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山,孫悟空剛被鎮壓在下面,過了一二十年的時候,五行山下來了一個身穿青袍,頭戴綸巾,手持羽扇的英俊年青人,口中唱著詩句:“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這首詩孫悟空在靈臺方寸山在菩提祖師的教導下讀過,出自詩經《小雅·蓼莪》,其中的意思孫悟空也知道一點,這首詩表達了遠方的遊子對父母的感恩之情,同時也反映了對家鄉的思念。

孫悟空聽到這人唸的詩,想起了自已的過去,回憶起了在花果山的自由自在,不由的心情有點糟糕。

“那年輕人,過來過來,陪俺老孫聊聊天,快點過來!”孫悟空對著年輕人喊道。

年輕人來到孫悟空面前,好奇地說道:“咦?這隻猴子會說人話,嗯,有點靈蘊,說不定這隻猴子的猴腦比普通猴子猴腦要好吃,對,猴腦在活的時候最好吃,這隻猴子被困在這裡,這不正是讓我吃的嗎?”

說完,年輕人從背後的包裹中,拿出一件件吃猴腦的工具,擺放在孫悟空面前。

“呔!你這個挨千刀的傢伙,竟然敢打我腦子的主意!俺老孫可是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孫悟空!想當年,俺老孫大鬧天宮,嚇得玉帝老兒屁滾尿流,十萬天兵天將都奈何不了我!你這小小螻蟻竟敢挑戰俺老孫的威嚴,簡直就是自尋死路!”孫悟空怒吼道,可任憑他怎麼掙扎,只是腦袋能動,身體在山中猶如生根一般,紋絲不動。

年輕手握住一把小錘子,對著孫悟空的腦袋敲了下去。這一下,猶如晴天霹靂,敲得孫悟空的腦袋嗡嗡作響,眼前金星亂冒。他感到一股強烈的眩暈感襲來,彷彿整個世界都在旋轉。孫悟空雙眼冒著星星,他努力的試圖保持清醒,但視線模糊,無法集中注意力。他搖晃著腦袋,努力想要保持清醒。

年輕人一邊敲打著孫悟空的腦袋,一為戲謔地說道:“還大鬧天宮,還嚇得玉帝老兒屁滾尿流,還十萬天兵天將都奈何不了你,你再說大話啊,你再囂張啊,還我這個小小螻蟻挑戰你的威風,還我自尋死路,你在這裡動也動不了,還威脅我,你以為你是誰?一隻潑皮猢猻。”

孫悟空覺得,自已快要被年輕人的錘子快要敲死了,他這時才明白,這個年輕人不簡單,他忍著疼開口求饒,:“誒喲喂,別敲了,再敲俺老孫真的被你敲死了,死猴腦可不好吃了。”

年輕人停下敲打動作,對孫悟空說道:“弼馬溫,怎麼樣?被人壓在山下的滋味不好受吧?”

孫悟空聽了年輕人的話,大吃一驚:“你是誰?”

“哈哈,我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孫悟空,不知好歹,被人算計了都不知道,真是可悲可嘆啊!”年輕人說完,發出一陣唏噓。

“什麼意思?俺老孫怎麼會被人算計?你給俺說清楚。”孫悟空聽完年輕人的話,不由自主地問道。

“哼,你一個不知禮數的猢猻,自以為學了一些微末道法,就妄圖在天庭任由你胡來?就憑你那點本事,南天門守將就可以一掌拍死你你信不信?不大言不慚地要做什麼齊天大聖,玉帝也是惜才,見你天資還可以,給你一個御馬監監正的職位,你知道這個職位以前都是任職的嗎?”

孫悟空聽到年輕人的話,根本不相信,他可是和天兵天將較量過的,連那個叫什麼的三壇海會大神都被自已打傷逃走了,現在面前之人說自已連個南天門守將都打不過,他絕對不相信天庭的人能有多大的能力。

見孫悟空不相信,年輕人繼續說道:“先不說天庭的實力,說說那御馬監吧,那任過御馬監監正人很多,比如太白金星,太乙救苦天尊等等,而你的前任就是武曲星君,怎麼你真的認為那弼馬溫是個無品小官?前幾任都是天庭重臣,可你卻嫌棄官小,擅自離開天庭,棄官要做你那花果山猴王,真的是不知好歹!”

