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俱蘆洲,真武大帝常年鎮守,而妖族在真武大帝的威壓下,連反抗的心思都不敢有,現在妖族妖帝叫白澤,他在北俱蘆洲妖帝宮中,召見了孫悟空。

得知孫悟空的來意以後,同意去觀音禪院,可是白澤提出一個讓他們無法迴避的問題,就是他們妖族去觀音禪院,就必須得到真武大帝的批准,不然,他們不敢擅自離開北俱蘆洲,不敢踏出北俱蘆洲半步。

孫悟空聽後,也不耽擱,立馬去了武當山真武大帝的道場。

真武大帝手下的水火二將接見了孫悟空,在得到真武大帝的法旨後,孫悟空又去了北俱蘆洲,把真武大帝的法旨交給了白澤後,就去了觀音禪院周圍的那些國家。請他們去觀音禪院做見證人。

孫悟空把這些人都請到了以後,孫悟空並沒有馬上去佛門,而是在觀音禪院等觀眾到位之後,他才去西天靈山請佛門的人。

天庭這次派來的是西天門鎮守大將二郎顯聖真君和三界秩序執行總監察正神鎮元子。地府來的是地府兵馬元帥兼鬼門關守城將軍白起和第五閻羅殿的閻王爺。妖族派來的是妖師鯤鵬和妖王畢方。而觀音禪院周圍的幾個國家的國王派重臣,在軍隊的保護下,也來到了觀音禪院。

等到這些觀眾到位之後,孫悟空一個筋斗雲,就去了西天靈山,到靈山之後,孫悟空也不進大雄寶殿,只把自已手中的證據玉簡送給守靈山山門的佛兵以後,就又來到了南海普陀山觀音菩薩道場,還是和靈山一樣,把觀音禪院中的齷齪事送給守門沙彌,自已就返回了觀音禪院。

孫悟空可不傻,他知道,自已把這些東西送到靈山和南海,是打佛門和觀音菩薩的臉,所以,他把東西交給這些小兵之後,自已就溜之大吉,不敢在這裡逗留,他可承受不住如來佛祖和觀音菩薩的怒火。

此刻,來自天上、地府、人間的代表們齊聚觀音禪院,目睹著眼前的景象,臉色陰沉得彷彿能滴出水來,一個個都沉默不語,但從他們身上散發出來的氣息可以明顯感覺到他們內心的熊熊怒火正在燃燒。特別是那些來自人間各國的大臣和小國國王們,當他們看到觀音禪院裡所使用的物品時,更是怒不可遏。他們這些國家的國王都不敢輕易使用象徵皇帝的九五之數,僅僅因為自已的國家實力弱小,無法承受九五帝運帶來的壓力。然而,這個小小的觀音禪院竟然膽敢使用九五之數,簡直就是對皇權的褻瀆!而是想自立為王。這些小國的國王們心想:“這個小小的觀音禪院真是不知死活啊!”

而現在在觀音禪院看熱鬧的神仙大能越來越多,比如太乙救苦天尊,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紫微星斗大帝等天庭大能,甚至連太清太上道祖分身太上老君也來湊熱鬧來了。這麼多三界大能都來了,唯獨不見佛門中的人。

就在這個時候,嫉惡如仇的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忍不住了,他拿出自已的法寶五雷令,輸入一絲法力以後,對著靈山方向喝了一聲“去”,只見五雷令牌發出一道金光,向西天激射而去。

而西天靈山,對於孫悟空送來的那些玉簡,並沒有引起靈山那些守門佛兵的重視,他們認為這只是孫悟空的一次普通求助。畢竟,孫悟空一向行事果斷,若真有急事,他一定會毫不猶豫地直接闖入大雄寶殿。然而,此次孫悟空卻只是送來幾塊玉簡,並叮囑只需將其交到佛祖手中即可。這種做法與以往大相徑庭,讓這些佛兵感到有些詫異,但也並未過多在意。

這些佛兵對孫悟空的玉簡不屑一顧,他們隨手將玉簡放置在山門旁的一座石桌上,便不再理會此事。在他們看來,這或許只是孫悟空的一時興起或玩笑之舉。然而,他們萬萬沒想到,這些看似普通的玉簡,可是對佛門有著很大的影響的,甚至是塌方式的。

