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王菩薩心急如焚地趕到了鬼門關,並迅速來到了守城將軍府門前。他看著大門兩旁持槍握刀、筆直站立的守衛陰兵,雙手合十,恭敬地說道:“阿彌陀佛!請諸位幫忙通稟一下將軍,地藏前來領命!”
其中一名守衛隊長面無表情地看著地藏王菩薩,冷漠地回答道:“你在此等候,我這就去稟報。”說罷,他轉身走進了將軍府。
地藏王菩薩站在原地,心中暗自嘆息:“真是應了那句古話,宰相門前七品官啊!想我地藏王菩薩在佛門也是地位尊崇的菩薩,沒想到在這裡卻要看這些螻蟻的臉色。”他感到無比的委屈和憤怒,難道自已真的要被逐出地府,灰溜溜地回到西天靈山嗎?
地藏王菩薩在地府的地位和影響,為什麼如此不堪,是他地藏王菩薩自已找死,覺得自已有實力掌控地府了,以他大羅金仙巔峰境界,再有萬鬼大陣的相助,他認為自已可以輕鬆打敗后土和酆都,至於十殿閻羅,五方鬼帝,那都不是自已一合之敵。
地藏王菩薩開啟萬鬼大陣,準備先攻擊酆都城,然後再進攻后土殿,最後強壓五方鬼帝和十殿閻羅低頭臣服,同時,地藏王菩薩還請來了佛門八百羅漢相助。
地藏王菩薩帶著自已的武裝力量,浩浩蕩蕩,信心十足地向酆都城而去。
可是,地藏王菩薩和他的隊伍沒走多遠,就被十五個人給攔住了。
攔路者正是五方鬼帝的十殿閻羅,(五方鬼帝分別為:東方鬼帝蔡鬱壘、西方鬼帝趙文和、北方鬼帝張衡、南方鬼帝杜子仁、中央鬼帝周乞。)就在這時,中央鬼帝周乞左手持一黑鞭,右手持一柄綠幽幽的桃木劍,一臉殺氣地看著地藏王菩薩,問道:“地藏,你不在你的地藏菩薩殿負責輪迴,帶著這麼多的陰兵羅漢要去那裡?”
“阿彌陀佛!原來是五方鬼帝和十殿閻羅啊,你們這不是明知故問嗎?貧僧要和酆都討論一下六道輪迴,怎麼?就憑你們,也要攔截貧僧的路?”地藏王菩薩一臉不屑地看著五方鬼帝和十殿閻羅。
聽著地藏王菩薩囂張的語氣,五方鬼帝和十殿閻羅都是一臉的平靜,看地藏王菩薩就如看跳樑小醜一般。
就在中央鬼帝繼續說話時,只聽地府中傳來一道讓所有人都顫抖的聲音:“奉:皇天玉皇大帝,后土平心娘娘,酆都大帝之法旨,任命殺神白起為地府兵馬大元帥,永鎮地府鬼門關,行地府兵事,欽此!”
話音剛落,只聽一陣低沉的號角聲響起,地府虛空中突然湧現出一隊隊黑甲黑袍的陰將陰兵,他們如同一股黑色洪流,迅速將地藏王菩薩的萬鬼大陣和八百羅漢包圍起來。這些陰將陰兵面色冷峻,身上散發著陰森的氣息,手中拿著各種兵器,讓人不寒而慄。
與此同時,在地府深處,一道璀璨的光芒閃過,一位身穿白色鎧甲、頭戴白色戰盔的將軍緩緩走出。他手持青銅長劍,後背揹著一對黑色雙鐧,面容剛毅,眼神銳利,透露出一種威嚴和冷酷殺伐之氣。這位將軍就是新任地府兵馬大元帥兼鬼門關鎮守大將軍,殺神白起。
白起看著地藏王菩薩,下達命令道:“地府眾將士聽令,你們面前之武裝力量,乃是地府之叛逆。吾等當全力以赴,誅殺叛逆!”隨著他的聲音落下,地府中的氣氛變得緊張起來,所有的陰將陰兵都握緊了手中的兵器,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戰鬥。
白起又道:“地藏王菩薩,汝身為地府輪迴之主,當以慈悲之心度化眾生。然今你領軍公然反叛,擾亂地府秩序,汝當死罪!”
最後,白起對八百羅斥道:“八百羅漢,汝等乃佛教護法,不在西天靈山盡職盡責,卻來地府行殺戮之勾當,汝等真以為地府無人?欺地府無兵?汝等公然現身地府,已是死罪,且不可饒恕!”
