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悟淨皺著眉頭,臉上露出凝重之色,緩緩開口說道:“這個百花羞不愧是生於皇家,心思之縝密,手段之高明,真是令人驚歎啊!”他心中暗自感慨,對於百花羞的智謀和心機感到十分佩服。
豬八戒也點了點頭,表示贊同地說:“是啊,這個百花羞真不簡單,她竟然能夠將我們師徒四人都算計進去,實在是讓人意想不到。”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驚訝和警惕。
豬八戒的話音落下後,整個場面陷入了一片寂靜之中。唐僧師徒們都默默地思考著,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他們原本以為只是一場普通的遭遇,卻沒想到被動進入了一場紛爭中。
人心難測,這四個字深深地印在了唐三藏師徒的腦海中。他們意識到,與人打交道遠比與妖魔鬼怪戰鬥更為可怕。而百花羞的心思及手段,更是讓他們感到人心的可怕。
唐僧輕輕嘆了口氣,他深知世間萬物皆有因果,而人的心思更是難以捉摸。而他們不知不覺中就被捲入了這場因果中,躲也沒法躲。
孫悟空則緊緊握著金箍棒,眼中閃爍著一絲危險的光芒。他不再輕易相信他人,尤其是那些看似無害的人,尤其是表面慈悲,而心懷屠刀之輩。孫悟空從百花羞的身上,看到了一些佛門算計人的影子,他對百花羞的作法很是不屑,他不想被一個女人牽著鼻子走。
唐三藏可是很清楚孫悟空的想法,說道:“悟空,既來之則安之,我們到寶象國看情況再說吧,辦法還是有的。”
孫悟空沒有說話,只是沉默著不說話,他的腦海中,全是花果山猴子猴孫被屠滅的畫面,要不是六耳獼猴給他的一道靜心咒,他早已打上靈山了,為花果山猴子猴孫報仇了。
師徒一行人慢慢走著,各有心思,唐三藏抬起頭,閃著黑光的眼眸向虛空掃去,雲層深處,銀頭揭諦一路跟著唐三藏師徒,說是保護取經隊伍,其實是暗中監視,取經隊伍遇到困難,他們這些揭諦和十八位護教伽藍,就有多遠就躲多遠,一旦發現取經隊伍有異動,他們馬上就去向佛祖彙報。而且,遇到實力強大的神仙妖怪,他們是膝蓋有多軟就有多軟,遇到一些沒背景,實力弱小的妖怪,他們可就毫無顧忌地出手,私下掙點功德。妥妥的見風使舵,欺軟怕硬的小人行徑。
“悟空,那隱藏在虛空中的銀頭揭諦你能一下子給弄死嗎?為師有些想法要和你們商量。”唐三藏暗中傳音給孫悟空吩咐道。
“行,師父,俺老孫這就去把這銀頭揭諦給弄死!”孫悟空聽了唐三藏的話,眼中閃過一絲狠辣。
“去吧,為師要的是神魂俱滅的那種死,清楚了嗎?”唐三藏眼中黑光一閃,面露殺氣。
孫悟空答應一聲,手拿金箍棒,飛身衝向虛空中,來到銀頭揭諦面前。
“銀頭揭諦,好久不見!”孫悟空笑著和銀頭謁諦打招呼。
“原來是大聖啊,不知大聖找小僧有何指示啊?”銀頭揭諦不知有詐,沒有任何防備,也笑著對孫悟空打招呼。
“銀頭揭諦,那碗子山波月洞的妖怪是何來歷?還請揭諦告知老孫一二。”孫悟空笑著問道。
“大聖問那妖怪來歷,這小僧也是不太清楚,想要知道那妖怪的來歷,還要勞煩大聖自已去調查了。”銀頭揭諦假裝思考了一下,裝出自已也不瞭解妖怪的來歷,給孫悟空回答道。
“哦?你也不知道那妖怪的來歷,那可就奇怪了,這妖怪…………唉,那妖怪不是來了嗎?”孫悟空假裝有人來這,他指著銀頭揭諦身後說道。
銀頭揭諦不知有詐,回頭去看,可是他目光所及,沒看到什麼妖怪的身影,他回頭剛想問那妖怪在什麼地方時,一陣強大的殺氣從頭而降,銀頭揭諦心中大驚,他反應過來時,金箍棒已經落在他的光頭上,“砰”的一聲悶響,銀頭揭諦的腦袋就化做漫天血雨,成為了一個無頭屍體,倒在運團上。
那銀頭揭諦的靈魂從屍體上脫離,準備逃向西天靈山,向佛祖告狀。
可是孫悟空是奉唐三藏的命令,要弄死銀頭揭諦,而且是神魂俱滅的死,孫悟空豈能給銀頭揭諦靈魂逃進的機會,對著即將離體的銀頭揭諦靈魂一金箍棒就掄過去。
“孫悟空,你敢………”沒等銀頭揭諦靈魂喊完,金箍棒中的毀滅道蘊就把銀頭揭諦的靈魂擊成了碎片,永遠地消失在這方世界中,永無輪迴重生的可能了。
孫悟空把銀頭揭諦的無頭屍體一腳踢下雲頭,然後自已就來到了唐三藏身邊,笑著說道:“師父,完美解決!”
