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輕宛聞之,只覺心頭火起,不由得蹙眉嗔道:“念青今年方滿十四,尚是垂髫稚子,怎就將他推入聯姻這般境地?”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西林所提聯姻之請,朝堂竟無異議。皆因西林之地初定,恐其借復國之名再起波瀾,唯有聯姻可速定局勢,免動干戈。然小皇帝年幼,待其親政之日,西林早已安定,無需聯姻;皇后之位關乎國本,斷不可許西林皇族之女;長公主殿下亦不願以身涉險。

念青乃她親子,蘇輕宛怎忍見他淪為權謀棋子?她親歷喪夫之痛,深知聯姻中身不由己的苦楚,更嘗過相思刻骨的滋味。如今四海承平,她只盼念青日後能覓得心上人,執手相伴,不被朝局所擾,遠離政治紛爭,得一份純粹安穩的姻緣。

此事初時,念青並未出面,唯蘇輕宛與長公主殿下極力反對,卻難敵朝中老臣之意。他們皆贊西林皇族與淮南聯姻之舉,蘇輕宛心中不解:雖此舉能穩局勢,可西林畢竟曾是敵國,這般輕易聯姻,終是不妥。

此事爭執三日,陸璟始終未曾插手。念青既有生母在前,旁人不便置喙,且他正值休沐之時,更無意介入。未料最後竟是念青主動出面,應允了這門聯姻。

長公主聞之,怒不可遏,與念青爭執不休,可念青心意已決,任憑長公主如何勸說,依舊堅持讓西林皇族擇女。西林皇族遂選出八位公主,年齒自八歲至十二歲不等。長公主拗不過兒子,只得點頭應允,設宴款待諸位公主,蘇輕宛亦隨行前往——畢竟是為念青擇選良配,她需親自過目,方能放心。

席間所見諸公主,六公主與九公主乃原西林皇后所出,容貌秀麗,氣質不凡;其餘公主或為宗室之女,或為嬪妃所生,亦各有風姿。蘇輕宛望著這群粉雕玉琢的小姑娘,心中卻滿是愁緒。雖眾公主皆教養良好,西林素重文墨,她們琴棋書畫無一不精,詩詞歌賦信手拈來,性子瞧著也溫婉和順,模樣更是無可挑剔,可蘇輕宛總覺少了些什麼。

長公主屬意瑤貴妃所生的五公主,此女年方十一,身形窈窕,性子嫻靜溫婉,是眾公主中最為穩重之人,教養亦是出眾。

蘇輕宛卻另闢蹊徑,特意考較諸公主騎射之術。眾公主多嬌生慣養,騎射皆平平無奇,唯有九公主稍顯模樣。這九公主乃嫡出,自幼嬌養,今年方才八歲,卻在騎射上頗有天賦。

蘇輕宛見狀,輕聲道:“念青性子沉穩,若再配一位穩重之人,日後恐只剩相敬如賓,日子未免太過乏味。這九公主騎射尚可,性子又活潑靈動,與念青倒是相配。”

長公主聞言,微微蹙眉:“念青二十成婚之時,此女方十四,年歲尚幼,怎可成婚?待她年滿十八可婚配之日,念青已二十四,這般年歲差距,終究不妥。”

蘇輕宛一時語塞,細想之下,長公主所言確有道理。

再看其餘公主,亦難稱滿意:有的性子慵懶,瞧著嬌氣十足;有的性格內斂,中庸平和,短時間內竟看不出分毫特質。

二人各執己見,僵持不下,蘇輕宛無奈道:“此事終究是念青的終身大事,不如讓他親自擇選?”

長公主遲疑道:“此處皆是女眷,念青前來,是否妥當?”

“念青年歲尚小,有何不妥?”長公主遂命人去請念青。念青本以為母親與姑姑已為他選定公主,未曾想步入花園,竟見一群小姑娘立於花團錦簇之中,一時意外,臉頰竟泛起紅暈。

公主們亦好奇地望向穿過花園的少年郎,念青卻目不斜視,徑直走到蘇輕宛與長公主身旁,輕聲喚道:“母親,姑姑。”此時他耳根已泛紅,聲音亦有些許不自然,“此事母親與姑姑定奪便是,無需問我。”

長公主見狀,不禁輕笑:“婚姻大事,關乎你一生幸福,怎可由我們代勞?你且親自擇選,我與你姑姑意見相左,正難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