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豬八戒和沙悟淨三人各懷心事,來到敖烈身邊,見唐三藏坐在不遠處的一塊石頭上,三人也是相視一看,心中都是疑問不斷。
孫悟空首先來到唐三藏面前,笑著說道:“師父,你老人家怎麼回來的?”
“悟空,起程吧,以後你們會知道的。”唐三藏面無任何的表情,
聽到唐三藏的話,孫悟空的好奇心更甚,見唐山三藏並沒有想要說的打算,孫悟空也就強壓這份好奇,招呼著豬八戒和沙悟淨收拾行李,繼續上路。
豬八戒卻小聲嘀咕道:“這老和尚,隱藏了許多秘密啊!”
豬八戒說的聲音很小,但被唐三藏聽了個清清楚楚,他問豬八戒道:“八戒,你說什麼?”
豬八戒心中一驚,連忙說道:“師父,我說這擔子有點重。”
“嗯,為師還以為你說為師的壞話呢!”唐三藏說道。
“不敢,不敢!”豬八戒訕訕一笑,沒有再說什麼,挑著行李低頭趕路。
師徒一行來,終於見到了人煙,有了商賈行人,慢慢地,整個地界都繁華起來。
走著一座寺院出現在了眾人面前,只見那寺院大門上掛一牌匾,上寫著“敕建寶林寺”,只不過是牌匾上蒙上許多灰塵,看來好久沒人擦。
這寶林寺大門兩側是一對威武的石獅子,它們昂首挺胸,凝視著遠方,彷彿在守護著這座寺廟。
進入寺門,便是一條寬闊的青石鋪就的甬道。甬道兩旁種滿了鬱鬱蔥蔥的松柏,它們高大挺拔,枝葉繁茂,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甬道的盡頭是一座宏偉的大雄寶殿。大雄寶殿是寶林寺的主體建築,它建在一個高高的臺基上,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殿頂為重簷歇山式,屋脊上裝飾著各種精美的琉璃瓦件,如龍鳳、獅子、海馬等,栩栩如生,令人歎為觀止。
大雄寶殿的內部裝飾也非常豪華。殿內供奉著三尊巨大的佛像,分別是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和藥師佛。佛像高達數丈,金身璀璨,莊嚴肅穆。佛像前擺放著供桌、香爐、花瓶等供品,供桌上還擺放著一些水果、鮮花等供品。殿內的牆壁上繪滿了各種精美的壁畫,如佛教故事、神話傳說等,色彩鮮豔,形象生動,令人流連忘返。
除了大雄寶殿和藏經樓,寶林寺還有許多其他的附帶建築,如鐘樓、鼓樓、天王殿、觀音殿、地藏殿等。
唐三藏在寺寶林寺中轉了一圈,心中暗自嘀咕:“這些佛門中人真是太能裝模作樣了!他們口口聲聲說著慈悲為懷、眾生平等,但實際上所做之事卻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兒。”他越想越是覺得可笑,忍不住搖了搖頭。
他想起那些和尚們平日裡總是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嘴上說得好聽,說是要普度眾生,但實際上呢?只要你沒有足夠的香火錢,就別想進入寺院,更別提祈求佛祖保佑了。這哪裡是什麼真正的慈悲啊,分明就是在利益驅使下的虛偽行徑。
唐三藏不禁感嘆道:“原來所謂的佛渡有緣(錢)人,竟然是這樣的道理。如果沒有香火錢,那還不如早點回去算了。”
君不見,那些矗立在寺院中的佛像,哪一尊不是黃金所覆蓋著全身呢?還美其名曰佛像金身。佛教借用黃金來塑造佛像,借用黃金本質彰顯佛像的神聖與莊嚴。而道教則不同,各道教神像用泥土來塑造神像,展現出的本是返璞歸真,天人合一,就地取材,只圖一個信徒心誠,誰都可以祭拜,不論你是乞丐,是富豪,還是高官,甚至是獸類樹精,都可以修道成仙。
唐三藏感嘆完畢,準備參拜一下大雄寶殿中的佛祖金身,卻見寶林寺主持方丈帶著一眾僧人來到唐三藏面前。
“阿彌陀佛,聖僧從何處來,要去何地啊?”那住持問唐三藏,語氣明顯不是很歡迎,再看著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三人那能讓小兒止啼的模樣,就認為唐三藏一行是來白吃白喝的遊方僧人。
“阿彌陀佛,貧僧唐三藏,從東土大唐而來,去西天靈山求取真經,路過寶剎,見天色已晚,特來寶剎借宿一晚,明早就走。”唐三藏雙掌合十,對著主持說道,他也感到了這主持方丈的不歡迎的態度。不過,唐三藏沒在意,我不吃你的不喝你的,就借住一晚,這你沒什麼好說的吧。
“阿彌陀佛,既然是從東土大唐而來的高僧,那行,你等就住一晚,明早就離開吧。”那住持對唐三藏說完,轉頭對身邊的一個僧人說道:“你去安排一間僧房,讓他們暫住一晚吧!”說完,頭也不回的走了。
唐三藏不解,拉住那個安排自已一行人的僧人問道:“這位佛友,都說天下和尚是一家,你們怎麼這麼不待見我們這是借宿的外來和尚呢?”
