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拜師完畢以後,五個小道士就跑了過來,和孫悟空見了面,幾六個同門弟子很快就互相熟悉了。

而最小的木天圭這時對著封言和建木說道:“師祖、師尊,我們的道觀現在還沒有修好呢,以我們該怎麼辦啊?我們還要祭拜祖師爺呢!”

封言聽後,笑著說道:“當初為了懲罰悟空他們,讓他們修道觀,只是一個藉口而已,現在孫悟空歸我門中,一切就都過去了。”

他轉頭看向孫悟空,溫和地說:“悟空,從今天起,你就是本門的正式弟子了。這五位都是你的師兄,你們要相互扶持,共同進步。”

孫悟空恭敬地點頭應道:“是,師父。”

隨後,封言又對其他幾個徒弟說:“今後,你們也要多多照顧悟空師弟,大家一起努力修行。”

眾弟子齊聲答道:“謹遵師命!”

接著,封言一揮手,一座宏偉壯觀的道觀出現在眾人面前。

封言語重心長地對眾人說:“以前這座道觀雖然簡陋,但是其中的玄妙不是你們能夠見到的,也不是你們能夠使用的,所以我才重新建了一座。”

說完,他帶著弟子們進入道觀內,來到主殿中,眾弟子見主殿內空空如也,什麼也沒有,孫悟空首先說道:“師祖,師尊,那我們道觀現在要供奉那個能呢?是三清道祖還是五方五老?還是和那個鎮元子一樣供奉天地?”

“哼!三清道祖?五方五老?天地?那都不夠資格讓我門供奉,我門中人只供奉師尊。”建木聽到孫悟空的話後,冷笑著說道。

孫悟空和五個道士聽到建木的話後,心中大驚,他們沒有想到,自已的師門竟然如此的強大,他們這是拜了個什麼樣的師門啊。

“我知道你們幾個心中有很多關於師門的疑問,但是現在還不到你們知曉的時間,時機到了你們自會明白的。”建木笑著說道。

接下來開始進行了真正的入門儀式。

儀式結束後,封言鼓勵弟子們說:“只要你們齊心協力,努力修行,不久之後,你們也會成為真正的強者,開宗立派。”

孫悟空等人深受鼓舞,紛紛表示要勤奮修煉,不辜負師祖師父的期望。從此,他們開始了艱苦的修行生活,向著更高的境界邁進。

封言道:“你們先去熟悉一下這道觀吧,然後各自挑選一間房間作為修煉之所。”

孫悟空等人應道:“是,師祖!”便紛紛離去,開始探索這座神秘的道觀。

孫悟空此時心中感慨萬千,他覺得自已彷彿獲得了新生。對於這次難得的修行機會,他格外珍惜。一邊走,一邊感受著體內強大的力量,心中不禁湧起一絲疑惑。

他快步走到建木所在的房間,推開門,只見建木正靜靜地坐在蒲團上。孫悟空恭敬地行禮,問道:“師尊,弟子有一事不明。為何我感覺自已的修為似乎比以前更加強大?但又有些奇怪的感覺……”

建木微笑著解釋道:“悟空啊,你如今已是重生之身,雖然保留了前世的記憶,卻是失去了以前的全部實力,但這具身體與之前相比已經發生了變化,但是由於為師給你重塑法身,你的修為確實已經到了大羅金仙巔峰,但需要時間來適應新的身體和力量。此外,這裡由於你們師祖的神力加持,靈氣濃郁程度遠超外界,對你們的修行也有極大的幫助。只要努力修煉,相信你很快就能突破大羅金仙巔峰境界,成為天地之聖。”

孫悟空聽後恍然大悟,眼中閃過堅定之色,道:“多謝師尊指點,弟子明白了。我一定會加倍努力,不辜負師尊的期望。”

說著孫悟空猶豫了一下又問道:“師尊,徒兒身死之前,一心向佛,總以為到達佛教靈山,能夠修成正果,可為何他們要給我戴上緊箍咒,而且我被唐僧那老和尚用緊箍咒念死了我,並且連我的屍體都不管不顧,這是為什麼啊師尊?”

