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領法屬印度支那後,中華帝國同法蘭西之間就沒有直接衝突了,至於法國在非洲同美洲的那些殖民地傅善坤也毫無興趣。

不過法國這個時候虛弱不堪,傅善坤自然不會這麼輕易的就放過他們,好歹中方也是同盟國最重要的成員。

李鴻章說道:“我中華帝國不需要法蘭西的戰爭賠款,也不需要你們割讓殖民地!”

法國代表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此前連俘虜的伙食費同住宿費都要向法國人索取的傅善坤,這次居然沒有落井下石,不要法國的土地同金錢?

他興奮的說道:“法蘭西感謝中華帝國的慷慨,若是有什麼需要法蘭西幫忙的,請儘管提出!”

李鴻章微微一笑,他等的就是法國人這句話。

李鴻章指了指埃及地圖說道:“為了見證兩國的友誼,中華帝國希望法國能將蘇伊士運河運營權轉讓給我們!”

準確的說應該是正在建設中的蘇伊士運河。

早在法國佔領埃及期間,拿破崙就對這條連線紅海同地中海的運河進行了實地考察,並著手規劃路線。

1854年,法國駐埃及領事斐迪南·德·雷賽布子爵獲得了奧斯曼帝國埃及總督帕夏塞伊德特許,帕夏授權雷賽布成立公司,

並按照奧地利工程師阿洛伊斯·內格里利制定的計劃建造向所有國家船隻開放的海運運河。透過對有關土地的租賃,公司可從運河通航起主持營運99年。

蘇伊士運河於四年前開始動工,此時大約完成了40%。

法國代表憤怒的說道:“你們這是在趁火打劫,法蘭西拒絕出讓蘇伊士運河!”

雖然德國目前幾乎沒有多少海軍力量,但是俾斯麥很清楚蘇伊士運河的重要性,這麼重要的國際航運通道怎麼可以掌握在法國人手中?

如今德國的大量軍火、礦產全部依靠中國的貿易輸送,作為盟國自然要向法國施壓!

俾斯麥說道:“如果法國拒絕轉讓蘇伊士運河,那麼之前德法兩國的和談條件也將作廢,德軍立刻恢復向巴黎的進攻。”

李鴻章也威脅道:“如果法國不肯讓步,那麼帝國的陸軍將登陸歐洲戰場!”

早在越南戰場上法國陸軍就屢屢敗給太平軍,儘管心中一萬個不樂意,法國代表還是無奈的在《停戰協議》上簽字了!

儘管簽字的右手一直在顫抖,但是他的眼神中透露無盡著憤怒與不甘!

協約國的主要成員國法國同義大利在《停戰協定》上簽字之後,西班牙、葡萄牙、希臘等國也相繼簽字投降!

同盟國這邊就只剩下了英國還在繼續頑抗,此時在法國的英軍已經全部轉移到了英國本土!

英國人繼續封鎖北海,阻止任何船隻進入德國港口。

很明顯他們是仗著自己的海軍優勢在歐洲耍流氓,反正德國人也無法渡過英吉利海峽!

丟失了整個遠東之後,英國早就不是啥“日不落帝國”了。

此時他們更是做出了錯誤的判斷,認為中華軍隊會進攻印度。

來自南非、澳大利亞、葉門甚至是加拿大的32000名英軍從全球各個角落被調集到了印度。

此外駐印度的英軍大肆招募印度土著參軍,一度將印度土著擴充到了60萬人的規模。

即便駐紮在印度的英軍以及印度土著軍隊人數已經突破了72萬,可英軍還是不敢主動向阿薩姆地區的中國軍隊主動發起進攻。

更讓他們沒想到的是中華帝國壓根就沒有理會印度。

5月1日中華遠征軍在阿拉伯半島同波斯灣登陸,佔領了英屬葉門、阿曼以及卡達、阿聯酋等地區,幾乎將英國的勢力趕出了阿拉伯半島。

此時只有中華帝國生產出了內燃機,併成功製造了汽車!

所以其他國家並不知道石油的重要性,英軍在這些地區的防禦十分鬆懈,才讓中華陸軍輕易得手。

不過這些地方其實當初鄭和的船隊早就已經抵達過了。

如今丁汝昌正率領一支由16艘裝甲戰列艦以及38艘裝甲巡洋艦以及上百艘運輸船魚雷艇組成的龐大艦隊向著非洲大陸的最南端進發。

開普敦位於南非開普半島北端,地理位置極為重要,是通往印度洋和非洲內陸的重要門戶。

在18世紀,這片土地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重要殖民地,為荷蘭提供了寶貴的貿易資源和戰略支點。

1795年英國佔領了開普敦。

此後便開始了同布林人(荷蘭後裔)爭奪南非,雙方的戰爭一直斷斷續續。

5月30日,馮子材率領8000陸戰隊在薩爾達尼亞灣登陸,登陸部隊在艦炮的掩護下很快便控制了開普敦。

布林人恨透了英國人,聽到了炮聲後,他們立即從後方向南非地區的其他英軍發起進攻。

在登陸部隊同布林人的兩面夾擊之下,駐南非的英國軍隊僅僅抵抗了不到十天就被全部繳械投降!

之後布林人同馮子材進行了談判。

由於此前硬抗英國人,導致布林人損失了大量人口,因此他們這次退而求其次,不追求獨立,轉而尋求高度的自治權!

當布林人的自知要求得到滿足後,南非便投入了中華帝國的懷抱。

同波斯灣的石油一樣,此時南非的那些巨型金礦同鑽石礦還沒有被髮掘出來,很快這裡就將源源不斷的為中華帝國提供鉅額財富!

開普敦的失守,也意味著繼馬六甲海峽和波斯灣後,英國又將失去對好望角的控制權,大英帝國這個所謂的海上霸主,如今也只能龜縮在英倫三島了。

7月30日,在經過了漫長的航行之後,這支龐大的遠征艦隊佔領了英屬直布羅陀,扼守住了地中海的入口。

而曾經風光無限的英國皇家海軍卻不見了蹤影。

英國人很清楚,他們分散在各地的零星艦隊是無法對抗中華遠征艦隊的,與其被各個擊破,還不如集中主力同中華遠征艦隊決戰。

1863年8月12日,中英雙方的主力艦隊終於在法國西北部的比斯開灣相遇了!

感謝各位書友的月票、推薦票、評論、打賞、追讀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