而觀音菩薩的南海普陀山道場的小沙彌則更是令人不齒。這位小沙彌本就是一個極度驕傲的傢伙,仗著觀音菩薩這座強大的靠山,在普陀山道場可謂將狗仗人勢演繹到了極致。對於那些凡間信徒前來普陀山祭拜觀音菩薩,他總是百般刁難,若沒有足夠的香火錢,甚至連山門都難以進入。大量的香火錢和香火願力便源源不斷地進了這個小沙彌的口袋中。

當孫悟空將玉簡送至小沙彌手中時,這小沙彌滿臉不屑地隨手將其丟棄至自已的私人寶庫中,打算日後將這些玉簡兌換成黃金銅錢,以供自已私自享用。然而,令靈山的佛兵們始料未及的是,他們這種自以為是的行為,竟然給佛門帶來了財產和名譽上的雙重重大損失,致使佛門的氣運驟然下降了將近四成。

而此時的如來佛祖和觀音菩薩卻對發生在觀音禪院的事情一無所知,如果不是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的雷神令的召喚,他們恐怕還被矇在鼓裡。

在靈山大雄寶殿中,如來佛祖正在講經,正當他講到緊要關頭時,突然,虛空中傳來一聲驚天動地的霹靂,打斷了他的講經。緊接著,便聽到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的怒吼聲在整個靈山迴盪:“如來,速速前來觀音禪院,看看你們佛門弟子乾的好事!”這聲音如雷貫耳,震得眾佛紛紛側目。

如來佛祖心中一凜,意識到事態嚴重,立刻停止講經,與眾佛一同望向虛空。只見一道雷光閃過,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的虛影出現在大雄寶殿上方,一臉怒容地看著下方的眾佛。

“天尊息怒,到底發生了何事?”如來佛祖連忙問道。

“哼,你自已去看!”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冷哼一聲,隨後天尊虛影消失不見。

看到九天應元雷神普化天尊對佛門的態度,如來佛祖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起來。他沒想到,一個天庭小小的雷部天尊,竟然給佛門甩臉色,這讓靈山一眾要面子的佛門高層情何以堪。一旁的六殊菩薩更是面露愧色,她知道,這件事與她脫不了干係。畢竟,觀音禪院是他們佛門觀音菩薩在凡間的一處別院,而且自已又是西遊量劫的代理負責人,觀音禪院發生了什麼他一切都不清楚,現在佛門丟了這麼大的臉,她難辭其咎。

而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的態度這讓如眾佛門大佬們面面相覷,一個個瞪大了眼睛,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他們實在無法理解這位大神為何會如此行事,竟要求佛祖親自前往觀音禪院。如來佛祖也是心中有氣,心中暗想道:“特麼的,你一個天庭雷神,竟敢命令我這個佛門領導人。再說,那觀音禪院可是觀音菩薩的別院,是她享受那塊地區的香火願力之地。千百萬年來,觀音禪院的所有收入都被觀音菩薩收入囊中,從未給靈山上交過一分一毫。你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要找責任也應該先找觀音菩薩這個第一責任人,你在靈山耀武揚威又是給誰看呢?”然而,儘管如來佛祖心中不忿,但天庭勢大,玉帝現在是手持放大鏡尋找佛門的過錯。他心裡明白,不能輕易得罪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無奈之下,只得坐上八寶功德金蓮,帶著普賢菩薩、文殊菩薩以及十八羅漢,一同駕馭祥雲,朝著觀音禪院的方向飛去。

觀音菩薩自地府受傷後,便返回南海普陀山閉關養傷。此時,西遊西行事宜由文殊菩薩接手,但觀音禪院作為觀音菩薩在凡間的別院,文殊菩薩並無染指之意。畢竟,這只是一座普通寺院,且有西方謁諦暗中保護唐三藏,應該沒有什麼大的困難。然而,他們未曾料到,觀音禪院的齷齪之事竟引發三界震動,令佛門聲譽掃地,凡間香火供奉大減。

而當佛祖到達觀音禪院上空時,他被眼前的景象嚇得不輕。他不僅看到了仙界常年隱居不出的大能,地府中強大的力量,還有妖族的妖王和人間的國王大臣們,他們都在注視著他這位佛祖,要求他這個佛門的領導人給出一個說法。

如來佛祖一臉茫然,完全不明白髮生了什麼事情,也不清楚具體情況,這讓他如何給出說法呢?面對如此巨大的壓力,如來佛祖只能強行頂住,不再有任何客套,直接切入正題。他雙手合十,莊重地說道:“阿彌陀佛,諸位道友,貧僧實在不知此處究竟發生了何事,還請諸位稍安勿躁,待貧僧瞭解清楚後,必定會給諸位道友一個交代。”

見到眾大能並沒有表示出明確的態度,如來佛祖無奈地嘆息一聲。他緩緩降落在地上,收起蓮臺,來到唐三藏面前。還沒等唐三藏跪地叩拜,他便急切地問道:“唐三藏,這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竟然引得諸位道友如此憤怒?快將其中的詳細情況告知於本座!”

