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進沒有耽擱,他直接將這個訊息公佈出去了,很多人都在翹首以盼。

當初他們得知,單進派遣船隊出海而去探索新大陸,他們內心也是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去往那遼闊的新天地,見識不一樣的世界。

雖然這件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他們途中會遇到諸多風險。萬一身陷風浪,很有可能他們就會葬身海底。

但這些都是小問題,因為單進讓他們看到了機會,讓他們對未來充滿了憧憬,他們希望去到那新大陸,搏一搏未來。

而這顯然只是第一批。

在這批人前往新大陸之後,華夏會進一步挑選更多的人,前往那塊陌生的土地開闊,讓華夏的百姓在那邊安居樂業。

這件事情,並沒有耽誤太久。

船隊便是順利的出發了。

此刻在寶船之上,眾多船員臉上滿是笑容,並沒有因為接下來路途艱辛而有多少慌張。

因為這段時間,他們經過諸多訓練,他們已經適應了海上的顛簸。

此刻他們最好奇的,就是新大陸的場景,那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世界?

與如今的華夏,又有多大的差別?

那裡是一個蠻荒世界,他們需要依靠自己的能力,將之建設起來。

或許有朝一日,那塊土地會像如今的華夏這般繁華,也是尚未可知的事情。

而這,正是無數百姓所期待的事情。

現在的華夏雖然才剛剛起步,卻已經進入正軌,而這絕對不是結束。

不管是華夏本土還是新大陸,都滿懷著百姓的希望,他們將會沿著這條路不斷向前,直至取得更多的收穫和成果。

單進對這些人也頗為重視,他親自帶人到海邊送行,他目送船隊出海而去,也鼓舞了他們計程車氣。

他們願意去海外,做更多的事情,願意為華夏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可以說,他們的成功和華夏的息息相關,而他們所取得的成就,同樣會讓華夏變得更好。

二者相輔相成,才有美好的未來。

有許多百姓在觀望,畢竟報名去海外的,可不止這點人。

只是寶船有限,能夠前往新大陸的人,終究只是一部分,他們羨慕得不行,卻也無可奈何,也只能等待下一次機會了。

如今的華夏,正在穩步發展,人口也是不斷的增長。

對於華夏百姓來說,只要生活安穩,能夠吃飽穿暖,閒來沒事,他們自然只能生孩子了。

不過等這一批人成長起來,還需要不短的時間。或許那時候,華夏將會達到一個全新的盛世,會比現在強盛得多。

未來的事情,無人能夠預料,單進也不會操之過急。

他對華夏有著充足的信心,也對未來充滿期待,他現在要做的,就是履行自己的職責,做好自己分內之事,推動華夏發展進步,那就足夠了。

至於最終的結果,時間會證明一切,無人能夠阻止華夏的崛起。

——

在船隊出海之後,又有不少人針對此事議論紛紛。

有更多的人報名前往海外。

對於華夏來說,首批出海之人就算不是精英中的精英,也是絕對的人才了。

不管他們是因為什麼原因去往新大陸,只要他們能夠做出貢獻,單進就不會虧待他們。

華夏的利益是第一位的,只要能夠讓華夏發展壯大,變得更加強盛,單進在所不惜。

而在此期間,華夏再度進行了一次科舉。

此次科舉的考生,比起之前都要多,無數人蜂擁而至,他們進入大興城中,讓這座繁華的城市變得更加熱鬧。

這些讀書人,都能夠感受到如今天下的變化,華夏蒸蒸日上,迅猛發展,不是以往任何一個朝代能夠比擬的。

他們自然也希望,在這個時代取得更高的成就,能夠名留青史。

這條路難度很大,可不試試怎麼知道結果呢?