聽到孫悟空的話後,建木微微嘆息一聲說道:“悟空啊,你是天生石猴,吸收天地靈氣,有著強大的天道氣運,而佛門也是看準了這一點,又加上西遊量劫,他們在你出世之前,就已經做好了佈局,在花果山設下了許多封印,讓你的境界最高達到太乙金仙,無法達到更高的修為。當你出世之後,佛門更是想方設法給你製造各種劫難,讓你大鬧天宮,破壞蟠桃御宴,最後讓你造反被壓五行山下,最後是派遣觀音菩薩前來引導你拜入佛教門下,成為他們的棋子。”

孫悟空聞言瞪大了眼睛,憤怒地說道:“原來如此!怪不得我當年想要離開花果山去尋找長生之道時,總是會遇到各種阻礙和困難。原來是因為佛門在暗中搞鬼!”

建木點了點頭道:“不錯,正是因為佛門在背後操縱一切,才導致了你後來的遭遇。而那緊箍咒,則是如來佛祖用來控制你的手段之一。他害怕你會脫離他們的掌控,所以特意為你準備了這個東西。至於唐僧對你的態度……”說到這裡,建木略微停頓了一下,似乎有些難以啟齒。

孫悟空焦急地問道:“師尊,請告訴我真相吧!我想知道唐僧到底對我有什麼看法?”

建木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其實,唐僧並非真心想要收你為徒。他只是受到了佛門的指示,不得不與你同行。在西行路上,他多次利用緊箍咒來懲罰你,甚至還曾經將你趕走。這些行為,都是為了削弱你的反抗意識,磨滅你的心性,讓你更容易被佛門所控制。”

孫悟空聽完之後,氣得渾身發抖,咬牙切齒地說道:“好一個佛門!好一個唐僧!他們竟然如此對待我!我一定要找他們報仇雪恨!”

建木連忙安撫道:“悟空啊,莫要衝動,如今你已經重生,應該好好修煉,穩固自已的實力。等時機成熟之時,再去找他們算賬也不遲。”

孫悟空冷靜下來,點了點頭道:“多謝師尊提醒。我一定會努力修煉,早日恢復巔峰狀態,然後去找佛門算賬!”說完,他便轉身離去,繼續閉關修煉。

事實上,建木並沒有完全透露所有情況。其中一個重要的細節是,西天佛門已經決定放棄孫悟空,並打算用六耳獼猴來代替他,讓六耳獼猴成為前往西天靈山取經的新主角。

再來看唐僧,從一開始到最後,唐僧的內心一直對孫悟空充滿著排斥。他深深地看不起這隻半路出家、加入佛門的妖猴。儘管孫悟空被緊箍咒所束縛,但他一路上付出了最多的努力和貢獻。然而,唐僧對孫悟空的排斥心理不僅沒有減弱,反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強烈。這種偏見和不公正的對待使得孫悟空在毀掉道觀,罰他們幹苦力的時候,唐僧心中的怨氣積累到了臨界點,而孫悟空想要離開取經隊伍的行為,讓唐僧徹底的對孫悟空失去了耐心,用緊箍咒讓孫悟空命殞這裡。

取經隊伍繼續向西,此時他們之間的關係變得十分微妙。自從離開道觀後,唐僧、豬八戒和沙僧三人已經沉默了整整三天。他們一路無話,各自懷揣著心思和計劃。如今的取經隊伍可謂是離心離德,毫無生氣可言,沉悶的氛圍讓人感到壓抑。

這一天,他們來到一座山前,眾人疲憊不堪,便停下來歇息。唐僧又飢又渴,卻無能為力。作為一個自幼在寺院中長大的凡人,他幾乎沒有任何生活技能,甚至連野菜野果都難以分辨。在這片荒野之中,他要想存活下去,簡直比登天還難。

唐僧想要讓豬八戒和沙僧去化點齋飯,可是當他看到兩人的狀態時,唐僧就自覺得放棄了要開口的想法。

豬八戒躺在一個平坦點的石頭上,四仰八叉地呼呼大睡,沙僧也在一旁斜靠在一棵大樹上,緊閉雙眼,似睡非睡。

看著這兩個徒弟的表現,唐僧心裡很不是滋味,他知道是自已用緊箍咒弄死孫悟空,讓這兩個徒弟有了兔死狐悲的心思。他不想開口,但肚中的飢渴卻難以抵抗。無奈之下,唐僧只好硬著頭皮說道:“八戒、悟淨,為師又渴又餓,你們倆誰能去給為師化點齋飯回來呢?”

