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剛鬣不防之下,被孫悟空一金箍棒打的半身酥麻,他看到孫悟空再次舉起了金箍棒,他馬上轉身,瘋狂運轉法力,一邊向雲棧洞方向逃走,一邊恢復身體,隨時和孫悟空再次進行搏鬥。
豬剛鬣前面逃,孫悟空悠閒自得地跟後面,一豬一猴就在空中飛著,直接到了福臨山雲棧洞前的一片空地上,豬剛鬣也恢復如初,落地後襬出架勢,與孫悟空要大戰一場。
孫悟空落到地下,桀桀一笑,對豬剛鬣說道:“喲呵,這不是天篷元帥嗎?怎麼變成了這個樣子?”
豬剛鬣一聽來者點出了自已的前世真身,大吃一驚,藉著微弱的月光仔細一看,也是樂了,哈哈一笑道:“哦,我以為是誰呢,原來是弼馬溫啊,看來你混的也不是怎麼樣啊。”
一聽豬剛鬣叫自已弼馬溫,孫悟空心中的怒火一下子起來了,他大喊一聲,吼道:“你這個豬頭,看打!”
說完掄起金箍棒就朝豬剛鬣砸來,豬剛鬣也不遑多讓,舉著九齒釘耙和孫悟空戰在一起。
孫悟空身形靈活,手持金箍棒,舞動如風,每一擊都帶著強大的力量。
豬八戒則揮舞著他的九齒釘耙,身形龐大但動作卻並不遲緩。他口中大聲吼叫著,向孫悟空發起一輪又一輪的反擊。
兩人的兵器相交,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火花四濺。孫悟空憑藉著敏捷的身手和變化多端的法術,不斷地躲避著豬八戒的攻擊,並尋找著反擊的機會。
豬八戒則以力量為主,他的每一次攻擊都蘊含著巨大的威力,試圖給孫悟空造成傷害。
山谷中迴盪著他們的戰鬥聲,飛沙走石,驚得野獸四處遁逃,飛禽亂飛,整個福臨山因兩人的大戰造成的場面十分壯觀。孫悟空和豬八戒都全力以赴,互不相讓,這場戰鬥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孫悟空打著打著,他一想逼退豬剛鬣,拔跟毫毛,化成了又一個孫悟空和豬剛鬣打起來,接著又變出一個,當變到第十個孫悟空的時候,豬剛鬣受不了了,這孫悟空太特麼的不是個東西,一個孫悟空自已就夠應付了,可一下子變出個,讓豬剛鬣瘋於應付,累的氣喘吁吁,大汗淋漓,捱了假孫悟空挨好幾棒子以後,豬剛鬣很光棍地認慫了。
“不打了不打了,你這遭瘟的猴子,竟然耍無賴,要不是憑人多,你奈何不了你豬爺爺。”豬剛鬣喘著粗氣,擦著汗,一屁股坐在地上,罵罵咧咧地嘟囔道。
孫悟空收起毫毛,笑著來到豬剛鬣面前問道:“不打了?”
“不打了!”豬剛鬣說道。
“既然不打了,那就跟我走吧!”說著,孫悟空用毫毛變出一根繩子,把豬剛鬣綁了個結結實實,一把提溜著豬剛鬣,駕雲來到高老莊。
來到高老莊上空,孫悟空一把把豬剛鬣從雲朵上丟下來,把豬剛鬣摔的又是一陣慘叫。
高翠蘭看到豬剛鬣,眼神中閃過一絲不忍,身子想要動一下,可在他母親的拉扯下,還是站在了原地。
豬剛鬣看到唐三藏,他開口就說道:“您就是觀音菩薩說的取經人吧,我叫豬剛鬣,原本是天庭的天篷元帥,管著天庭十萬水軍,只因犯了點錯,被玉帝貶下凡錯投豬胎,才變成這個樣子,在福臨山為妖,幸得觀音菩薩點化,讓老豬我在此等待取經人,待到取經成功後,得一正果。師父,你可來了。”
唐三藏看著醜陋的豬八戒,眼中的黑光流轉,對著孫悟空說道:“悟空,這豬剛鬣在福臨山為妖,吃人無數,為了讓他贖罪,那兩顆獠牙給拔下來,以做懲戒。”