白起說完之後,將三道聖旨朝著上方用力丟擲,只見三道聖旨在地府的虛空之中,彷彿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所託舉,緩緩地自行展開。聖旨之上散發出陣陣威嚴的氣息,令人不敢直視。五方鬼帝和十殿閻羅紛紛恭敬地跪地參拜,但地藏王菩薩卻毫無動靜,心中暗自思忖道:“玉帝、后土、酆都三人究竟在搞什麼名堂?居然封他為地府兵馬大元帥,還讓他擔任鬼門關鎮守大將?不好,如果此人真的成為鬼門關鎮守大將,那麼我們佛門弟子再來地府可就困難重重了。不行,必須立刻阻止,反正已經無法回頭,索性就一反到底。”
地藏王菩薩大聲叫道:“哼哼,本菩薩在地府已經待了上千萬年,從來沒聽說過有什麼兵馬大元帥和鬼門關鎮守將軍這兩個職位。這個叫白起的傢伙肯定是個冒牌貨,竟敢假傳聖旨,真是膽大包天!大膽狂徒,居然敢假傳聖旨!來人啊,速速將此賊拿下!”
隨著地藏王菩薩一聲令下,萬鬼大陣迅速展開,地府內頓時陰風呼嘯,鬼哭狼嚎之聲不絕於耳。地藏王菩薩身處大陣中心,手持九錫禪杖,杖上的九個金色圓環嘩嘩作響,不斷釋放出陰森的氣息,融入萬鬼大陣之中。剎那間,萬鬼大陣的威勢急劇增強,令人驚歎不已。與此同時,那八百羅漢在降龍伏虎兩位羅漢的率領下,迅速擺開羅漢大陣,嚴陣以待。
白起一見地藏王菩薩的野心昭然若揭,他知道多說無益。他猛地抽出長劍,斜指虛空,發出了一聲震耳欲聾的大喊:“眾軍士聽令:殺叛逆,活捉首惡!”這道命令如同驚雷一般響徹整個地府,讓所有鬼魂亡靈都震顫不已。
隨著白起的命令下達,所有計程車兵們在各自長官的帶領下,迅速做出反應。前排的陰兵們熟練地從後背上取下大弓,從箭壺中拔出羽劍,然後將弓弦拉滿,準備發射。他們動作整齊劃一,士氣高昂,展現出了強大的戰鬥力量。
只見白起再次大聲喊道:“放!”隨著他的口令,無數黑色羽箭如同一陣黑色的旋風般飛射而出,帶著絲絲吞噬之法則的力量,直奔萬鬼大陣和八百羅漢大陣而去。這些羽箭在空中劃過一道優美的弧線,彷彿一顆顆流星,落入萬鬼大陣和八百羅漢大陣中,給他們一種無盡的壓迫感。
萬鬼大陣雖然近戰能力十分強大,但在白起陰兵遠端弓箭的攻擊下,其弱點也暴露無遺。那些惡鬼被射中後,甚至來不及發出一聲慘叫,便直接化作一團黑氣,消失在地府的虛空中。這些黑氣隨後融入地府的業力之中,而那些被射死的惡鬼,則永遠無法輪迴往生,徹底消散在了地府之間,變成了地府運轉的業力。
那八百羅漢中箭後,瞬間被剝奪了靈魂,緊接著靈魂便消散無蹤。然而,與惡鬼不同的是,這些羅漢會感受到疼痛。一旦中箭,他們便發出淒厲的慘叫聲,令人毛骨悚然。最終,他們都變成了一具具毫無生氣的屍體。
儘管地藏王菩薩擁有強大的實力和精通佛法,但要論行軍作戰,他在地藏王菩薩面前就顯得相形見絀了。白起作為一名以殺成就神位的英魂,其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和實戰經驗使得地藏王菩薩望塵莫及。兩人之間的差距猶如天壤之別,無法相提並論。
隨著一輪輪箭雨落下,地藏王菩薩的萬鬼大陣中的惡鬼和八百羅漢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減少,地藏王菩薩心急如焚,可他面對白起的軍隊的遠端打擊,沒有絲毫的應對之策,只能眼巴巴看著萬鬼大陣中的惡鬼一個個消失,八百羅一個個死亡。
首先堅持不住的是降龍伏虎兩羅漢,眼見八百羅漢已經損失過半,降龍伏虎兩羅漢經過簡單的商量後,決定同突圍,最後,在三四百羅漢的拼死掩護之下,佛門法力最強的十八羅漢在受了一身傷後,狼狽不堪地逃出了地府,回西天靈山向佛祖交待此次地府之行的結果。
而地藏王菩薩可就悲劇了,萬鬼大陣,需要他的指揮和坐鎮,一旦他離開,那萬鬼大陣瞬間就土崩瓦解,失去戰鬥力,任由白起的陰兵陰將的圍殺。
地藏王菩薩苦心經營的萬鬼大陣,並沒有對白起的陰兵陰將造成一絲一毫的損失,倒是那八百羅漢給白起的軍隊帶來了一些損失。
十八羅漢的逃跑,八百羅漢全軍覆沒,地藏王菩薩的萬鬼大陣沒有絲毫的反抗能力,地藏王菩薩承認自已大勢已去,只能投降認輸。
“阿彌陀佛,殺神白起,老納認輸了,但是,老納想要和白起將軍做過一場,要是白起將軍贏了,老納任由將軍處置,要是老納僥倖勝了,那老納就帶剩下這些亡靈退回地藏王菩薩殿,不再過問地府任何之事。不知將軍意下如何?”地藏王菩薩高聲對白起說道。
白起聽到地藏王菩薩認輸,下令自已的陰兵陰將停止攻擊,對地藏王菩薩說道:“地藏,你要和本帥較量,本帥答應你,但這些惡鬼,一個不能留!”