“哼!想當年,我們寶林寺還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寺廟,雖然規模不大,但好歹也有一些香火傳承。然而,自從那國王來到我們廟裡上香之後,一切都變了。他將我們的寺廟封為‘敕建寶林寺’,並投入大量資源進行擴建,還重塑了一尊巨大的佛祖金身。
如今,寺院的規模已經擴大了無數倍,香火也日益旺盛。可是,就在三年前,不知道從哪裡突然湧來了一大批遊方和尚。他們整天無所事事,在寺院裡白吃白喝,卻什麼事情都不做。而且,這些人臨走時還順手牽羊,把寺院的財物席捲一空。”
“哦?佛門中還有這等不法之徒?難道佛祖不下降劫罰嗎?”唐三藏故作驚訝地問道。
“唉!”那和尚沒有回答,只是無奈地嘆息一聲,搖了搖頭,帶著唐三藏師徒來到了一個僧房中。
“大唐高僧,你們今晚就住在這裡吧!”說完,回身大步離開。
唐三藏知道,這寶林寺不待見他們這些行僧,都是因為那些遊方僧把整個行僧的名譽給破壞殆盡了。
唐三藏師徒進了禪房,暫且安定下來。寶林寺沒有提供什麼齋飯,就連一杯茶水都沒有提供,更別提什麼被褥衣服了。
唐三藏師徒也是無奈,畢竟他們只是借宿一晚,主人現在不待見他們,他們也不可能用法力去和這些凡人和尚計較,好歹人家為自已提供了一個容身之屋,就這樣湊合一晚吧。
夜漸漸地深了,唐三藏正在打坐,消化吸收在蓮花洞吸取的法力和靈魂之力,不知不覺間,已到了三更時候。唐三藏正想起身活動活動筋骨,只聽得門外淅零零颳起一陣陰風。吹的那桌子上的油燈或明或暗,真正的成了風中殘燭。
唐三藏心中一動,雙眼黑光閃爍,看著門處的陰風,耳內聽著那窗外陰風颯颯,心中冷笑著想著:“本座倒是要看看,你是何許人也!
陰風吹了一陣,只聽得門外隱隱傳來一聲聲的鬼叫:“師父,師父!”
只見一個鬼魂,飄飄蕩蕩地準備要進房門。
突然之間,門口處兩道金色光芒閃爍,緊接著兩道身影出現在了門前。其中一個身披金甲、頭戴金盔,手中握著一把桃木神劍;另一個則身著銀甲、戴著銀盔,手持一根神柳木鐧。這兩人不是別人,正是赫赫有名的兩大門神——神荼和鬱壘。
他們二人站定後,目光如炬地盯著那鬼魂,大聲呵斥道:“大膽鬼魂!竟敢不去地府輪迴,反而跑來此地擾亂凡界秩序,真是膽大包天!你可知自已犯下了何等罪行?本神奉勸你立刻前往地府報到,否則必將讓你的魂魄灰飛煙滅!”說話間,神荼手持桃木神劍指向那鬼魂,眼神中透露出威嚴與警告。
那鬼魂在門神的神威下,嚇的瑟瑟發抖,說不出一句話來。
這時候,唐三藏對著兩門神合十一禮,說道:“兩位神君,讓這鬼進來吧!”
神荼和鬱壘聽到唐三藏的話後,點點頭,然後金光閃,消失不見。
那鬼魂見兩門神離開,對著唐三藏施了一禮,才飄飄蕩蕩地來到了房間中。
“說吧,你是何來路,見本座又要何緣由?”唐三藏看著那站立著的鬼魂問道。
“師父啊,朕家住在正西,離此只有四十里遠近。那廂有座城池,便是朕的興基之處。”
唐三藏聽了,說道:“哦?這麼說來你是一個皇帝,你是哪一國的皇帝?”
那鬼說道:“不瞞師父說,那是朕當時創立家邦,改號烏雞國。”
唐三藏道:“哦!原來是這樣,國王來貧僧處,卻因甚事?”
