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不易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將自己的心神穩住,看向一臉擔憂的妻子,緩緩地說道

“我沒事,方才我仔細檢視老五的修為,發現這小子雖說修為還在玉清第三層,但他的道行之深,已經在大竹峰,不,在整個青雲門的年輕一輩中都是首屈一指的,別人做夢都想突破到的第四層,對這小子來說簡直是易如反掌”

說到這,田不易吐出一口氣,仔細地斟酌了一番又說道

“如若這樣,我可能僅僅讓老五在平時照看一下靈兒的修行,但我看其身形,發覺不對,便施展秘法檢視,發現老五這小子不知何時竟然練就了一副純陽之軀,達到上清境界對於這小子可以說是一片坦途,讓他教導靈兒築基,以他和靈兒的多年感情,靈兒這丫頭必得大造化,有老五和靈兒我大竹峰後繼有人了,哈哈哈哈哈”想到這田不易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胸中的鬱郁之氣一掃而空.

看著田不易得意洋洋的樣子,蘇茹忍不住白了他一眼,但也開心地笑了起來。

另一邊,在黑竹林的那個歪歪扭扭的小亭子裡

只見田靈兒此時正坐在小竹椅上,忽閃忽閃的大眼睛正緊緊地盯著眼前閉目沉思的呂大信俏生生地說數道。

“五師兄,怎麼還不教靈兒呀,靈兒都等不及啦”

“看來咱們小靈兒看來是等不及了呀,那咱們就開始吧”

有了腹稿的呂大信睜開雙眼,看著急不可耐的田靈兒笑道。

當然首先要做的就是,先發誓

太極玄清道精深神妙,邪魔妖人,多有窺探。故每位修行的青雲門人都需立下重誓,學成之後,若非本門弟子,決不傳於外人。

就這樣,幼小的田靈兒在自己的五師兄的帶領下,發下來自己一生中的第一次也是最長的一次那長達千字、考慮了各種情況和前提條件的……誓言。

“慢點喝,不要急,這多的是”看著由於說的太多,口乾舌燥不停喝水的田靈兒,呂大信笑道

“咕嘟咕嘟,五師兄你真是太壞了,這哪是發誓,簡直是背書”田靈兒一邊喝水一邊嘟囔著,這水真好喝,甜絲絲的還帶著竹子的清香.

看田靈兒放下竹杯,呂大信開始細細地教導她如何打坐、冥思,以及詳細講解了關於下人體經脈和精氣執行,最後便傳下“太極玄清道”第一層的修行法門。

田靈兒生性活潑,然亦聰慧過人,未幾,便將太極玄清道第一層倒背如流。見田靈兒已將所授知識銘記於心,呂大信遂開始引導此女進行首次修煉。見田靈兒默唸口訣,進入冥想之境,呂大信亦開始思索下一步該如何教導田靈兒。

猶記昔日宋大仁教導呂大信時曾言:“玉清境第一層於太極玄清道中,本為最粗淺、基本之修習法門,其功用僅二字:練氣。修煉者,靜坐時,須放開諸般心念禁制,摒除諸般煩惱,引天地靈氣入體,行大周天運轉,藉此與天地相通,進而感悟天地造化。若能引靈氣於體內連行三十六大周天,則自身經脈已然穩固,方可修煉更高境界。”

然而,在呂大信眼中,此說雖中肯,卻不盡然。

玉清第一層與其言練氣,不若言感氣與蘊體。需用心神感悟天地之氣,引天地之氣入體,執行大周天。如此,一則淬鍊心神,二則使天地之氣於體內執行,淬鍊、蘊養人體,彌補人體之先天缺陷,補足精元,令身體更契合天地,最終使體內精元充沛,最後神完氣足,為第二層真正之練氣奠定基礎。

只見田靈兒端坐在那裡,雙目緊閉,已然進入冥想狀態快要半個時辰之久。此時,她的額頭已微微滲出汗水,顯然這深度冥想對她來說並非易事。一直守在一旁、擔心她會因過度冥想而傷到心神的呂大信,終於忍不住輕聲開口:“靈兒,醒來。”他的聲音雖然輕柔得如同微風拂過湖面,但其中卻蘊含著一絲絲明心見性的道韻。

這聲音彷彿具有神奇的魔力一般,輕而易舉地穿透了田靈兒沉浸於冥想之中的意識世界,將她從深度冥想的狀態中喚醒過來。與此同時,呂大信還順勢施展道法,為田靈兒盪滌心神,增益神魂,讓剛剛甦醒的她頓感神清氣爽。

待田靈兒完全清醒之後,呂大信便開始仔細詢問起她在冥想過程中的種種感受和體驗。透過田靈兒的描述,呂大信心頭漸漸有了計較和盤算。

他略微沉吟片刻,然後緩緩地對田靈兒說道:“靈兒,你的資質確實算得上不凡。不過依師兄我的估算,你目前每日進行冥想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半個時辰。如此這般持續大約一旬時日,應該就能順利入門了。”

然而,田靈兒聽了這話之後,眨了眨那雙靈動的大眼睛,滿不在乎地問道:“五師兄,如果我每天都冥想一個時辰,是不是就能夠在短短几日之內成功入門呀?”話剛說完,她還調皮地吐了吐舌頭。

呂大信見狀,不禁又好氣又好笑。對於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師妹,他可真是一點兒辦法都沒有。於是,他想也不想,抬起手來就在田靈兒的腦袋上輕輕彈了一個腦瓜崩,沒好氣地說:“你個小丫頭片子,想得倒是挺美!修行之道哪有這麼簡單容易的事情?凡事都要循序漸進,切不可貪功冒進,否則只會適得其反,明白了嗎?”

“明白了!我原本還想著能快點入門,然後就可以去跟五師兄學習那搜地一聲就能跑出去老遠的絕活啦,靈兒可是想這個想了好久好久呢!”田靈兒一邊捂著額頭,一邊不滿地嘟囔著小嘴抱怨道。

聽到田靈兒這番話語,站在一旁的呂大信不禁微微一笑,露出一副溫和親切的神情:“哦,原來是這樣啊!小靈兒莫要心急,等你真正入門之後,師兄自然會將這門技藝傳授於你的。”

說起這門絕活,其實是呂大信依據在大竹峰所藏的道法典籍之中偶然翻到的挪移之術,後經過一番苦心鑽研與琢磨方才有所成就。為了創出這門遁術,他又便常常前往黑竹林,靜靜觀察天空中變幻無常的白雲,以及那穿梭於竹林之間無形無相的清風,從中感悟天地間的奧妙與玄機,並將這些領悟融入到挪移之術中,最終創造出了這套獨特的遁術。

此遁術可謂神奇非常,因其無常無相的特性,不僅能夠讓使用者在趕路之時如同疾風一般迅速,眨眼之間便能跨越遙遠的距離;而且在面對強敵之時,更可憑藉其幻化身影、虛實難辨的奇妙功效,擾亂敵人的視線和判斷,從而出奇制勝,一舉擊敗對手。所以這手絕活又名風雲變-遁術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