說完,不等地藏王菩薩說話,白起對閻羅王說道:“閻羅王,這些惡鬼就由你來超渡吧!”
閻羅王答應一聲,來到萬鬼大陣前,只見他把黑色袍服衣袖一甩,只見那袖口變化成一個無底深淵,閻羅王喊了一聲“收”,那袖口傳出一陣強大的吸力,把萬鬼大陣剩下的惡鬼全數吸入那巨大的袖子中,等到最後一個惡鬼被吸進袖中後,閻羅王撤去法力,袍袖一捲,那些惡鬼就全化為陰德,反哺地府。
地藏王菩薩一看閻羅王展示的這一神通,他心裡大驚,什麼時候閻羅王有這麼強的法力了?而這招袖裡乾坤還是萬壽山五莊觀主鎮元子的成名神通,什麼時候閻羅王也會這招了?
見地藏王菩薩一臉茫然,疑惑不解的樣子,閻羅王那黑如鍋底的滿容上露出一個陰森森的笑容,說道:“地藏,別以為你在地府中最強,我們十兄弟只是不想和你一般見識,裝個低調,要你的命,我們十兄弟最多十招,至於說五位鬼帝,他們都能一掌拍死你,你不知天高地厚,還想造反,真的是不知所謂。”
什麼?閻羅王透露出的這些實情,讓地藏王菩薩破防了,原來,這地府真是深不可測,以前的自已還以為地府最強,原來,別人都拿自已當笑話看。看來,以後的地府,沒有他地藏王菩薩的容身之地了。
地藏王菩薩還在自已的臆想中,白起這時說話了:“地藏,你私自煉製萬鬼大陣,有有故意擾亂地府正常執行的嫌疑,並且有反叛地府的惡行,今奉玉帝陛下、后土娘娘,酆都大帝的旨意,特罰化你受刑五百鞭刑,立刻執行,並且永遠關入其拙地藏殿,無玉帝、后土、酆都大帝旨意及本元帥令不得踏出地藏殿半步。”
地藏王菩薩聽到只罰自已受五百鞭刑,心中已然放心不少。畢竟,他可是擁有佛光金身護體的強大存在,這意味著一般的攻擊對他來說根本無足輕重。此外,他還有一件後天煉製的萬鬼袈裟,這件寶貝更是能為他提供外力對他的傷害。因此,區區五百鞭刑對地藏王菩薩而言實在算不得什麼。
然而,地藏王菩薩似乎並未意識到,他此次公然挑釁地府的行為給佛門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儘管他本人可能並不知道,不以為意,但事實上,佛門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在天庭和地府雙重壓力下,佛門將積累了億萬年的功德幾乎全部送給了天庭和地府,這使得佛門在未來數萬年內陷入了一貧如洗的境地。修行底蘊蕩然無存,崛起之路變得異常艱難。
在地藏王菩薩看來,所謂的禁足地藏王菩薩殿也不過是一句空話。只要佛門中的幾位大佬出面干預,針對他的禁足措施自然會化為泡影。但他沒有想到的是,他的行為已經引起了其他勢力的警覺和不滿。
而這一切的結果,都是因為地藏王菩薩的自私與傲慢。他只顧個人利益,不顧佛門的整體利益,最終導致了佛門的衰落。或許,只有當他真正認識到自已的錯誤時,才能找到挽回局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