孫悟空一聽,立馬從雲朵上一個筋斗落下地來,徑直來到豬剛鬣面前,一腳踩在豬剛鬣頭上,雙手抓住一顆獠牙,在豬剛鬣沒反應過來怎麼回事時,只聽“咔嚓”一聲,豬剛鬣隨之一聲慘叫,一顆半截帶血的獠牙就落在了孫悟空手中,孫悟空如法炮製,又一聲慘叫,豬剛鬣的另一顆獠牙就落在了孫悟空手中。
再看豬剛鬣的嘴巴,鮮血不斷地流出來,染紅了它的嘴角,順著下巴滴落在地上,形成一灘血跡。那血腥的畫面讓人觸目驚心,除了唐三藏和孫悟空之外,所有高家的人都不忍直視,紛紛扭過頭去,不敢再看一眼。高翠蘭更是無法承受這樣的場面,淚水止不住地從眼角滑落,她輕輕抽泣著,身體微微顫抖。
然而,豬剛鬣並沒有因為受傷而倒下,它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頑強的意志。只見它運轉起全身的法力,自已的法力在體內流動,迅速止住了獠牙處的流血,並減輕了痛苦。片刻之後,豬剛鬣的傷勢得到了控制,不再有鮮血流出,疼痛感也漸漸消失。
雖然傷勢已經痊癒,但豬剛鬣的內心卻被憤怒填滿。它抬起頭,目光狠狠地瞪向唐三藏和孫悟空,眼中閃爍著無盡的殺意。那兇狠的眼神彷彿要將他們吞噬一般,令人不寒而慄。
“阿彌陀佛,豬剛鬣,貧僧知道,你不服,可是,你要是真的不洗心革面,你將來以後還能怎麼在三界中行走。不管將來你是佛也好,仙也罷,享受人間香火供奉,總得要有個好一點、能說得過去的皮囊吧,就現在你這樣子,那些信徒被你的樣子嚇都嚇死了,誰還來給你上香供奉?”唐三藏的話,說的很平靜。
豬剛鬣被唐三藏的話擊中了心中最柔軟的那一塊,是的,就因為自已長著一個豬頭,就被高老莊除了高翠蘭以外,所有人都排斥,就連自已掙下萬世用不完的家產的高太公一家都排斥自已,甚至還要請人來消滅自已,真的是可悲可嘆。要是自已用以前的面容,所有人還會排斥自已嗎?還會想方設法謀害自已嗎?
唯有高翠蘭,對自已可以說是從剛開始的排斥到完全的接受,讓他受傷的心靈得到了一絲慰籍。
豬剛鬣的眼神恢復了清明,他掙扎著起身,單膝跪地,對唐三藏說道:“弟子豬剛鬣拜見師父!”
“悟空,解開繩子,讓你二師弟起身吧!”唐三藏說道。
孫悟空手一揮,就收走了綁豬剛鬣毫毛。
豬剛鬣獲得了自由後,他緩緩站起身來,腳步沉重卻堅定地走到高翠蘭面前。他的目光充滿深情,聲音也變得異常輕柔,彷彿生怕嚇到她一般。
“娘子……我老豬對不起你……”他的語氣帶著深深的愧疚和自責,眼中閃爍著淚光。高翠蘭抬起頭,看著眼前這個曾經令她又愛又恨的男人,心中百感交集。
豬剛鬣伸出手,輕輕撫摸著高翠蘭的臉龐,眼神中的愛意愈發濃烈。他低聲說道:“但是,我會回來的……一定!還請娘子等俺老豬。”他的話語中充滿了決心和承諾,讓高翠蘭不禁為之動容。
高翠蘭微微點頭,淚水順著臉頰滑落。她知道,這一別或許就是永別,但她願意相信豬剛鬣的承諾,等待他的歸來。兩人默默地對視著,彷彿時間都停止了流動。他們的眼神交匯在一起,傳遞著無盡的情感和思念。
最終,豬剛鬣轉身獨自走出了這個讓他又有愛也有恨的家,留下高翠蘭獨自站在原地。她望著他漸行漸遠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禱著他能平安無事。
來到大門外,豬剛鬣擦了一把眼淚,運轉法力,大聲喊道:“即日起,高家由高翠蘭做主,誰要是圖謀高家家產,吾定會洗血他家滿門!”