唐三藏點點頭,對著孫悟空幾人說道,“我們幾個都在這裡歇會,為師想給大家以後的事情做出一個規劃和安排。”
說完,唐三藏一屁股坐在一塊平坦點的石頭上,對三個徒弟及白龍馬說道。見孫悟空幾人都圍了過來,唐三藏開始按照自已的想法說了一通。從此之後,取經隊伍就出現了內訌,拌嘴,各種相互相拆臺,互相使絆子,甚至出現了裂痕。長此以往,這些成了常態,取經隊伍可以說是人心渙散,效果奇差,動不動要解散,分行李等破壞團結的事情層出不窮。最終,取經隊伍離心離德,走向瞭解散。
取經隊伍一行向寶象國而來,準備倒換官文,把百花羞的書信和玉佩交給寶象國王,自已馬上就溜出寶象國,盡力避免和那個百花羞和奎木狼沾染上任何因果。
一進入寶象國地界,唐三藏師徒就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他們看到道路兩旁擺滿了琳琅滿目的商品,來自各地的商人們正在大聲叫賣著自已的貨物。街道上車水馬龍,行人如織,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
師徒四人走在大街上,感受著寶象國的繁華與熱鬧。孫悟空好奇地看著周圍的一切,豬八戒則貪婪地盯著各種美食和寶物,沙僧默默地跟在後面,而唐僧則騎著龍馬敖烈,行走在街道上。
隨著深入到寶象國內部,他們發現這裡的建築風格獨特,華麗而莊重,彰顯著寶象國的權力和財富。街道兩旁的店鋪裡陳列著各種各樣的商品,從珍貴的珠寶到普通的生活用品應有盡有。
在這個商賈雲集的地方,師徒四人感受到了不同文化和風俗的碰撞。他們遇到了來自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商人,聽到了不同語言的交流聲。
然而,儘管寶象國表面上看起來繁榮昌盛,但師徒四人也注意到了一些與其他國家不同的區別。他們看到一些和尚們穿金戴銀,滿身的珠光寶氣,他們不化飯食,反而是討要銀錢珠寶,並且態度還很蠻橫。
儘管如此,師徒四人還是決定在寶象國停留一段時間,瞭解這個國家的文化和風俗。他們希望透過與當地人的交流,獲取更多關於西行之路的一些資訊。
寶象國王城,豪華無比,九重高閣如殿宇,萬丈層臺似錦標。也有那太極殿、華蓋殿、披香殿、觀文殿、宣政殿、延英殿:一殿殿的玉陛金階,擺列著文冠武弁。
宮門前御林軍手持金鋮御瓜,殺氣騰騰,戒備森嚴。
唐三藏來到御林軍頭領面前,雙掌合十,躬身行禮:“阿彌陀佛,貧僧從東土大唐而來,要去西天取經,特來貴國換取公文,望這位將軍行個方便。”
說完,唐三藏掏出通關文牒,遞給了那御林軍將軍。
那將軍接過通關文牒,開啟看了看,對著唐三藏抱拳行禮道:“聖僧稍等,我馬上去向王上稟報!”