如今華夏疆域遼闊,需要大量的人才,如果不是為了避免濫竽充數,單進肯定會大肆擴招進士。

但他很清楚,這種事情著急不得,如果讓人魚目混珠,只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倒不如挑選出其中精英,隨著時間推移,華夏肯定會變得更好,有他的帶領不至於出現太大的問題。

雖然單進也無法做的面面俱到,但他的威望足夠高,他的實力足夠強,有他坐鎮,就算那些宵小之輩別有用心,也不敢肆意妄為。

這些年來,單進已經充分展現了自己的強大,如果有人膽敢與單進為敵,必然付出慘痛的代價。

到時候,再後悔可就來不及了。

這樣的盛事也很難得,畢竟兩年才進行一次,單進等人喬裝打扮來到科舉的考場。

現在的科舉,比起最開始的時候要規範許多,其中的考生也是井然有序的進行著考試。

他們當然不敢懈怠,科舉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關係到他們接下來的命運。

這其中有許多人才,可沒有人能夠疏忽大意,畢竟每一年參加科舉的人數,都在不斷增長,又有誰敢說,自己有著絕對的把握,能夠勝過其他人呢?

他們想要實現自己的雄心壯志,那就必須從此開始,這是最關鍵的一步。

單進已經把機會給到他們面前,如果他們自己都無法把握,再說其他的又有什麼意義。

畢竟在此之前,世上根本沒有什麼科舉,就算有透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也只是針對於那些背景深厚之輩。

真正的寒門子弟,根本沒有這樣的機會。

但現在不一樣了,單進直接鎮壓了世家大族,同時讓那些權貴都明白一個道理,如今的華夏,不是他們說了算。

他們想要安穩的生活下去,那就必須認清楚現實,如果他們膽敢與華夏為敵,只有一個結局,那就是徹底的毀滅。

正如之前覆滅的那些世家大族一樣,不管曾經的他們有多強盛,他們的底蘊再怎麼深厚,在華夏面前,都是不堪一擊。

總之,有單進坐鎮的華夏,無懼任何對手,這是早已驗證的答案。

隨著單進目光掃過,他臉上露出期許之色,也不知這場考試,會湧現出哪些人才。

只希望他們能夠好好表現,不要辜負單進,也不要辜負自己。

畢竟能夠站到這裡的考生,他們必然也是歷經千辛萬苦。

科舉的門檻很高,可他們能夠脫穎而出,就足以說明他們不是等閒之輩。

但有些事情,單進不可能改變規則,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還得靠他們自己。

當然了,世上也不止這一條路,如果他們真的無法透過科技取得成功,倒不如嘗試向其他方面努力,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這種事情,單進當然不會直言。

但他已經做了很多的事情,如今華夏上升渠道眾多,只要他們有能力,他們願意去做,那就一定會有適合自己的道路。

但單進可以確定的是,不管他們走哪一條路,他們選擇哪一個目標都不能怠慢,想要成功,那就必須堅持不懈的努力。

正如當初,單進為了提升自己的實力,擁有自保之力,可以說是拼盡全力。

他沒有懈怠,不斷的堅持著,不斷的獲取經驗,才有現在的成功。

如果他不這樣做,怎麼可能取得這樣的成就?

