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偕是被曠昭給軟禁起來了。

所以,他的傳教事業,暫時的只能夠被擱置下來。

就在,他被曠昭軟禁於南昌,等候著太原陷落的訊息傳來時。

永昌天子李自成的渡河東征,則戰果卓越。

山西巡撫蔡懋德,不是無能之輩,他也想拯救危局,保衛山西,但奈何糧餉無著,為了保衛渡口,防止李自成渡河,為親自去平陽府,找到了當地的晉藩郡王,交城王,與西河王,想請他們帶頭捐銀助餉。

奈何,大明朝這群“朱子朱孫”們,被太多的錢塞住了腦子,一個個吝嗇不堪,跟豬沒多大區別。

蔡懋德失望之下,晉王朱求桂又派人催他回去防禦太原,可太原糧餉無著,如何守禦?

一直到了二月初六。

當浩浩蕩蕩的大順天兵,兵臨太原城下之時,晉王朱求桂這在驚怖之下,捐出來了三千兩銀子,募兵守城。

但蔡懋德這會,已經是被革職了——太原城山的御史言官彈劾他守禦不力,崇禎就把他給革了,換了河南洛陽人,郭景昌來接替他的巡撫之職。

三千兩銀子,就落入到了提學黎志陸手上,這廝直接把銀子吞了,只給士兵們發記功紙票,說是打完了仗,按票發銀。

經大明朝的袞袞諸公這麼一折騰,守城的兵將們不樂意了。

到了初八這天凌晨。

巡撫標營裨將張雄,帶著麾下兵馬,開新南門投降大順。

於是乎。

太原城被李自成不戰而下。

晉王朱求桂被活捉,蔡懋德自殺,布政使趙建極,巡寧道畢拱辰,守寧道毛炳文,督糧道藺剛中,太原知府孫康周等悉數被處死。

那個貪汙了守軍軍兵賞錢的黎志陸,這麼一個小人,卻幸運活命,因為他狡辯自己上任才三個月,未主持考試,所以還沒來得及收取賄賂。

而已經投降李自成的韓霖,也向李自成勸諫說這是“文章之士”,因此,他得以苟全性命。

李自成輕而易舉的奪取太原後,他並沒有立即揮師北上寧武關,而是在太原,足足停留了八日。

在此期間,他委任官員,追贓拷餉,還派出麾下大將磁侯劉芳亮,統領左營數萬大軍,東出固關,向保定方向,包括而去,配合自己,組成鉗形攻勢,同時,阻斷大明朝廷南逃之路!

與此同時,李自成還發布了著名的永昌元年詔書!

“上帝鑑觀,實惟求瘼……君非甚暗,孤立而煬蔽恆多;臣盡行私,比黨而公忠絕少……臣其慎哉,尚效忠於君父,廣貽谷於身家。永昌元年謹詔。”

這份永昌元年詔書,為後世所最熟悉的,就是那句,君非甚暗,孤立而煬蔽恆多;臣盡行私,比黨而公忠絕少。

似乎在說,朱由檢並非昏庸之主,之所以國垂危至此,全是因為,奸臣太多。

但實際上,這不過是李自成的一句勸降詔書罷了,所謂的君非甚暗,說白了就是給朱由檢留點面子。

後世有謠傳,說李自成攻至京師城下,只是想西北稱王,厚賞百萬,便可以退兵。

但這謠言,卻漏洞百出。

永昌元年詔書裡面,李自成已經明說了條件——爾能體天念祖,度德審幾,朕將加惠前人,不吝異數。如杞如宋,享祀永延,用彰爾之孝。

朱由檢只有投降一個選擇,投降後,也就是保全宗廟,被封個王,或是安樂公之類的東東,安享富貴。

在太原停留了八日,大順永昌天子李自成,就繼續的踏上了征途。

他的下一站,是寧武關。

當然,在寧武關肯定是不可能有什麼,傷亡十幾萬的慘烈攻堅戰的——所謂的寧武關大捷,實際上也是謠言。

因為李自成二月二十二,破寧武關的。

而李自成又是二月十六,才從太原起程北上,算上行軍時間,李自成只在寧武關停留了兩日,就破關而入,然後三月初一在大同接受姜瓖投降。

期間怎麼可能,會在寧武關屯兵十幾日,傷亡十幾萬,以至於萌生退生,要回陝休息?

李自成東征兵力總共就是十來萬,倘若真傷亡個十幾萬!

那死在寧武關的,就不應該是周遇吉了,而是李自成了!

甭管明亡之後,那些個懷念前朝計程車人們,如何的歪歪幻想,李自成在北上後,是輕易的就破了寧武關,然後北上大同。

大同總兵姜瓖投降,巡撫衛景瑗被俘不屈,拒絕李自成的招降,自殺殉國,而代王朱傳㸄全家悉數被誅!

當李自成在北方,勢如破竹之際!

三月初一。

距離太原陷落,已經過了二十餘日。

南昌城內,巡撫衙門中,巡撫曠昭,看著手上的邸報,雙手哆嗦不止——因為這一切,與張洪偕所料,分毫不差。

“撫臺,當如何是好?”

他的幕僚李達小心翼翼的問。

“看來,小天師所言非虛,我華夏真有天傾之大劫難啊。”

曠昭哆嗦著回答。

若是原先,他定然不信這些,可現在,卻容不得他不信了——因為事實就擺在眼前。

太原城初八就陷落,巡撫蔡懋德,也如張洪偕所料那麼,自殺殉節。

想到這,曠昭當即下令。

“快,快去請天師!”

“哦不,老夫親自去拜見天師!”

……

張洪偕現在正在打座,一副修煉模樣。

因為他知道,大概也就是這兩天,太原陷落訊息,就會傳將過來,所以,他早早的,就在這裡預備著,等著見曠昭了。

大人物們,縱然他們能夠站的高,看的遠,眼光卓越,可倘若你能夠,真的展現出來,某種“神蹟”那麼,贏得他們的信任,也是相當容易的。

當曠昭步履匆匆的闖進來時,張洪偕在他進來的那一剎那,猛的睜開雙目,嘴裡面,高深莫測的道了句。

“來了?”

“不出天師所料,太原已經被流寇所奪……”

曠昭手掌哆嗦著說。

張洪偕微微頷首,又感慨道。

“剛剛本天師神遊天外,看到了一幕慘狀啊……”

“敢問?”

曠昭臉色微變。

“姜瓖投降,代王一系宗室,悉數被流寇誅殺!”

“這……”

曠昭大駭,他驚問道。

“倘若是這樣,那豈不是說,流寇距離京師不遠?”

“宣府,居庸關,會在接下來半個月內,悉數淪陷,流寇十七日,兵臨京師,十九日城破!”

“皇上,皇上呢……”

曠昭有些哆嗦——現在他是真的信張洪偕的了,張洪偕也只好嘆息一聲。

“我大明朝,有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之說,皇上屆時,會登高自縊於萬歲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