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受災最嚴重的是株州,其次是相鄰的江州和梧州。

他們遇到災民的地方,還沒到三座城池的範圍。這就說明三州受災情況已經很嚴重,救濟不了災民,這才逼的災民不得不遠走他鄉,去往別的地方求救。

半路休息的時候,顧硯召集部下商量對策。

“越往裡走災民只會越多,要是放任這些災民去了別的地方,很難保證不會出現什麼爆亂。”

餓急了的人,可是什麼道德倫理都可以丟掉,只要能活下來,易子而食的事也時有發生。

顧硯,“一會兒阿大帶人去前面十里地找個合適的地方搭起營帳,收留沿途的難民。”

按照欽天監的意思,只要堅持十五日,就有可能下雨。只要下雨,大旱就解決了。

但同時問題又來了,大旱過後必有大澇。解決大旱的同時,還要想想怎麼預防後面會出現的洪澇災害。

眼下解決飲用水才是重中之重。

“等召集了災民,六子你挑出一些年輕體壯,有家有口的,一人帶上一個裝滿的水囊,去之前我們打水的地方,買幾輛板車水桶運水回來。”

之所以找有家有口的,是怕有人得了水出去就不回來了。

路途遙遠用人力運水雖不是明智之舉,但也是現下最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

田恬安靜聽著,突然加了一句,“去到城鎮後,記得買些煮粥用的米麵回來。”

她怕災民太多,她們帶著這些東西不夠吃,萬一災民爆亂得不償失。

“這樣,我給你寫一封信,你帶著去找嚴家米行,讓掌櫃的再幫忙弄些糧食和預防疫病的草藥。”

“記得多買點食鹽,人在脫水後喝點鹽水能很快恢復身體機能,也能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六子只管聽吩咐,將兩個主子說的都記下來。

為防止出現意外,他們只是稍作休息就繼續趕路,沿途遇到災民也沒做停留。

一旦他們開啟水桶救人,忍耐中的災民肯定會蜂擁而上,到時候難免出現不可控的場面。

阿大帶人先去找地方搭了營帳,顧硯他們到的時候自己陸續收留很多災民。

車隊一到,顧硯就開始組織。

“我們是朝廷派來賑災的,第一批糧食和藥材已經到了,但因為受災鄉民太多,後面的糧食還不能確定到達時間,我們只能熬粥讓大家充飢。”

一聽說有粥喝,災民們都開始歡呼,跪地磕頭。

顧硯站在馬車上,掃視眾人,抬手壓了壓,“大家安靜一下,我們人員有限,現在需要召集一些年輕體壯有家有口的人出來幫忙。”

一說用人,有些人就開始縮脖子,也有人想都不想就站了起來。

李全就是最先站起來的幾人之一,“只要大人能給我老孃和婆娘孩子一口吃的,我李全上刀山下火海絕無怨言。”

他老孃抱著他的腿,明明難受的很,卻因為脫水嚴重眼淚都流不出來。

他婆娘懷裡抱著個三四歲的女孩子,一隻手緊緊抓著他的衣服,想說什麼卻又陷入兩難。

見田恬在打量自己,那小婦人抿著唇回看過去。

“敢問這位嫂嫂,可會做飯?”

她話一出口,顧硯就知道她什麼意思,也沒拒絕。

李全是個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來有衝勁,又有頭腦的人,懂的抓住機會。

他不等自家娘子說話,就朝田恬拱手,“回這位夫人,我岳家原是寨子裡的郎中,袁娘雖然不會診病,但寫字、熬藥、做飯、縫補都會,尤其做飯好吃。”

好傢伙,這推銷做的不錯。

顧硯和田恬都很滿意,就是怕叫袁孃的娘子自己不爭氣。

他們有心幫忙,但也不想找個性子軟的,天天跟在後面給對方擦屁股。

好在袁娘也不是個傻得,將孩子遞給老婦人,整了整破舊衣服,規規矩矩站著面對兩人。

“小婦人袁娘,見過大人和這位夫人。夫人有什麼儘管吩咐,只要能讓我婆母和孩子活著,我跟當家的這條命都捨得。”

她話說完,又陸續站出來兩對夫婦,都是有老人孩子的家庭。

顧硯和田恬對視一眼,後者點頭,“你們帶著家人靠前來站。”

不管別家,田恬一說完,李全就抱起孩子,袁娘扶著婆母,越過還坐在地上觀望的眾人,走到前面空地上。

田恬掃視一圈,見她們一副視死如歸的表情,笑了一下,“你們別緊張,沒人要你們的命。”

“我們帶來的人手有限,就是想召集一些身強體健的人來管理災民。像袁娘這幾位娘子,就幫忙把火升起來,把粥煮出來,給大夥兒分一分。”

雖說是逃難,但災民身上幾乎帶了全部能帶的家當,碗筷水囊都是必備的。

一聽只是要幹活,人群裡又站出來很多人,大家叫嚷著都要幫忙。

顧硯將那些有家有口的叫了出來,差不多有一百五六十人。

給六子點了八十人,另派了二十名帶刀護衛一起。

雖說這些人有家口逃跑的機率小,但人性最經不起考驗,尤其跟生死有關。

防著點總是好的。

六子將分到的人叫到一起,說了情況,大家一開始還有些遲疑,但很快點頭同意。

路途遙遠,但只要想到自己辛苦一趟,家裡的老少就能活著,他們也就不覺得辛苦。

“大家先去把水囊裝滿,一會兒喝了米粥我們就出發,儘量早去早回。”

眾人散去,各自回去安撫家人。

顧硯把李全單獨叫到跟前,“這裡的難民會越聚越多,我需要你帶著人維持好秩序,防止有人偷水偷糧。”

李全知道輕重,從剩下的七十人裡挑出六個人當領頭的,其他人分成七隊,一人領一隊。

顧硯讓四支護衛隊輪流二十四小時在營帳外圍巡邏,防止有人盜竊,也防止外面的災民襲擊難民營。

田恬帶著袁娘和另外三名婦人,找了個平整空曠的地方搭火起鍋熬粥。

災民們早就餓的飢腸轆轆,從頭到尾兩眼放光盯著幾口大鍋,甚至還有幾個男人偷偷摸摸湊在一起嘀嘀咕咕好一陣,一看就在打壞主意。

早在一開始,顧硯就讓阿大安排了護衛在周圍的樹上警戒,鬼鬼祟祟的幾個人沒有逃過他們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