“謹遵我佛法旨!”唐三藏恭敬地回答道,然後將自已從踏入觀音禪院大門開始,對這座寺廟的奢華和主殿的壯麗,以及那些化身為強盜的和尚的所見所聞,一一詳細地向如來佛祖做了個詳細的工作彙報。

聽完唐三藏的描述後,如來佛祖愣住了,他毫不猶豫地大步走向主殿。當他推開主殿大門時,眼前的景象令他心頭一震。這裡實在是太過奢華了,陽光透過窗戶和殿門口灑入大殿,使得整個主殿空間內充滿了絢麗多彩的光芒,晃得他眼睛都眯了起來。這比他的大雄寶殿還要豪華,還要光彩照人,他心中升起了一絲都有點鳩佔鵲巢的想法了。

然後他根據唐三藏提供的情報,他看到了那些衣不著體,被觀音禪院的強盜和尚用來發洩獸慾劫來的婦女,她們有的神情呆滯,有的身體虛弱,有的甚至已經奄奄一息。

接著,他看到了那個堆滿白骨的大坑,白骨累累,觸目驚心。這些都是無辜受害者的遺體,他們遭受了殘忍的殺害。可如來佛祖卻只是唸了一聲“阿彌陀佛”就走了過去。這些都是如螻蟻一般的凡人,死也就死了,那都是他們前世作惡,這世才有此一劫,早死早超生。

最後,他來到了存放無數珍寶的庫房。這裡擺滿了各種奇珍異寶,但如來佛祖卻發現有些珍寶上散發出來的那絲絲血煞之氣。這些氣息讓人感到恐懼和不安。如來佛祖終於明白了,為何這些三界大能們如此憤怒了。而這些寶貝,唉!自已怎麼拿回靈山呢?這裡有這麼多的大能看著,自已也不好光明正大地拿走,得想個辦法。

想到這裡,如來佛祖的臉色變得陰沉,他決定用自已的實力,讓這些大能退去,並且要保密,至於那些凡人小國國王及大國重臣,殺了就是。

如來佛祖來到他認為修為最高的太上老君面前:“阿彌陀佛,老君貧僧有禮了,不知諸位要貧僧如何交待?”

還沒等太上老君開口,鎮元子便挺身而出,他平靜地對如來佛祖說道:“如來,這觀音禪院居然是個強盜窩!本尊為三界執行總監察正神,對這類事件有直接管轄和裁決權。既然這是觀音禪院,且觀音菩薩享受此處香火供奉,那麼觀音菩薩就應當對此事負全部責任。如來,速速交出觀音菩薩,由本尊押送她前往天庭接受審判。”

如來佛祖看了鎮元子一眼,但並未回應他的話。然而,一旁的文殊菩薩卻滿臉怒容,毫不客氣地指著鎮元子呵斥道:“鎮元子,你不過是天庭玉帝冊封的小小正神罷了,竟敢妄想讓我佛門觀音尊者前往天庭受審,你有何資格?又有何能力?”

鎮元子並未理會文殊菩薩,而是把目光投向瞭如來佛祖,語氣嚴肅地問道:“如來,你意下如何?”

如來佛祖雙手合十,唸了一句“阿彌陀佛”,然後不緊不慢地回答道:“鎮元子道友,這些不過是些如同螻蟻般微不足道的凡夫俗子罷了。他們乃是西遊量劫中的應劫之人,只因他們前世作惡,這世還孽債,他們早死晚死並無區別,不如早早超生。大不了由我佛門舉辦一場法事,超度一番便是了,何必如此興師動眾呢?”如來佛祖說得輕鬆自在,似乎這一切都與佛門無關緊要。藉著西遊量劫的名義,他認為這些人的生死都是命中註定的。

然而,如來佛祖的這番話卻激怒了在場的眾多大能者。剎那間,一股強大的威壓如潮水般湧向如來佛祖以及與他一同前來的佛門眾人。

此時,如來佛祖方才意識到,今日到場的諸位大能者實力遠勝於已。這股強大的威壓讓他動彈不得,體內的法力也完全無法調動,彷彿變成了一個任人宰割的普通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