豬八戒聽到唐僧的話,懶洋洋地睜開眼睛,瞅了一眼唐僧,有氣無力地回答道:“師父,您可是天定的取經人,自然會有人主動為您送吃送喝。可我和沙師弟就不一樣了,我們只是可有可無的小角色,說不定哪天師父您一個不高興,就讓我們和猴哥一樣,暴屍荒野,到時候我們找誰評理去呀?”

唐僧聞言,頓時瞪大了眼睛,氣得渾身發抖,指著八戒道:“你這個沒出息的東西!難道為師平日裡待你們不好嗎?怎麼能說出這種喪氣話來!”

八戒一臉委屈地嘟囔著:“師父,您也知道,咱們這一路上經歷了多少磨難,那都是猴哥忙前忙後用命換來的,可到頭來,什麼好處都沒有,最後還落了個身死道消的下場,師父,你就放過我吧,我老豬心累了,也怕了,最後的一點希望也因猴哥的死也徹底的死了,消失了。”

沙僧也附和道:“是啊,二師兄說的對,師父你是天之驕子,我們只是三界中被人看不起,被打下凡的怪物罷了,死與活沒人去關注,所以師父啊,您大人有人打量,以後出力不討好的事我們就不參與了。”

唐僧聽後,心中一陣感慨。他深知自已當初對待孫悟空讓這兩個徒弟寒了心,可事已至此,想要挽回已元無可能,卻又無可奈何。如今,面對八戒和沙僧的抱怨,他也只能無奈地嘆了口氣,準備繼續忍飢挨餓,堅持一下要是翻過這座山,碰上一個城鎮或者國家,討些吃食以填飽肚子。

正在這個時候,山林間突然傳來了一陣輕微的響動,緊接著便響起了一道蒼老而又洪亮的聲音:“聖僧不必煩惱,老夫這裡有些吃食,給聖僧用來充飢。”

唐僧聞聲抬頭望去,只見一個身穿灰色長袍、頭髮花白的老漢正緩緩地從山林深處走出來。他手中端著一個托盤,上面盛著厚厚的一摞白麵大餅,散發著誘人的香氣。隨著老漢的走近,那股香氣愈發濃郁,讓唐僧忍不住嚥了口唾沫。

老漢步履穩健,臉上帶著和藹可親的笑容,目光慈祥地看著唐僧。他一邊走著,一邊說道:“聖僧一路勞累,想必腹中飢餓。這些餅子都是我剛剛做的,還熱乎著呢,請聖僧品嚐。”說著,他將托盤遞到了唐僧面前。

豬八戒睜開眼睛,臉上露出一絲狡黠的笑容,陰陽怪氣地說道:“呦呵!這不是金頭揭諦嘛!怎麼?不打算繼續躲藏下去了?既然如此,就別再裝作老好人了。用你本來的面目示人吧,何必還要變成一副人畜無害的普通百姓模樣呢?你以為這樣就能騙過誰啊?真是自欺欺人罷了。”

金頭揭諦聞言,心中頓時湧起一股怒意,他瞪大了眼睛,怒視著豬八戒,大聲斥責道:“豬八戒!你身為護持聖僧前往西天取經之人,竟然不盡心盡責,不去為聖僧化齋討食,反而在此胡言亂語!難道你不知道自已的職責所在嗎?”

豬八戒不耐煩地揮了揮手,一臉不屑地說道:“行了行了,少跟我來這套。你也不用把話說得那麼好聽,顯得自已多麼高尚似的。如果你們覺得我不行,那大可以像猴哥那樣,直接把我給弄死得了。這樣一來,我也能得到解脫,你們也能重新找些實力更強、更聽話的人來保護聖僧。這不正是一舉多得之事嗎?何樂而不為呢?”

“豬八戒,你可知曉你方才所言,將會引發何等後果?這般後果,你可承擔得了?難道你們就不懼那佛祖菩薩的懲處?”金頭揭諦聲色俱厲地喝問。

“我自然曉得,無非就是一死罷了,身死道消,永生永世無法輪迴轉世,又有何懼?我老豬在人間享盡榮華富貴,在天庭也曾官居高位,這天庭和人間的榮華富貴都已享受殆盡,再無任何遺憾。也罷,你此刻大可動手,我亦可去陪伴猴哥了。”此時的豬八戒已然看淡生死,心境豁然開朗。

實際上,豬八戒的前世乃是天庭掌控十萬水軍的天蓬元帥,知曉的內情遠比孫悟空更為深入,故而如今他已然徹底看透,生與死對他而言,不過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