哪怕有著系統相助,也不是隨隨便便能夠做到的。

所以單進無愧於心,他已經盡己所能,做好了自己該做的事情,但他不可能給所有人都把路鋪好。

他們的人生,是自己的道路,也要自己走下去。

就這樣,單進並沒有打擾這些考生,便是轉身而去。

這次科舉,行得很順利,有單進在此,沒有哪個敢肆意妄為。

而在考試結束之後,最忙碌的當然是那些考官了。

考官顯得十分忙碌,因為參加考試的人太多了,所以他們也需要耗費更多的精力在這上面。

科舉取士,乃是華夏一大盛事,關係到無數人的命運,他們也不敢怠慢。

畢竟如果他們選出的人,不能符合單進的要求,一樣會惹來不必要的麻煩,他們必須認真又謹慎。

經過一段時間的忙碌之後,魏徵帶著最終選出的結果,來到單進的面前,將名單交給單進。

單進簡單的看了一遍,這上面已經沒有他的熟人了。

但單進並未在意,反而覺得很正常,因為如今距離華夏立國,已經過去了六年時間。

這六年時間裡,天下可謂是天翻地覆,湧現出大量的人才。

這其中也有部分單進聽說過名字的人物,但絕大多數人都是在這個時代崛起的。

單進雖然是穿越者,但他不可能知道所有歷史人物的名字,能夠被他記住的,無疑是天才中的天才。

但這也不代表,此刻金榜題名的人,他們的能力就比不上房玄齡、杜如晦杜等人,只是他們需要一個平臺,來展現自己的才華,來取得更高的成就。

所以,單進並不會在意這一點,只要他們能夠考中,他們的答卷符合單進的要求,那就給他們這個機會。

讓他們大展宏圖又能如何?

這一份份答卷,他們的策論寫得都十分精彩,單進目光掃過,也是不住點頭。

可以說在這六年時間裡,改變最大的不只是華夏的發展,更是無數百姓心中想法,他們對這世界的認知不一樣了,他們的目標也截然不同。

曾經的他們,根本意識不到自己是華夏的一份子,也不太關心天下大事。

可現在不一樣了,他們明白自己是華夏的一員,華夏的發展壯大和他們息息相關,而他們的安穩生活,同樣和華夏息息相關。

如果華夏發生什麼變故,甚至是陷入絕境之中,誰都討不到好處,他們想要繼續這樣生活下去,首要就是讓華夏更加強大。

正是有著無數百姓的推動,他們齊心協力,同仇敵愾,華夏才能走的越來越遠,才能變得越來越強大。

經過單進稽核之後,並沒有什麼問題,此次考試的結果,也就隨著華夏報公之於眾了。

無數讀書人都在翹首以盼,當他們看到最新一期華夏報出現,眼中的急切可見一般。

他們都知道,此番科舉的名單,必然公佈在華夏報上,所以在聽到報童前來叫賣之後,他們立刻迎了上去。

這都是不差錢的主,各自付錢買了份報紙。

隨著他們的目光在上面掃過,出現在名單之上的人驚喜無比,但更多的人都名落孫山。

雖然他們對自己抱有極大的期待,他們同樣很努力,可終究他們還是失敗了。

要怪只能怪他們技不如人,如今華夏如此強盛,人才眾多,他們競爭不過,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此刻,他們又多了一個選擇。

實際上,很多考生在參加科舉之前,他們就下定決心。

如果他們能夠金榜題名,那自然不用多說,他們要入仕為官,實現自己的雄心壯志,能夠名留青史。

可如果他們沒能考中,那他們要做的,就是前往官府報名,他們想去海外開拓那新世界,增長自己的見聞。

正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雖然現在還沒有這句話,卻有著同樣的思想。

反正他們也比不過那些人才,與其耗費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去競爭,倒不如遵循自己內心的想法,去追尋更遠更廣闊的天地。

對於這些讀書人的選擇,單進當然不會阻攔,他們有自己的決斷,其實是一件好事,不論他們成功與否,這都是值得肯定的事情。

單進並不希望,讓華夏百姓成為提線木偶一般的存在,他更想要天下人都有著自己的想法,他們有自己的追求和目標。

他們可以在各個方面,貢獻出自己的才華,不管他們做什麼,對華夏的發展壯大,都有著推動作用。

但這件事情,顯然不是單進能夠輕易主導的,他能做的,也就是引領百姓思想的變化,讓他們萌生出各自的目標,尋找自己真正的方向。

最終,這些金榜題名的考生,成功進入華夏朝堂,他們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便前往各地赴任去了。

不管他們表現再好,在考中之後,他們必須前往地方歷練,只有他們達到要求,才算真正透過考驗,才能進入更高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