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畢竟才1862年,沙俄工人的力量並沒有後世那麼強大。
不過“小鬍子”馬林在馬克思等人的理論支援以及盛懷宣的資金以及武器支援下,還是在俄國掀起了一場革命風暴。
莫斯科的工人們終於無法忍受沙皇的暴政,他們在馬林的帶領下,高舉著“自由、平等、博愛”的旗幟,衝向了莫斯科的街頭。
起義迅速得到了市民和士兵的支援,人們紛紛走上街頭,與沙皇的軍隊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由於前線的慘敗,莫斯科人對於沙皇的容忍早就到達了極限,大批的沙俄軍警開始倒戈!
經過數日的激戰,起義者們終於佔領了莫斯科的重要地標——克里姆林宮,標誌著沙皇在莫斯科的統治被推翻。
起義軍佔領莫斯科後,宣佈廢除沙皇專制制度,迅速建立了自己的政權機構。
他們喊組成了糾察隊,維護城市的治安秩序,並著手恢復生產,解決民眾的生活問題。
很快馬林被推選為臨時政府主席!
在莫斯科起義的鼓舞下,俄國各地掀起了全國性的反抗沙皇的起義。
從彼得堡到黑海,從高加索到西伯利亞,起義迅速蔓延開來,後方的混亂自然會影響到前方的軍心士氣!
作為沙皇的心腹多爾戈魯科夫指揮著沙俄的中亞集團的60多萬俄軍。
他的第一反應便是要率領軍隊回到歐洲平叛!
不過對面的西征軍可不會讓他如願。
自打從沙俄手中奪取了哈薩克草原之後,左宗棠其實一直沒有發起主動攻擊,進一步奪取沙俄在西伯利亞的地盤。
此時新疆地區的鐵路已經從烏魯木齊延伸到了阿拉山口,儘管還沒有通到中亞,但是裝備物資的運輸效力已經大大提升。
而整個西征軍團人數也增加到了80萬之多,幾乎是把全國將近一半的精銳力量調集到了這裡。
蟄伏許久的華夏軍隊終於向俄軍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
陳玉成率領15萬大軍沿著額爾齊斯河北上,進攻沙俄在西伯利亞的最後一個重要據點鄂木斯克。
而左宗棠則是親自率領40萬主力直撲俄軍的大本營葉卡捷琳堡。
葉卡捷琳堡市坐落於烏拉爾山脈東麓、伊賽季河畔,距莫斯科1667公里,扼守著烏拉爾山口,是沙俄向東進入西伯利亞的重要通道。
多爾戈魯科夫此刻卻陷入了兩難。
如果他不帶兵回去鎮壓叛亂,那麼他必將成為諾曼諾夫王朝的罪人;可如果他帶兵回去,則必然將葉卡捷琳堡交到中華軍隊手中,他將成為整個俄羅斯的千古罪人!
他很清楚傅善坤的野心,如果葉卡捷琳堡落到了中華帝國的手中,那麼他們必然會將俄國堵在歐洲,沙俄不僅將失去整個西伯利亞,還將失去東出的機會。
思慮再三後,多爾戈魯科夫決將主力留下防禦葉卡捷琳堡;自己率領5萬哥薩克騎兵返回聖彼得堡平叛。
但是很顯然多爾戈魯科夫低估了這次起義的規模,起義的火焰在民間悄然蔓延,最終匯聚成一股不可阻擋的洪流,直指權力的核心——冬宮。
民眾積壓已久的憤怒與不滿,如同火山般蓄勢待發,終於在這一刻徹底爆發。
皇宮的大門在巨大的衝擊力下轟然倒塌,彷彿預示著舊秩序的崩潰。起義軍如狂風驟雨般湧入,他們的吶喊聲與武器的碰撞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那個時代最震撼人心的樂章。在這場力量與意志的較量中,皇宮內的守衛顯得如此渺小而無助,最終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起義軍一步步逼近沙皇的居所。
亞歷山大二世,這位曾經高高在上的沙皇,此刻卻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他與家人被困在皇宮深處,四周是起義軍步步緊逼的腳步聲。
在絕望與恐懼交織中,沙皇一家被起義軍活捉,這一幕成為了歷史轉折的標誌性事件。
憤怒的群眾要求處死沙皇及其親信大臣!
不過馬林還是決定暫時將沙皇關押起來,以便接受人民的審判。
畢竟目前邊境地區還有大量的沙俄軍隊在舊貴族手中,沙皇此時還是有價值的。
馬林這一次站在冬宮對起義軍又發表了一次激情的演講!
“沙俄的舊軍隊立刻放下武器,不要再為沙皇的個人貪慾流血了!臨時政府必須停止一切對外戰爭,將重心轉移到民生建設中來......”
很快臨時政府高層便達成了統一,俄國正式退出協約國,並宣佈單方面同德國、中華帝國以及土耳其停戰!
多爾戈魯科夫聽說沙皇都被俘虜了,於是立刻調頭南下前往基輔,烏克蘭地區如今還在保皇黨的控制之下!
同盟國這邊則是喜出望外,尤其是德國。
為了儘快落袋為安,三國派出代表前往俄國西部的佈列斯特進行談判。
德國雖然控制了華沙一帶,但是由於西線英法的牽制,他們並沒有深入俄國腹地太多。
最終蘇俄決定向德國割讓以華沙為核心的波蘭平原以及立陶宛地區,向土耳其割讓比薩拉比亞地區(今摩爾多瓦)。
相對於歷史上的《佈列斯特條約》,這次俄國在西線損失的領土並不是很多。
畢竟傅善坤才是馬林背後的大金主,這個時候他自然是要投桃報李!
考慮到沙俄的中亞軍團已經被左宗棠打的潰不成軍了,所有重要的據點都已經丟失。
除了哈薩克汗國外,馬林馬林乾脆將整個西伯利亞的130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全部割讓了。
雙方以亞歐大陸的分界線烏拉爾山同烏拉爾河為國界!
傅善坤又以300萬兩白銀的價格,從沙俄手中購得了阿拉斯加地區,進一步擴張了領土。
合約達成之後,德土中三國立即承認臨時政府的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