孫悟空聽後,他搖了搖頭,不相信年輕人說的話,弼馬溫官有多大,那御馬監裡的那些下屬都說是無品之官,他孫悟空可是不相信能有多大的官。

孫悟空反駁道:“那為什麼御馬監的那些監丞、監副、典簿、力士、大小官員人等,都說是無品階的官位,而且說是未入流的芝麻官,小的不能算個官的官?”

年輕人聽到孫悟空的話,嗤笑著說道:“無品階?未入流?小的不能算個官的官?你還真不知道什麼叫玉帝身邊人,那些天兵天將在天庭都已經千萬年都沒有任何職務上的變化,可是御馬監監正不知道玉帝提拔了多少人。至於那些御馬監的你曾經的下屬說弼馬溫官小,道理很簡單,那是因為你擋住了人升遷的路,沒有你孫悟空,御馬監內的所有人都能夠官升一級,可你卻是橫插一腳,那些人能高興嗎?他們不把你弄死,只是想辦法讓你自已嫌官小離開御馬監,你已經很幸運了,你以為那些下屬怕你?憑他們的實力,捏死你這個猢猻輕而易舉,只不過是人家隱藏實力,故意示弱給你看而已。”

年輕人的話,讓孫悟空的三觀盡毀,他一臉不敢置信地看著年輕人,問道:“這是為什麼?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

年輕人聽到孫悟空的問題,他淡淡一笑說道:“為什麼?你自已想吧!反正你要被壓五百年,在這五百年時間裡,以你孫悟空的聰明,應該能想個一二。”

說完,年輕人收起他的工具,手搖著羽扇,風輕雲淡地告辭離開。

孫悟空只是隱隱約約地聽到年輕人的聲音若有若無地傳進他耳中:“爾為棋子,亦為變數,誰為執棋者,亦可成棋子!”

年輕人的話,讓孫悟空陷入了沉思,他從自已出世開始,一直到自已被壓五行山下的點點滴滴詳細地想了一遍,可是,他的猴生閱歷太少了,可以說是幾乎沒有,任他怎麼想都想不出個一二來。

孫悟空就一點很好,他想不通的事,絕不過夜。想不通就不想,反正現在失去了自由,想這些問題的時間還很多,沒必要急於一時。

直到今天,孫悟空才明白,自已落入了一個圈套,一個巨大的陰謀圈套中,離開了五行山,卻被緊箍重親控制,他現在想起來那年輕人說的最後一句話:“爾為棋子,亦為變數,誰為執棋者,亦可成棋子!”

孫悟空這時才明白,自已是別人手中的一枚棋子,他想要改變自已是棋子的命運,成為一個執棋者,可是,有緊箍的控制,想要改變自已棋子的命運成為執棋者,何其難矣。

而唐三藏見孫悟空這副表情,眼中黑光一閃,說道:“悟空,為師想和你對弈一局如何?”

聽到唐三藏說道要和自已下棋,孫悟空心中一動,說道:“師父,就在這裡嗎?我們也沒有帶什麼棋盤棋子啊!”

“悟空啊,只要心中有棋,那天地可做棋盤,三界萬物皆可為棋子,悟空,陪為師在這裡下一局,很快的,耽誤不了多久時間的。”唐三藏淡淡地說道。

“好吧!那俺老孫就陪師父下一局!”孫悟空說道。

說著,唐三藏下馬,找了一片平坦的空地,清除掉雜草枯枝,畫出一條條棋線,並用小木棍做自已的棋子。而孫悟空選擇了一些小石子,師徒二人開始了對弈。

唐三藏沒有客氣,直接落下一子,悠悠地說道:“悟空啊,我從小在化生寺長大,跟著寺裡的和尚每天唸經禮佛,本以為,為師就這樣一輩子結束了,可是,我卻被定為取經人。”

“師父,你給俺老孫說說你在化生寺小時候的事,你能成為取經人,應該從小就和佛法有緣吧?”孫悟空說著,也落下一子。

“從小與佛法有緣?你可拉倒吧,為師自記事起,不是打掃佛堂就是挑水劈柴,還時常遭到比我年紀大的虐待,他們可以隨時打罵我,我在十五歲之前,在化生寺就沒吃飽過一頓飯。直到十五歲那年,化生寺舉行了一次寺內辯經,我連續辯贏了三位佛法比較高的師兄後,我在化生寺裡的地位才高了許多,再也不用幹那些力氣活了。