高太公的大女婿和二女婿聽到豬剛鬣的話,更是嚇的面色蒼白,屎尿齊流,再也生不出一絲一毫對高家的覬覦之心。
唐三藏和孫悟空及白龍馬在高家莊休息,豬剛鬣則在高家大門口坐了一夜,高翠蘭在自已的閣樓上看了豬剛鬣一夜,就這樣,心思各異的人就這樣過了一夜,天亮後,唐三藏騎著白龍馬,領著孫悟空和豬剛鬣踏上了西行之途。
而讓唐三藏師徒不知道的是,靈山佛門因為觀音禪院的事,忙的焦頭爛額,顧頭不顧尾,那還有什麼心思去管西遊計劃。
豬剛鬣的加入,讓西遊隊伍氣氛很是壓抑,但是,唐三藏還是給豬剛鬣取了悟能的法名和八戒的別名。
一路行走,很快來到了一大山前,只見此山正是:
山南有青松碧檜,山北有綠柳紅桃。鬧聒聒,山禽對語;舞翩翩,仙鶴齊飛。香馥馥,諸花千樣色;青冉冉,雜草萬般奇。澗下有滔滔綠水,崖前有朵朵祥雲。
見唐三藏看著山景發愣,豬八戒這時開口道:“師父,這座山叫浮屠山,上是一個叫烏巢禪師的修行大能的道場,當初這禪師要收俺老豬為弟子,只不過俺老豬並沒有答應而已。”
“哦,是這樣啊,那這樣,我們去拜一拜這位神仙吧!”唐三藏雙目清明,對著豬八戒說道。
沒走多遠,就見前面有一棵百丈粗,高聳入雲的香檜樹前,上有一柴草窩。左邊有麋鹿銜花,右邊有山猴獻果。樹梢頭,有青鸞綵鳳齊鳴,玄鶴錦雞鹹集。
八戒指道:“師父,那是烏巢禪師住的地方!”聽到豬八戒的話,三藏縱馬加鞭,直至樹下。
烏巢禪師見唐三藏策馬而來,親自從草窩中跳下來,迎接唐三藏。
“聖僧到了,貧僧有理了!”烏巢禪師雙手合十,對著唐三藏說道。
唐三藏雙眼冒著烏巢禪師看不見的黑光,那黑光深邃無比,他看著烏巢禪師,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接著,他雙掌合十,語氣平和地說:“阿彌陀佛!貧僧稱您是烏巢禪師呢,還是大日如來?或者……密宗教主?”他的聲音平靜而溫和,但其中卻似乎蘊含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壓力,讓人不禁為之側目。
烏巢禪師聽到唐三藏的話,大驚失色,他有點驚慌失措地說道:“唐三藏…………你是怎麼知道貧僧的身份的?是誰告訴你的?有什麼目的?”
孫悟空、豬八戒和百龍馬聽到唐三藏說出烏巢禪師的身份後,也是大驚,這個烏巢禪師竟然是大日如來,還是佛門密宗教主。
阿彌陀佛,佛祖您著相了!您這是何苦呢?您在此處隱瞞真實身份,改頭換面,有何目的,貧僧並不想了解其中緣由。貧僧師徒四人從未與您相見,還望禪師能行個方便,讓我等透過此處。如此一來,今日之事便可當作未曾發生過。”唐三藏目光平靜如水,緩緩開口道。他雙手合十,面色從容不迫,似乎對眼前這烏巢禪師的出現毫不驚訝。
烏巢禪師看著唐三藏,眼神中露出一絲絲殺意,說道:“你就不怕本座殺了你們?”
唐三藏卻不以為意的說道:“佛祖,你能殺貧僧,但是佛祖你敢殺嗎?貧僧雖然是一介凡夫俗子,可是貧僧西行牽扯到多少人的利益佛祖不知道?就算你給貧僧傳授一些東西,想劫取一些氣運,可你真的就那麼看好佛門的西行大計?現在三界是個什麼局面,佛祖心裡不清楚嗎?”
聽到唐三藏的話,烏巢禪師臉色徹底黑了下來,他死死地盯著唐三藏,喉嚨上下滾動了好一會,才長嘆一聲說道:“唉!看來,本座用盡心思,費盡心力的佈置,還是被發現了,天意啊!天要亡我啊!”
烏巢禪師悲憤的表情,讓唐三藏師徒看得都有點不忍。
“既然被人發現,那一切的佈局還有何用,嗚呼哀哉!你們過去吧!”烏巢禪師緊閉雙眼,說這句話的時候,彷彿被掏空了所有的力氣一般,最後,眼角流下兩滴清淚。
過了好一會,烏巢禪師轉身走到香檜書前,右手一揚,整個浮屠山瞬間不見,烏巢禪師也消失不見人影。
烏巢禪師也就是大日如來的這一操作,看懵了孫悟空和豬八戒,孫悟空好一會才反應過來,他問唐僧道:“師父,你是怎麼知道這個烏巢禪師是大日如來變化的?”
唐僧淡淡一笑,說道:“為師也是在一本佛門典籍上發現的,裡面曾記載了大日居烏巢的說法,起初為師讀到這段,以為是大日如來居住在一個叫烏巢的地方,到了這裡,為師才明白,大日居烏巢是大日如來變成烏巢禪師行世。好了,那烏巢走了,我們也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