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糧食問題
明末,我小天師怒斬清妖! 韓立大師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大明朝的白糖產量,可不算低啊,這年頭的廣西,還不是白糖產地。
但光靠著廣東,一年便能夠給張洪偕至少幾千萬斤的白糖,這還是沒有在政策的推動下,進行擴大生產的情況下。
如果張洪偕推廣種植甘蔗,滿足軍需的話。
他一年弄個一億斤糖都不是問題。(歷史上康麻子那會,光臺灣一年產的白糖,就有一億斤了)
這麼多白糖,用在對抗清妖上,簡直就是綽綽有餘啊。
因為一億斤白糖,製作成炸彈,起碼有個五千萬斤TNT的當量吧?
五千萬斤TNT的當量。
也就是二點五萬噸TNT了。
一年二點五萬噸(實際上會更多,因為明代的一斤可不只五百克,都快六百克了)炸彈往清妖頭上丟。
這些肉體凡胎的清妖們,如何扛的住啊?
成立擲彈兵師的事情,便是定下來了。
十個擲彈兵師只是嘗試,如果可以的話,張洪偕就要大爆兵,一口氣爆個三四十個擲彈兵師,然後開始平推清妖!
而除了軍事上的外,張洪偕也要重視一下其他方面,在決定要成立十個擲彈兵師的同時,張洪偕又話鋒一轉,問及了一個新的問題。
“咱們的伍卒訓練要抓緊些。”
“除了這件事外,民生問題……”
“對,最重要的就是民生。”
張洪偕鄭重其事的掃視著周圍所有人道。
民生是相當重視的,甭管口號喊的多響亮,但這玩意的忽悠,只能夠是一時,不能夠是一世。
“今年咱們江西的民生,能不能搞好?”
“別的地方,或許還有些難度,但江西肯定能。”
曠昭不假思索的笑道。
“江西雖然人多而地狹,但也是地方千里,而且,咱們的天朝田畝制度,不是白推行的,咱們均田地的時候,把民間的隱田,給徹底的清上來了。”
“整個江西,光是水澆地,就有近三千萬畝,還有幾百萬畝的旱地。”
“人均有三畝地,一年至少可以產出至少五千萬石的糧食呢。”
“五千萬石?”
張洪偕皺了皺眉,這個數字實際上也不怎麼高嘛。
“江西有千萬民,一個百姓,一年怎麼著也得四石糧吧?”
明代一石有一百五十斤出頭,這是明斤,如果換算成千克,大概會有九十千克。
張洪偕說,四石糧,就是人均每年消耗,大概三百六十千克的糧食。
這已經是嚴重低於後世聯合國的人均400公斤糧食安全線。
當然了,這也不算低了,因為這些糧食都是正兒八經的穀物。
沒有紅薯之類的雜糧,後世某個眼神冒著綠光的國家,人均糧食才有兩百多千克,加上一些雜糧,才勉強湊到了三百公斤……
“一民年食四石,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曠昭則詫異的看著張洪偕道——這個張天王看來是真要建立一個人間天國啊,老百姓平均一年吃四石糧,這還少啊?
“天王,江西往年鬧饑荒時,休說是四石糧了,一年兩石糧都不能夠保證,以至於貧者家中老弱,會自殺為節省糧食……”
“如今能夠年食四石糧,已經是千古未有的仁政了。”
“這倒是!”
張洪偕點了點頭,江西沒有棄老的傳統,但是呢,在鬧饑荒的時候,為了節省珍貴的糧食,不少老婦人會上吊自殺。
好節省糧食。
而且,轉念一想,張洪偕也覺得,這個一年四石糧的標準並不算低了。
因為,他這個天朝田畝制度,推行的有點不太細緻——老百姓的自留地沒管。
既沒割什麼尾巴,也沒禁老百姓養殖牲畜,種植蔬菜,或是捕撈魚獲什麼的。
從這些上面,大概是可以補上,那四十公斤的缺口的。
再者說了,一年三百六十千克的糧食,貌似也不算少啊。
在某三年的“自然災害”裡面,貌似人均糧食才217千克,當時不也沒怎麼回事
聽說當時,還有好幾千萬,吃的特飽!
而在實施計劃經濟時代,哪怕是北京戶口,一個月成年人才二十八斤糧食呢,比張洪偕這人均四石,三百六十千克,少了一半!
而重體力勞動者,大概也就是四十來斤。
依然夠不上張洪偕這的標準——因為張洪偕這,是人均三百六十千克。
換言之,哪怕是個小屁孩,他的口糧,一個月有也有三十千克,六十斤呢!
這對比的還是北京城裡的人上人哩,要是農村,那簡直不敢想啊……
這麼一對比,張洪偕就覺得,曠昭說的是不錯,他這個張天王,要建立起來的還真是一個真正的人間天國啊。
只聽張洪偕笑呵呵地說道。
“這麼看來,真是這麼一回事,一個百姓一年四石糧,綽綽有餘了。”
“這個國庫制度,只要能夠,把百姓們瞞產的歪風邪氣給打擊下去,那麼,一年就能夠有至少一千萬石的收入……”
“是啊,一千萬石的節餘。”
旁邊的曠昭點了點頭,然後感慨了一聲——江西在大明朝這,一年也就是二百五十萬石的稅糧了。
而百姓們過的,卻還是民不聊生。
“從百姓手上, 拿走五分之一的產出,百姓們的日子,竟然還能過這麼好,真是不可思議啊……”
張洪偕感慨了一聲說道。
五分之一的收入被他拿走了,可老百姓的民生,不只沒有變壞,反而變的更好了,這是因為什麼呢?
旁邊的曠昭則提醒道。
“天王,這是您推行天朝田畝制度均田地的結果,倘若若是平常,百姓們一畝地,要給田主納三到五成的田賦,再加上賦稅,這日子過的自然就苦了……”
“這倒是。”
張洪偕點了點頭。
“對,這都是地主的原因啊。”
說到這,張洪偕點了點頭,他說道。
“老百姓也不容易,咱們拿一千萬石就可以了,要儘量的給百姓們,滿足一年四石糧的供應。”
“不能夠讓老百姓,罵咱們這個國庫制度。”
“另外……”
張洪偕又話鋒一轉,目光炯炯的掃視著曠昭,張洪任,諸葛正道等人。
“咱們這個國庫,也要防止有貪官汙吏,玩監守自盜,火燒 糧倉那一套!”
“同時呢, 各地也要打擊農民瞞產,瞞報,私取國庫存糧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