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宣只在醫院,度過了一個夜晚。
由於住院時間短暫,他幾乎沒有需要,整理打包帶走的物品。
那為數不多的幾樣物品,也並非是他自已家的東西。
無一例外全是,崔嬸和於嬸借給他使用的。
由此可見,宋父和宋母有多麼的冷酷無情。
這兩個人恐怕連來探望一下,他這個‘大兒子’的想法,都不曾產生過。
哪怕只是裝裝樣子,表示一下關心也好啊。
雖說宋宣並不稀罕,他們這種虛情假意的關懷,但他們竟然連最基本的表面功夫,都懶得去做,實在讓人有點一言難盡。
宋宣是暈著被家屬院的人,抬到醫院來的。
因為受劇情限制,宋宣擔心出現變故,剛來那兩天,從未出過門。
他對記錄在歷史書、珍稀影片中的五十年代,非常感興趣,不著痕跡地觀察著,周圍的環境。
原主關於家人的記憶非常深刻,然而其他方面的記憶,卻有許多缺失的地方。
唯有當他碰到,與之相關的人物、事物或者特定的地點時。
那些對應的記憶片段,才會像被觸動的機關一樣,緩緩浮現在腦海之中。
-
宋宣隨著崔嬸回到了,熟悉又陌生的鞋廠家屬院。
剛走進去,沒過多久,他們就被大傢伙圍了起來。
“燕子,宋宣這就可以出院啦?”
“醫生是咋個說?快跟我們講講!”
這時又有人插話進來:“瞧瞧宣子這臉色,可比之前好看多咯。果然,還是醫院的醫生,醫術更加高明!”
“可不是嘛!燕子,快告訴我們,給宣子看病的,是哪位醫生呀?”
“他叫啥名字?趕明兒我身子不舒服,也去找他瞧病去。”
眾人七嘴八舌地說著,將二人團團圍住,那場面好不熱鬧。
面對大家的詢問,崔燕無奈地喊道:“大家先安靜一下行不?一個一個來問,別把路給堵啦!”
然而,大家夥兒的熱情絲毫不減,爭相發表自已的意見,“沒事,反正也沒人過路,有人過就讓他們繞道走。”
“甭管他們,咱人多,不怕事。”
-
“……”
崔燕被吵得頭暈腦脹,實在不知道先回應,哪一個人的問題才好。
最後她決定,聽到哪個問題,就先回答哪個。
當崔燕又一次聽到關於,宋宣的主治醫生,姓名的詢問時。她連忙答道:“醫生姓徐,至於具體叫啥名字,我還真給忘了。”
“不過你們可以去,醫院的宣傳欄瞅瞅。上頭有醫生的簡歷,你們哪裡不舒服,就找專治那個病的醫生,不用認準宣子的主治醫師。”
宋宣被眾人的熱情,弄得有些應接不暇,“謝謝各位嬸子,這麼關心我,我現在感覺身體好多了。”
“真心感激大家一直記掛著我,等我狀態好一些。我就寫一篇文章感謝大家,給市報投稿試試看。”
“說不定能刊登在報紙上,讓更多的人知道,咱們鄰里間這份深厚的情誼!”
-
眾人聽到宋宣說要,投稿感謝大家時,情緒瞬間被點燃,現場氣氛愈發高漲起來。
儘管對於宋宣能否,實現這個目標。大家沒有十足的把握,但那顆渴望上報的心,卻是無比真實且堅定的。
只要有一絲一毫的可能,他們都不願意放過。
因此大家表現得越發熱情,紛紛將自已,手中的食物遞給宋宣。
有人拿出一把炒黃豆,有人送來一把水果糖。
甚至還有人送上,香氣撲鼻的雞蛋糕。
無論大家身上,帶著什麼樣的吃食,此刻都毫不吝嗇地,拿出來送給宋宣。
大家把各種美食,塞進宋宣的懷中、手裡和衣兜時,嘴裡也沒閒著,一邊做自我介紹,一邊誇讚自已平日裡,就特別喜歡幫助他人。
面對如此洶湧澎湃的熱情,宋宣有些手足無措,“不用啦,謝謝各位嬸子,這些東西,你們還是留著自已享用吧,我真的不需要。”
他連連擺手婉拒,然而聲音很快,便淹沒在了,一片嘈雜之中。
-
“給你你就拿著,宣子,記住我叫宋美美,請把我的名字,寫在文章第一段裡。”
人群裡不知是誰,喊了一嗓子,引得眾人爭相效仿。瘋狂往宋宣身上塞東西,並且大聲說出自已的名字。
“真的裝不下了,掉在地上多可惜呀,大家別塞了!”
此時的宋宣真是,又好氣又好笑,感到特別無助。
自已只是隨口說了一句,要寫文章投稿感謝大家而已,連是否能夠成功,宋宣都無法確定。
說出來只是想讓,各位嬸子們高興一下,沒想到大家當了真,竟然興奮地給自已狂塞東西。
他實在是低估了,這個年代的人,想要在報紙上露臉,出風頭的心情。
-
就在這時,一個洪亮的聲音,突然響起:“你們這是在幹什麼呢?”
因為這裡聚集的人數過多,已經對道路的正常通行,造成了嚴重阻礙。
這種異常情況,自然而然地引起了,巡邏隊長的高度警覺與密切關注。
聽到這突如其來的喝問聲,眾人下意識地回過頭去張望。
待看清楚來人後,在場的人彷彿有了一種,無需言說的默契,不約而同地閉上了嘴巴。
這裡的人已經夠多了,誰也不願意再看到,有新的人員加入進來,與自已爭搶上報的機會。
這些家屬院的女同志們,雖然文化程度不高,甚至有的連文章都不會寫,但她們還是明白一個道理。
一篇能上報的出色文章,絕對不可能將,所有人的姓名統統羅列其中。
通常情況下,只會選出幾個,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來寫。
至於其他人往往只能,以“們”或者“等”字,籠統地概括掉。
巡邏隊長漸漸走近,沉著臉說,“怎麼不說話?你們剛才不是很能說嗎?吵得跟在集市上似的,你們誰來跟我說說,你們這群人,堵在這做什麼?”
見他非要一個答案,脾氣不好的嬸子冷哼一聲,“宣子回來了,我們充分發揮和諧友愛精神。關心剛出院的他,有什麼不對嗎?我們犯哪條法了,用得著你來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