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這些條件有些苛刻,但是英國政府還是預設了。
對於印度本土來說這些都屬於“邊邊角角”,甚至像阿富汗這些地方,英軍本來就沒有全部控制,索性割了省事。
至於說每個月500萬兩的“保護費”,大英帝國更是一次交了6000萬兩,讓當傅善坤覺得自己還是要少了。
傅善坤很清楚,自己消化東南亞的那些地盤還需要一段時間,他也不想立即陷入印度這個泥潭!
畢竟東南亞的土著數量相對華夏本土的人口並不算很多,加之又處於中華文明的輻射圈,自己透過移民改變當地人口結構,很容易直接控制這些地盤。
中華帝國的人口優勢是任何其他列強所不具備的。
印度的情況則完全不同,不但本身人口眾多,雙方的文化差異極大。
當然了,傅善坤之所以暫時放過印度,是因為他不想歐洲戰場這麼快結束。
美國的南北戰爭還要打上幾年,如果歐洲同樣被戰爭拖垮,那麼將是中華帝國崛起的黃金期!
不過德國陸軍還是很猛的,即便一打多,依舊佔據了戰場的主動。
三月份隨著奧匈同沙俄軍隊分別奔赴巴爾幹同中亞地區,套在德意志頭上的枷鎖終於鬆動了。
德軍總參謀長毛奇抓住時機下令德軍向著巴黎發起了衝鋒!
由三個集團軍組成的60萬德軍,憑藉著密集的火炮迅速佔領了蘭斯,拉昂等重要城市,幾乎掃清了通往巴黎的障礙!
勝利似乎就在眼前了,甚至連一向謹慎的俾斯麥都覺得戰爭可能會在一個月之內結束!
但是他們忽略了一點,儘管拿破崙三世指揮下的三十萬法軍幾乎全部被德國消滅了,但是法國同樣擁有強大的預備役兵員。
法軍的“夏塞波M1866步槍”同樣是一款比較優秀的步槍,裝備上法軍同德軍的差距並不是十分明顯。
幾個月的談判期,更是讓法國臨時政府組織起了一支上百萬的軍隊。
而且此時60多萬英軍,以及十萬西班牙軍隊同三萬葡萄牙軍隊也已經抵達了巴黎城外,此時他們面對的敵軍超過了150萬。
聯軍已經沿著馬恩河修築了數道防線。
而且英法軍隊也學習起了此前太平軍的戰術,利用水泥修築了大量的碉堡,其中不少還是暗堡。
法國馬恩河畔,寒風蕭瑟,戰雲密佈。
雙方主力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為了各自的國家和榮耀,展開了殊死搏鬥。
德軍利用克虜伯大炮向著法軍陣地,發起了猛烈地炮擊。硝煙瀰漫,遮蔽了天空,使得戰場變化莫測。
德軍士兵們身著灰色軍裝,手持步槍和機槍,如同潮水般向法軍陣地湧去。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與狂熱,誓要一舉攻下法軍防線,直搗巴黎。
第一集團軍的12萬德軍很快就突破了法軍的第一道防線。
但是很快他們就遇到了法軍的第二陣地,無數的壕溝鐵絲網以及地堡使得德軍幾乎寸步難行,大批士兵倒在了法軍的陣地前。
此時法軍的火炮也開始發威,不斷的炮擊著前方的德軍,給敵人造成了巨大的傷亡。
更加致命的是第一集團軍屬於單兵團突進,左右兩翼的德軍集團並未突破法軍的防線,
導致他們遭到了來自兩翼的英法聯軍夾擊,士氣大跌!
最終第一集團軍在丟下了45000具屍體後,被英法聯軍趕回了起始點!
這次勝利也堅定了法國軍民保衛巴黎的決心。
儘管之後德國又增加了兵力投入,但是面對士氣高漲的英法軍隊,德軍的取得戰果相當有限。
僅僅突破了法軍不到4公里的防線,卻損失了十幾萬精銳部隊!
最終歷時三個多月的馬恩河戰役結束。
德軍傷亡208000餘人,英法兩國的傷亡卻高達43萬人。
儘管德軍的損失不足對手的一半,但卻難以突破馬恩河攻入巴黎!
德皇威廉一世聽聞之後,甚為惱怒!
下令將本土的德軍全部調往西線,再次發動對巴黎的進攻。
但此時沙俄軍隊卻攻入了東普魯士。
儘管沙俄正在中亞同中華帝國的進行大戰,但是俄軍的主力依舊在歐洲戰場。
看到德軍主力正在同法軍決戰,沙俄的3個集團軍60萬人便趁機殺入了東普魯士。
德軍的總兵力雖然高達200萬人,但是在130萬主力都集中在了法國或者兩國的邊境地區,另有50萬人在漫長的德奧邊境防備奧匈帝國,留在東線的德軍只有20萬人。
根據戰前制定的誘敵深入戰術,德軍且戰且退,俄軍甚至佔領了東普魯士首府柯尼斯堡。
亞歷山大二世聽聞俄軍取得大捷後,下令俄軍直搗柏林!
就連奧匈軍隊也在邊境蠢蠢欲動,同德軍交火以策應沙俄的行動!
但沙俄軍隊在行進到奧得河附近,便難以再前進一步了!
此時德軍主力憑藉著先進的鐵路系統,迅速的從法國前線抵達了東線戰場!
8月1日,100萬德軍在2000多門火炮的掩護下,從西里西亞方向對俄軍發動了猛烈的進攻。
隨著指揮官的一聲令下,炮火轟鳴,猶如地獄之門被猛然開啟,無數炮彈呼嘯著飛向俄軍陣地,將原本寂靜的雪地瞬間變成了火與煙的海洋。
俄軍士兵們從睡夢中驚醒,面對突如其來的炮火,他們顯得措手不及,防線迅速被撕裂。
德軍步兵緊隨其後,如同灰色的海洋,在炮火的掩護下,以排山倒海之勢向俄軍陣地發起了衝鋒。
戰場上的俄軍被德軍的“突然反擊”給打懵了,不少俄軍隨即向德軍投降,德軍甚至還反推到了沙俄境內!
進攻德國的沙俄軍隊更是損失了45萬人!
為了徹底揍疼沙皇俄國,德軍決定繼續深入敵境,追著逃跑的俄軍打。
感謝各位書友的月票、推薦票、評論、打賞、追讀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