說完,將軍馬上轉身向皇宮內快步跑去。
寶象國王宮內,老國王坐在寶座上,正在和大臣們商量著國家大事,忽聽殿外一聲通報:“啟稟王上,有東土大唐來的和尚唐三藏,要在我王御前倒換關文,現在王宮外等待。”
那寶象國王一聽是東土大唐來的和尚,心中頓時一驚。東土大唐,這四個字猶如一道驚雷在他耳邊炸響。他瞪大了眼睛,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東土大唐,那可是一個傳說中的國度,是他這個小小的寶象國無論如何都無法與之相比的存在,寶象國雖然繁華,可與大唐一比,那就是一線都市的商業街和農村大集相比較,寶象國可就不能上臺面了。
他曾經聽聞過關於東土大唐的種種傳說和故事,那裡有著高度發達的文明、繁榮的經濟和強大的軍事力量。他們的文化和藝術更是獨樹一幟,在四大部洲中非常矚目。而現在,居然有來自東土大唐的和尚來到了他的國家,這讓他感到無比興奮和激動。
“快快有請,快快有請大唐聖僧!”國王急切地喊道,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他迫不及待地想要見到這位來自遠方的貴客,希望能夠從他那裡瞭解到更多關於東土大唐的資訊。
寶象國王率領著文武百官,出了宮殿,向唐三藏所在的宮門而來。
看到唐三藏站在那裡,面容白皙,五官端正而精緻,雙眸明亮如星,深邃而清澈,彷彿能夠洞悉一切。他的眉毛修長而濃密,微微上揚,透露出一種堅定和智慧。鼻樑挺直,嘴唇紅潤而富有彈性,微微上揚的嘴角帶著一絲溫和的笑意,讓人感到無比親切。
他的身材高大而挺拔,身姿矯健而輕盈。他身穿一襲袈裟,袈裟隨風飄動,宛如仙人下凡。
寶象國王快步走到唐三藏面前,抱拳施禮道:“大唐聖僧,歡迎光臨小國,快請聖僧到皇宮一敘。”
唐三藏並沒有把孫悟空他們帶到這裡來,因為怕嚇著寶象國的凡人,讓他們在驛館等待,自已倒換關文就到驛館匯合。
唐三藏也沒有和這個寶象國王客氣,就憑大羅金仙的實力,唐三藏不需要向世間國王客氣的。
看著唐三藏的步伐穩健而有力,每一步都充滿了無比的自信,這讓寶象國王和大臣們對唐三藏更加的尊重和對天朝上國的大唐充滿了嚮往。
國王熱情地拉著唐三藏一同走進王宮,待眾人坐定後,唐三藏雙手合十,微微躬身向國王行禮,說道:“國王陛下,貧僧此次前來貴國,是為了換取通關文牒,希望陛下能夠簽發關文,讓貧僧早日繼續西行取經之路。”
“大唐聖僧,關文寡人馬上給你簽發,不知聖僧能否耽誤一些時間,為寡人及眾位大臣說說天朝上國大唐的風土人情,有朝一日,寡人派使者,去天朝上國大唐朝貢?”國王滿懷期待地看著唐僧,眼中閃爍著好奇和嚮往。他對這個神秘而強大的大唐充滿了嚮往,希望能從唐僧口中瞭解到更多關於大唐的資訊。
唐僧微笑著點了點頭,開始講述起大唐的風土人情:“國王陛下,大唐乃是一個繁榮昌盛、文化燦爛的國度。那裡的城市繁華熱鬧,街道寬闊整潔,人們安居樂業,生活富足。”
他繼續說道:“大唐的文化博大精深,詩詞歌賦、書法繪畫等藝術形式層出不窮,文人墨客輩出。同時,大唐的科技也非常發達,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都十分繁榮。”
國王聽得津津有味,不時發出驚歎聲。唐僧接著說:“大唐的人民熱情好客,善良友善,他們尊重知識和人才,重視教育和禮儀。在那裡,你可以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和人文關懷。”
最後,唐僧總結道:“總之,大唐是一個令人嚮往的國度,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如果陛下有機會派遣使者前往大唐,一定會受到熱烈歡迎,並收穫豐厚的回報。”
國王聽後,心中充滿了嚮往和憧憬。他決定儘快派遣使者前往大唐,與大唐這個強大的國家建立友好關係,促進兩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然而,寶象國王卻對此一無所知。在寶象國東部的山林之中,一支規模龐大、裝備精良且殺氣騰騰的十萬大軍正靜靜地潛伏著,緊緊鎖定著寶象國。這支軍隊的將領陣容堪稱豪華,元帥乃是赫赫有名的李靖,副帥則是戰功卓著的李孝恭,左將軍是威震天下的秦瓊,右將軍是勇猛無畏的尉遲恭,先鋒大將更是以勇猛善戰著稱的程咬金。
這正是大唐皇帝李世民派遣的西征大軍。自唐三藏師徒踏上西天取經之路以來,一路降妖除魔,而這支大軍也緊隨其後,一路攻城掠地,將唐三藏所經過的國家和地區逐一納入大唐的版圖,使得這些原本獨立的小國成為了大唐的一部分。
李世民的野心不僅僅侷限大唐周邊地區,他要將整個西牛賀洲都歸入大唐的國土。因此,他派出了這支強大的軍隊,藉助唐三藏師徒的西行,悄悄地擴張領土,實現他的宏偉目標。而寶象國,恰好成為了他們的下一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