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傢伙想要對貧僧用強,還想搶貧僧的袈裟,貧僧便出手教訓了他們一番!出家人不守清規,該打!”

然而,等孫悟空帶著人趕到觀音禪師後,便看到玄奘腳下已經躺了十幾個和尚。

他的周圍,還圍了不少和尚,但是此刻卻是被玄奘的威猛給鎮住了,沒人敢出手。

顯然,這觀音禪寺的和尚都沒想到,這位來自東土大唐的玄奘法師,竟然如此能打。

見到安西都護府的人過來後,這些和尚就更不敢動手了。

看到這一幕,孫悟空這個時候才知道,玄奘說的略懂拳腳可不是假的!

雖然玄奘沒有修為,但是他跟普通人交手,還是勇不可擋。

就連安西都護府這邊的人,看到玄奘出手,也是忍不住暗自心驚。

自家陛下這御弟,雖然做了和尚,但是這實力可是挺厲害的啊。

正在跟觀音禪寺的和尚對峙的玄奘,看到孫悟空和趕過來的西征軍,立刻放鬆了警備,然後神情輕鬆的跟他們說道。

這些傢伙再來晚一點,自已恐怕就要把這裡的和尚都揍一遍了,這實在是有點影響自已的形象。

“見過法師,不知道這些人要怎麼處理?”

聽了玄奘的話,帶隊過來的大唐官員立刻跟玄奘行了個禮,然後問道。

這位御弟的另一個身份可是佛門巡察使,所以佛門的事情要怎麼處置,還需要問問他的意見。

如果他的意見不妥,自已這邊便可以爭辯,再送往上級審理。

這個,之前大唐內部便是這樣一個流程。

只不過,通常都不會用到上級審查,因為這位御弟的判定很少出錯,甚至比朝廷的規定還要嚴厲。

“他們現在在大唐境內傳佛,寺廟也歸大唐所管。然而行的事情卻是與佛背道而馳,還違反了大唐法規,無論於私還是於公,都必須嚴懲,所以便按照朝廷對佛門敗類的懲罰規矩而辦就是。”

“貧僧如今要西行取經,這種事情就不再親自處理了。”

地上雖然躺了不少和尚,但是都沒性命危險。

顯然,玄奘並不想造殺孽。

而這觀音禪寺的和尚,也沒犯什麼大罪。

只不過他們不守佛規,不遵大唐法紀,那自然要接受該有的懲罰。

除去僧籍,發配改造,這些是免不了的。

除此之外,觀音禪寺這裡的東西,也要全部收歸朝廷。

那些寺廟的佛相金身,全部都要拿出融了,用來給朝廷另用。

寺廟這裡,有泥塑的佛像就行,根本不需要多大。

玄奘覺得,只要心中有佛,處處都是佛寺,處處都有佛。

此刻見官方的人詢問自已怎麼處理,玄奘便把自已想的說了出來。

“呃……”

安西都護府過來的人聽到玄奘的建議後,心中滿是驚訝。

果然跟傳說一樣,這位御弟對佛門的敗類,極度厭惡,所以處罰手段也是非常的嚴。

而因為玄奘本身就是佛門的人,他處理這些,佛門的人也沒法反駁。

“如此,這觀音禪寺的事情就拜託各位施主了,貧僧還要繼續西行,就不耽誤各位了。”

說了這邊的處罰結果,把觀音禪寺這邊後續的事情交給安西都護府這邊的人接手處理後,玄奘便拿起自已的行李,還有被那住持借走的袈裟,跟這邊的人道別,然後和孫悟空踏上了繼續西行的道路。

自已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取經,這佛寺的處理有官方的人出手後,自已就不用管太多了。

“法師,那觀音禪寺的和尚如此亂來,殺了他們就是。如此簡單直接,為何要去報官?”

對於玄奘處理觀音禪寺的手法,孫悟空很是不解。

明明一個很簡單的事情,只要把觀音禪寺的那些犯了事的和尚幹掉,那邊的事情不就輕鬆搞定了?

怎麼又是報官,又是什麼勞動改造,還有開除僧籍什麼的,太麻煩了。

本來他們去西天取經就走的很慢,如果一路都這樣去做的話,就更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趕到西天靈山去了。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佛門想要長久,就不能違背國法,更不能凌駕國法之外。”

“貧僧只是佛門巡察使,有問罪審判的權力,卻沒有直接殺人的權力。”

看了眼孫悟空,玄奘淡淡的回道。

佛門可以長存,但是大唐國不一定常在。

儘管如此,佛門依然不能凌駕國法之上,要不然,只會給佛門帶來無窮的災難。

東土那邊,已經有了幾次滅佛行動,影響極壞,而且還讓佛門聲譽下降不少。

佛渡眾生,而不是帶著眾生下地獄。

凌駕國法之上影響朝政的話,只會走向滅亡。

“噢!”

聽了玄奘的話,孫悟空其實並不理解。

這凡人能跟神佛相比?

凌駕凡人的國法之上,不也正常?

只是,他知道,這塊他真沒法反駁。

因為他不懂人間的情況,也不懂人。

過了觀音禪寺後,接下來的一路又回到了之前的那種樣子。

每天趕路,傳法,行醫做善事,然後歇息等等。

一路走走停停,很快兩人便到了高老莊周圍。

“這半島海邊竟然未曾有防守!”

大唐的東邊,李二的船隊在半島找到碼頭登陸後,他們原本以為這會是一場惡戰。

然而,讓他們意想不到的是,這邊根本就沒什麼防護。

大唐的船隻,直接開到碼頭上了,依然沒有遇到任何阻攔。

最近的城鎮,竟然離海邊還有幾里遠。

“不是他們沒有防守,而是他們根本就防守不了。這周圍,都是我大唐的船隻,他們怎麼防守?”

聽了手下的話,李二看了一眼回道。

大唐在自已大哥剛登基的時候,就開啟了大海航。

所以在船隻上面,有著無比的優勢。

那時的自已還覺得岸上都沒掌控好,怎麼就想著海上了,所以覺得自已大哥做的事情簡直就是浪費錢財亂來。

現在看來,大哥在這一方面也是遠遠的走在了自已前面。

眼光勝自已千倍不止。

這大海航的發展,不僅盤活了大唐東邊沿海的經濟,給大唐帶來了異域的各種特產,還讓大唐輕易的掌控了海上的主動權。

同時,也讓大唐的人口逐漸東移,也增加了不少耕地和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