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不撞南牆不回頭。

他仍然認為不是李景隆的問題。

對,不是李景隆的問題,是老朱家風水有問題出了你們這一對臥龍鳳雛!

朱允炆連一點懲罰都沒有降下,又讓兵敗而歸的李景隆去守南京的城防。

到後期大勢已去的時候,朱允炆甚至派他李景隆與朱棣和談。

因為朱允炆認為他們之間存在親戚關係。

李景隆怎麼說也是朱棣的表侄子。

朱棣多少要給人一點面子。

可笑,他這個親侄子人家都說打就打,何況李景隆一個表的。

他們都不是一個爺爺。

結果不出意料。

在燕王大軍兵臨城下的時候,李景隆混同谷王直接開了城門投降。

憋了半天憋出個大的。

朱允炆徹底死心,自焚於奉天殿內。

朱棣在南京登基之後。

李景隆被第一個冊封功臣,依舊承襲李文忠的曹國公爵位。

還加封了太子太師等等一系列title。

歷史證明,“太子太師”誰當誰死!

這個位置已經不是李景隆想就能坐得穩的了。

朱棣麾下那麼多有從龍之功的人,怎麼能容忍這樣一個草包在自已頭上作威作福。

這樣一個繡花枕頭都能做國公,讓張玉怎麼想!

人家是以五萬之數以少勝多,數次擊退李景隆五十萬大軍。

最後打得李景隆潰不成軍。

還與求援歸來的朱棣裡應外合徹底將朱允炆的底牌摧毀得一乾二淨。

經驗證明,李景隆真是沒有一點自知之明。

現在看他這個尿性,已經有靖難之役之時的影子了。

想來朱雄英內心也是很複雜的。

畢竟李文忠是無辜的。

他的生前死後名,不該為這樣無能的子孫買單。

朱雄英貼在朱時順的膝頭,鼻頭可憐兮兮的紅了。

“我不想看到表叔再為這些事憂心了。”

去年朱雄英難得見過一次李文忠。

馬上匆匆一瞥而已。

卻在他幼小的心裡留下極深刻的印象。

不到四十歲的人,李文忠頭髮都花白了,看上去和六十幾歲差不多。

都說風霜催人老,

誰言歲月不留痕。

朱雄英敬佩為國敬忠的勇士。

也不想他們為大明流血流淚,最終無法得善終。

何況這人還是他的表叔。

有親戚關係就是這一點不好。

總是怕傷了彼此之間的血脈親情。

好歹就剩下二姐這麼一點血脈。

朱元璋看著自已兒孫滿堂,又怎麼會忍心讓曾經幫襯過自已的姐姐姐夫膝下凋零呢。

這是人之常情。

這樣的情緒難免影響到朱雄英。

朱時順聞言默然。

他不想將那未發生的殘酷事實告知這孩子。

那一切本不該發生。

只要有他在,就不會發生。

“你想要曹國公能夠安享晚年,對不對?”

朱時順不答反問。

小胖丁點點頭。

“那小胖丁要好好的長大。”朱時順發揮自已哄小孩的才能。

“這樣不論李世子荒唐到什麼地步,你都有能力為他兜底的,是不是?”

朱雄英想說是,但總感覺哪裡不太對。

然而這個時候,朱時順已經把話題帶偏了。

“而且你想啊,你表哥現在已經二十幾,但你才四歲,你一定比他活得長的!”

一聽到這,小胖丁激動了。

“對啊!爺爺不在還有我爹,我爹不在還有我,總之能守住表叔一家的。”

朱時順摸摸他的小腦袋笑容無奈。

孩子就是好哄。

其實李景隆也不是荒唐。

他就是溫室裡長大的花朵。

除了有點高傲自大,有點貪生怕死,有點餓不了肚子之外...也沒什麼大錯。

倒不如...朱時順笑得壞壞的。

他趴在朱雄英耳朵邊上不知道說了一些什麼。

朱雄英跳下他的椅子,啪嗒啪嗒跑向朱元璋。

一臉天真地對他爺爺說。

“爺爺,我覺得表哥說的都好有道理哦。”

“你也這麼覺得?”朱元璋抱起孫子,難得當著他的面誇獎一個人。

“九江在領兵打仗這方面的確有些天賦,教他的先生都說他學得好。”

李景隆聽了,健碩的胸膛挺得更高。

朱時順沒眼看。

這人不知道自已“長輩”很誇張是嗎?

快把衣服撐裂了!

所有人都沒有把朱雄英的童真言語當一回事。

偏偏下一秒他說起。

“沐青才十五歲就去英叔營帳裡當大頭兵了,那表哥是不是也該去鍛鍊一下啊?”

朱元璋覺得很是在理。

李景隆之前只在皇城禁衛軍裡掛職。

總不好一直在長輩身邊混著日子。

他笑著看向提出這個建議的朱雄英。

“那你說,叫你表哥去做個什麼好呢?是總兵?還是參將?”

“嗯~”朱雄英搖頭,拉著爺爺的胳膊猛猛撒嬌。

“表哥是去歷練的,不是去鍍金的,怎麼能統帥別人呢。”

李景隆悶氣。

要不是現在朱雄英在朱元璋懷裡,他怕是要嚇唬小孩了。

他怎麼不能統帥別人?難道還想讓那些沒文化的武夫來統帥他不成?

朱元璋已經被他的可愛迷魂湯灌到失去理智。

絲毫沒注意到自已外甥孫表情臭到難看。

“那,千戶把總如何?”

這已經算是最小的基層地方官。

朱雄英挑釁道。

“那也不行啊,這麼小的官職都不夠表哥發揮他的英武才智。”

李景隆感覺自已又行了。

表弟說他英武才智誒!

“那雄英覺得,咱應該給你表哥一個什麼職位?”

朱元璋索性把決定權徹底交給他。

這下朱雄英總是露出一個甜甜的笑容,“伍長之下就是...步兵,那就步兵吧!”

李景隆大失所望。

好歹沐青還給他爹當親衛呢,自已怎麼連一個十五歲的小孩子都不如?

他憋了半天終於憋不住了,問道。

“雄英,不是你說官職太低不適合俺發揮才智嗎?怎麼又...”

讓自已去做大頭兵。

“表叔就是從大頭兵做起的啊。”

小胖丁一句話把李景隆想千言萬語噎了回去。

是啊,當年李文忠就是從大頭兵做起的。

沒道理如今李景隆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還沒有當年的李文忠成功吧。

到底是親外甥孫,朱元璋有些不捨的。

“大頭兵未免有些不合適,不如......”

還沒放出話,他對上了親孫子那巴巴的眼神。

彷彿在訴說:爺爺捨得讓雄英失望嗎?

朱元璋瞬間倒戈。

“大頭兵!就大頭兵挺好的!”

說完不忘勉勵李景隆。

“咱當初不也是大頭兵過來的嗎?九江,好好幹!前途光明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