母防控網是形同虛設真的一點都不誇張。
當大洋彼岸的阿鎂立卡還在為“忠誠僚機”的ppt扯皮時,這邊已經讓無人機群成為j-36的“翅膀”。未來的空戰絕對不是單挑場面,而是群毆,而東方大國不但有蜂群,現在還有了最聰明的“蜂王”。
反觀阿鎂立卡釋出號稱“六代機”的f-47戰機,發動機還在ppt階段,就連鎂軍內部都承認,動力系統已經落後了東大五年甚至十年。
首次空戰演練的結果,軍方對j-36戰機是滿意的不能再滿意,哪哪都覺得好,對這款戰機唯一的遺憾可能就是還不能大規模列裝。
要不然,整個兩三百架列裝服役,即便單挑全球各國空中力量,也能對其實現單方面的碾壓。實在是價格太貴了,一架就要124個億的天價費用。
真弄那麼多得要三四萬億的預算,軍費肯定是吃不消,現在也只是計劃採購35架,而且還是分五年完成全部採購計劃。
現在採購太多也沒必要,等這35架都列裝了,五年後說不定七代機也差不多有重大進展了。
綜合能力如此強大的戰機,35架是絕對夠用了。
就j-36戰鬥機那堪稱空中移動軍火庫級別的載彈量及其全能性,出動一架就可以無壓力幹翻阿鎂立卡的一個航母戰鬥群,而且還能全身而退,這一點都不誇張。
就算不能全殲,保底也能讓一個航母戰鬥群喪失戰鬥力。
由此可見,擁有35架列裝服役已經可以在地球可以橫著走,代差優勢太大,全世界目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防空力量能夠對j-36戰機的突防有效拒止。
隨著第一架j-36戰機交付空軍列裝服役,有了j-36神龍戰機的東方大國,現在的感覺是看誰都不過是插標賣首之輩。
要不是因為有蘑菇彈,早就不想講道理了。
正所謂物理也是理,槍法也是法,彈道也是道。
j-36戰鬥機如此強大的效能,也因此讓軍方再次重提起了航母計劃要不要進行調整的討論。
現在有一部分人分析認為,隨著j-36戰鬥機的列裝服役,航空母艦在未來的作用將會大大削弱,甚至就是活靶子。
因此,沒有必要再進一步擴建航母,應當做出相應的調整,將這部分軍費拿來採購和部署更多的j-36戰鬥機。
航母的作用本質上就是為了彌補戰鬥機的航程不足的問題,但現在的j-36戰鬥機掛副電箱擁有超9000公里的作戰半徑,從本土起飛就基本上能覆蓋全球所有的熱點地區。
根本不需要航母來擴大作戰半徑,反而航母還成為了包袱,還要投入更多的力量保護自己的航母對敵區域拒止。
反觀j-36戰鬥機,來無影去無蹤的,高超音速之下,敵人導彈都追不上,尤其是搭載第二代電推動力引擎的j-36a型一旦入列服役,超速飛行能狂飆到15馬赫,更是無人能及。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j-36戰鬥機的誕生堪稱是未來高階戰爭劃時代的一個分水嶺標誌,確實讓航母在事實上的作用大幅下降。
航母能做到的事情,j-36戰鬥機都能做到,航母不能做到的事情,j-36戰鬥機也能做到。
不過,軍方的這次討論結果,最後還是決定航母的建設計劃不作調整。
簡單來說就是不走極端,常規戰爭態勢下,j-36戰鬥機的作用確實無出其右。
但若是爆發核戰爭,全電驅動的j-36戰鬥機在核爆產生的高能電磁脈衝仍然對其有巨大的威脅。
真發生這種極端局面,航母就是另一種兜底保障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