也是,為師對佛法不但能夠翻一遍就能記在心裡,而且一看就懂,理解也非常深刻。所以在那化生寺內就有了一席之地,才有了今日之成就。”

“那師父,你為什麼還要去西天取經呢?真的為了那什麼佛法東渡,佛門大興嗎?”孫悟空問道。

“為什麼?”唐三藏一臉苦笑:“自從為師辯經贏了之後,寺裡的那些同門們,就開始想各種法子排擠我,先是給為師下毒,然後誣陷我,再然後就是敲悶棍、使絆子,這些手段都用盡了。為師要是再不離開,恐怕真會不明不白死在寺裡。”

說到這裡,唐三藏的臉上露出一絲自嘲和無奈。他知道,自已雖然在辯經會上獲勝,但卻因此成為了眾人眼中釘。他想要活下去,只有遠離這個是非之地。

“所以,為師才選擇踏上西行之路,哪怕這條路千難萬險,甚至有可能會死在路上,也總好過在那化生寺內,不明不白,窩囊地被人弄死!”唐三藏語氣堅定地說道。

孫悟空靜靜地看著唐三藏,他能感受到唐三藏內心深處的痛苦和不甘。雖然唐三藏表面上說得輕鬆,但實際上,他心中充滿了對化生寺那些人的憤恨。這種仇恨如同深淵一般,無法見底。

“悟空啊!其實你我都是西行之局中這棋子,而執棋者你我都清楚,可是你也許能跳出這棋局,而為師可就難了!”唐三藏指著畫在地上的棋盤無奈說道。

“唉!”唐三藏嘆了一口氣,丟掉手中的小木棍,站起身似是自言自語:“其實,我從觀音菩薩真身出現在化生寺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身已入局,我已為棋子,可是我一介凡夫俗子,豈能逃脫這漫天神佛的手掌心?想想都可笑,可悲可嘆!”說完,唐三藏眼角流出兩行清淚。

孫悟空聽到唐三藏的自語,心中一驚,神佛手掌心?是了,自已不就是和如來佛祖打賭,說自已能夠跳出其手掌心,最後被如來佛祖以掌化山,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嗎?正如唐三藏所說,自已做為一枚棋子,怎麼可能跳出執棋者的手掌心?

孫悟空頹廢地一屁股坐在地上,雙目空洞,彷彿失去了生機。

唐三藏根本沒有理會孫悟空,他只是自顧自地說著話,彷彿沉浸在了自已的世界裡。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帶著一種無法言喻的堅定和決絕。

\"我就像這根由小木棍做成的棋子,只要別人稍稍用力,就能輕易將我折斷成兩截。然而,悟空啊,你卻與眾不同。你宛如那堅硬無比的石子,無論遭受怎樣的打擊,都能堅如當初。與你相比,我如同微不足道的草芥,而你卻是堅硬的頑石。所以,我們之間有著天壤之別,你脫離棋局的機會遠比我要大得多。悟空,當適當的時候到來時,為師將會竭盡全力幫助你,讓你成功地離開這個棋局。\"

孫悟空這時也清醒過來,聽到唐三藏的話,他苦笑著搖了搖頭,嘆道:“師父,你說助我脫離棋局?談何容易啊!在五行山下壓了五百多年,俺老孫也曾想過很多問題,嘗試過無數種獲得自由的辦法,但到頭來卻發現,想要真正得到自由,實在太難太難!”

唐三藏見孫悟空一臉愁容,連忙安慰道:“悟空,不必如此悲觀。這西行之路雖長達十萬八千里,但沿途必然會有許多機遇等待著我們。只要我們能緊緊抓住這些機會,未嘗不能取得成功。”

然而,就在唐三藏剛剛說完這句話時,他突然渾身一抖,眼神變得迷茫起來,不知所措地四處張望。隨後,他疑惑地問道:“阿彌陀佛,悟空,你我二人為何在此下棋呢?快扶為師上馬,我們得趕緊離開此地,前往西天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