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大結局
王爺遇到娘娘腔將軍就一蹶不振 冷雪釋音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秦禾苗一臉關切,眼中帶著幾分誠懇地開口:“那需要我助你們一臂之力嗎?”
帝九尊聽到這話,嘴角勾起一抹由衷的笑意,
眼中滿是欣慰與喜悅,“苗兒,有你幫忙那是最好不過。”
他的聲音低沉而溫和,帶著幾分不容置疑的信任 ,
在他心中,秦禾苗的加入,會讓一切難題都迎刃而解。
夜幕如墨,濃稠地潑灑在世間,萬籟俱寂,唯有偶爾傳來的更夫打更聲,在寂靜的夜裡悠悠迴盪。
秦禾苗身著一襲夜行衣,隱匿於黑暗之中,
她的周身仿若縈繞著一層無形的氣息,那是隱身之術賦予她的神秘力量。
她身姿輕盈,恰似一隻靈動的狸貓,悄無聲息地翻過晉王府的高牆。
落地的瞬間,
她微微屈膝,卸去衝力,旋即迅速隱入一旁的陰影裡。
王府內的侍衛們在巡邏,手中的燈籠散發著昏黃光芒,光暈在他們身前搖曳,卻怎麼也照不到隱匿在暗處的秦禾苗。
她每一步都邁得極為謹慎,腳尖輕點地面,
幾乎不發出一絲聲響。
巧妙地利用著王府內的假山、樹木作為掩護,在侍衛們的眼皮子底下穿梭自如。
時而緊貼著牆壁,如鬼魅般滑過;
終於,她來到了書房的窗外。
透過窗戶紙的縫隙,她仔細觀察著屋內的動靜,確定無人後,輕輕撬開窗戶,翻身而入。
書房內瀰漫著淡淡的墨香,月光透過窗欞,灑下斑駁的光影。
秦禾苗迅速行動起來,她目光如炬,在書架、書桌之間快速搜尋。
很快,她便找到了那些藏在暗格中的機密檔案,上面詳細記錄著晉王府圈養士兵的數量、地點,以及與遼國合作的種種證據。
她小心翼翼地將這些證據收集齊全,放入空間裡,隨後再次確認四周沒有遺漏,便原路悄然退出書房,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
翌日清晨,天色微亮,金烏尚未完全升起,層層疊疊的宮殿在熹微晨光中影影綽綽,輪廓漸顯。
太極殿內,
文武百官身著朝服,神色肅穆,按品級依次站立,等待著早朝的開始。
帝九尊高坐龍椅之上,面容冷峻,眼神中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他輕輕抬手,一旁的太監立刻會意,高聲喊道:“宣證物!”
只見兩名侍衛抬著一隻雕花檀木箱子,穩步走進大殿,將箱子放置在百官面前。
帝九尊沉聲道:“今日,朕要揭露一樁驚天叛國大案。”
說罷,他親手開啟箱子,將晉王與他國勾結叛國的罪證一一拿出,擺在眾人眼前。
百官們見狀,頓時一片譁然。
有的面露驚愕之色,不敢相信自已的眼睛;
有的交頭接耳,低聲議論;
還有的則面露惶恐,生怕牽連到自已。
此時,晉王早已癱倒在地,臉色慘白如紙,往日的囂張跋扈蕩然無存。
帝九尊冷冷地掃了皇叔一眼,沉聲道:“晉王,你勾結遼國,妄圖顛覆我朝,罪無可恕。來人,將晉王及其黨羽拿下!”
隨著皇帝一聲令下,
侍衛們如潮水般湧入,將晉王等人團團圍住。
很快,判決下達。
晉王一家成年男丁被押往刑場斬首。
刑場上,氣氛壓抑而沉重,監斬官一聲令下,刀光閃過,一顆顆頭顱滾落,鮮血染紅了刑場的土地。
而晉王家中的未成年男丁和女眷,則被押解著踏上流放之路。
他們身著破舊衣衫,蓬頭垢面,在官兵的押送下,一步一步艱難地前行。
女眷們有的低聲哭泣,有的默默流淚,未成年的男丁們則滿臉驚恐與無助。
一路上,風餐露宿,飽受艱辛,
曾經的榮華富貴早已化為泡影,等待他們的,將是無盡的苦難。
***
時光的車輪滾滾向前,如白駒過隙般匆匆流逝。
十五年轉瞬即逝,曾經的稚嫩孩童在歲月的磨礪中逐漸成長。
往昔熱鬧非凡的京城,依舊是車水馬龍,人流如織。
皇宮大殿內,氣氛莊嚴肅穆,
十六歲的帝御乾身著華麗的龍袍,頭戴冕旒,在眾人的朝拜下,緩緩登上那象徵著無上權力的皇位。
他的眼神中,既有初掌大權的緊張,又有對未來的堅定與憧憬。
滿朝文武,皆伏地叩拜,高呼萬歲,聲音在宮殿內久久迴盪。
而此時的帝九尊與秦禾苗,早已遠離這繁華喧囂的京城。
他們並肩站在雲霧繚繞的高山之巔,微風輕輕拂過,衣袂飄飄。
回首望向京城的方向,那裡承載著他們往昔的回憶,
但此刻,他們的心中滿是對未來修真之路的期待。
沒有過多的留戀,二人相視一笑,
前路漫漫,或許充滿荊棘與挑戰,
但他們毫不畏懼,因為彼此的陪伴,便是最堅實的依靠。
他們的身影,逐漸消失在雲霧深處,只留下一段令人遐想的傳奇,在世間慢慢流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