那鬼道:“師父啊,我這裡五年前,天年乾旱,草子不生,民皆飢死,甚是傷情,我國中倉廩空虛,錢糧盡絕。文武兩班停俸祿,寡人膳食亦無葷。雖想仿效禹王治水,與萬民同受甘苦,沐浴齋戒,晝夜焚香祈禱。如此三年,只幹得河枯井涸,還是沒有緩解災情。
正都在危急之處,鍾南山來了一個全真道人,能呼風喚雨,點石成金。先見我文武官員,後來見朕,當即請他登壇祈禱,果然靈驗,只見他發出一道符六,頃刻間大雨落下。朕說下個三尺雨也就足夠了,那道人卻說土地久旱缺水,又多下了二寸。朕見他如此仁義,就與他八拜為交,以‘兄弟’稱之。朕與他同寢同食,過了兩年。天氣回暖,紅杏夭桃,開花綻蕊,家家士女,處處王孫,俱去遊春賞玩。那時節,文武歸衙,嬪妃轉院。朕與那全真攜手緩步,來到御花園裡,行到八角琉璃井邊,那道士施法在井中,井中發出萬道金光。讓朕到井邊看看有甚麼寶貝,當朕俯身去看時,那道士陡起歹心,一把將朕推下井中。並移來石板蓋住井口,堆上泥土,移一株芭蕉栽在上面。可憐我啊,已死去三年,是一個落井喪生的冤屈之鬼啊!”
唐三藏聽了這鬼的話,沒有馬上說什麼,而是靜靜地想了好一會說道:“那你為什麼不去地府向閻王申訴,反而遊歷於天地間三年之久?是誰在背後讓你的陰魂不在世間消散?”
“是文殊菩薩,是文殊菩薩用一枚舍利子蘊養著朕的靈魂,讓朕的靈魂不能下地府去輪迴,也不能去別的地方,只能在這寶林寺中游蕩,文殊菩薩給朕交待過,說有東土大唐來西天取經的聖僧才能救朕之性命,讓朕重活人間。今日方聽得此間僧人說有一東土大唐來的和尚在此借宿,朕就覺得你們定是菩薩說的取經人,所以朕就脫離舍利子,來見師父!”
唐三藏見國王靈魂對自已說話的語氣和態度心中非常不滿,你一個已經死掉的巴掌大的烏雞國王靈魂,想要復活,有求於人,還放不下那高高在上的身段,說話總是朕來朕去的,你一個沒有任何法力的鬼魂,在一個大羅金仙面前裝什麼?
唐三藏眼神中黑光頻閃,看向那國王的魂魄,發現這靈魂惡業纏繞,而且是罪大惡極的惡業。
唐三藏心中明瞭,他輕聲問道:“你既然是烏雞國國王,那你要貧僧幫你復活的話,那有幾個問題你可要實話實說,不然,貧僧會讓你下九幽地獄。永世不得往生?”
“你問吧,朕一定有問必答,一定實話實說。”那國王靈魂有點不耐煩地說道。
“行,貧僧問你,你在上位前,有沒有殘殺無辜?有沒有屠殺手無寸鐵的百姓?有沒有屠戳過幼兒婦孺?”唐三藏問那靈魂道。
聽到唐三藏的話,讓烏雞國王的靈魂聽得一愣,這個和尚,朕都說了,是文殊菩薩的安排,讓你救朕還陽,這特碼的與朕殺沒殺人有什麼關係?殺什麼人有什麼關係?
他剛要說話,唐三藏繼續冷冷地說道:“你一個烏雞國國王,靈魂中沒有一絲皇氣,更沒有任何護靈龍氣,由此可見,你不是一個好皇帝,不是一個好國王,你能登上烏雞國國王之位,享盡人間富貴那麼幾年,對你來說,也足夠了,現在死了,也算是一個好的結局了,還想著重活去禍害烏雞國?你想多了吧?”
那烏雞國王的靈魂一聽這話,頓時怒不可遏,他瞪大了眼睛,憤怒地吼道:“你個禿驢,竟敢如此對朕說話!朕可是烏雞國的國王,你怎敢質疑朕的合法性!”
唐三藏面無表情地看著烏雞國王的靈魂,淡淡地說:“我只是實話實說而已。你身為國王,卻沒有一絲皇氣和護靈龍氣,這說明你在位期間並未得到上天的認可和庇護。而且,從你的言行舉止來看,你也並非一個明君。如今你已身死,本應安息,又何必執著於重回人世呢?”
烏雞國王的靈魂氣得渾身發抖,他咬牙切齒地說:“朕乃是正統烏雞國國王,豈容你這禿驢詆譭!就算朕在位時有所不足,但也不至於如你所說那般不堪。你若不救朕,待朕告訴菩薩,菩薩定會將你千刀萬剮!”
唐三藏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不屑,冷笑著說道:“既然你已顯露本性,那你就沒必要存在這個世界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