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拜占庭帝國使者
開局武痴,我無敵於隋唐 九命滄凌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關中之地,有一行長著西方面孔的人從此經過,他們臉上滿是好奇之色,打量著前方的場景。
若非親眼目睹,他們完全無法想象,世上竟有如此繁華之地,遠遠超出他們的想象。
原本他們對華夏威名,也只是道聽途說,並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
也是在聽到外面的傳聞之後,對這個強大的國家起了好奇之心,所以他們才會大老遠趕來此處。
他們想看看,是否真的有這樣一個大國。
有些東西沒有親眼目睹,是完全無法揣測的,當他們來到這裡,才感受到華夏的強盛。
他們來自於拜占庭帝國,曾經的拜占庭帝國,也是那麼的強大,是威震一方的存在。
可是就算拜占庭帝國最強盛,最巔峰的時候,也完全無法與華夏相提並論,其中的差距顯而易見。
他們不知道華夏是怎麼做到的,也完全無法理解,這個國家會強盛到這等程度?
但毫無疑問,如今華夏的實力,遠遠不是拜占庭帝國能夠比擬的。
他們一路趕來,也聽說了許多訊息,有幾個強大的國家,他們的實力不容小覷,甚至不會遜色於拜占庭帝國。
結果卻被華夏輕易鎮壓,敗得一塌塗地,連反抗的機會都沒有。
這已經能夠說明很多東西了。
而他們作為拜占庭帝國的使者,除了來看看這華夏到底是何場景,也帶著重任,那就是拜見這華夏之主。
表明拜占庭帝國的交好之意。
這是一個強大的國家,根本不是拜占庭帝國能夠相提並論的,既然他們認清楚了現實,能做的也就是打好關係。
他們當然不可能與華夏為敵。
如果他們不能認清楚差距,不能擺正自己的地位,此前被華夏覆滅的那些國家,就是拜占庭帝國前車之鑑。
為首的使者面露感慨之色,他不由得說道:
“在我們出發時,還以為外面的傳言太過誇張,可只有我們真正來到這裡,才知道這傳言還是太過謙虛了。
華夏的強大,遠遠超出我拜占庭帝國。如果能夠擁有華夏的友誼,對我拜占庭帝國來說,絕對是一個好訊息。”
在他身後數人紛紛點頭,他們也是這樣覺得的,他們從西域一路趕來,見識了太多的東西。
華夏和世間諸國都截然不同,那種蓬勃向上的朝氣,瀰漫著整個華夏,所有人都以自己是華夏的一員而驕傲。
華夏一方有著這樣的決心和態度,他們無懼任何對手。
當整個國家都能齊心協力,同仇敵愾的時候,他們的力量遠遠超出世人想象。
反正現在的拜占庭帝國,根本沒有這樣的實力。
雖然他們現在,並沒有遇到什麼危機,還能延續下去。但是和眼前的華夏比較起來,他們還是太弱了。
也沒有耽擱,這幾名使者很快做出決斷,他們準備去大興城,去拜見統領這華夏的至高無上君王。
——
單進在皇宮之中處理政務。
雖然他將一部分時間,放在鑽研武道之上,但他也沒有完全不理政務。
他是華夏之主,需要統籌全域性,自然是責任重大。
哪怕他相信以華夏如今的發展,很多東西並不需要他擔心,手下的那些人才就能處置妥當,但他仍舊要做好自己分內之事。
對於單進來說,如今的華夏只是開始而已,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當然不會止步於此。
他就是要將這些規則,全部融入華夏的血脈之中。
就算有朝一日,他不在這世上了,華夏依舊能夠井然有序的發展下去,不會發生什麼變故。
當然了,若是幾十上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又有誰能夠預料,那時候的華夏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反正,既然他坐在這個位置上,他就不會推諉自己的職責,他會全力以赴,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
就在此刻。
大殿之外的腳步聲,吸引了單進的注意,他微微抬頭看去,只見一名士卒匆忙而來,他來到大殿之中,立刻拱手說道:
“啟稟陛下,城外有人自稱是西方拜占庭帝國的使者,欲要求見陛下。”
聽到這話,單進頓時面露詫異之色,他顯得有些好奇。
對於拜占庭帝國,他當然不會陌生。
畢竟這個國家在西方歷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存在,只是拜上庭帝國的使者,為何會出現在華夏?
他們到底意欲何為?
這個訊息,讓單進有些琢磨不透,畢竟他並沒有和西方有過什麼往來,他們卻自行找上門來,顯然不同尋常。
不過單進並沒有自亂陣腳,以華夏如今的實力,無懼任何對手,就算是拜占庭帝國又如何?
曾經強盛的羅馬,早就不復存在了,如今的拜占庭帝國,也在不斷衰落。
如果他們當真有什麼不切實際的想法,要和華夏為敵,那就是自尋死路,必將為此付出代價。
而且要知道,如今的華夏比起之前更加強盛,隨著單進開創武道,華夏的軍事力量大幅度增長。
只是很多訊息,還不為人知罷了。
如果這個時候,有外族跳出來,選擇與華夏為敵,單進不介意讓他們感受一下,什麼叫做絕望。
有些東西,縱然他們拼盡全力也無法改變,雙方的差距太大了,絕對不是輕易能夠彌補的。
想到此處,單進也沒什麼可糾結的。
他直接下令,讓人將拜占庭帝國的使者帶了進來。
過不多時。
單進高坐龍椅之上,他向著殿外看去。
果然是幾個白人在士卒帶領下,小心走路進來,他們臉上滿是忐忑不安的表情,甚至還有幾分惶恐。
他們剛進入關中,就被這繁華景象震驚得說不出話來,可是當他們來到大興城外,他們真正感受到華夏的核心之地。
才明白他們的見識,是多麼的淺薄,才能意識到華夏的恐怖,遠超他們想象。
這個時候,拜占庭帝國使者也只能慶幸,他們並不是要和華夏為敵,只是想要拜訪華夏之主,與華夏打好關係。
否則的話,一旦激怒華夏,就算拜占庭帝國豁出所有,恐怕結局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單進打量著眾人,緩緩說道:
“你們就是拜占庭帝國的使者嗎?”
這些使者在路上,就已經學習過漢話了,畢竟他們來拜訪單進,總不可能讓單進知道他們的語言吧。
當他們聽得單進之言,為首使者連忙拱手答道:
“尊敬的華夏皇帝陛下,我們正是來自拜占庭帝國的使臣,特奉我拜占庭國王之令,前來拜訪皇帝陛下。”
雖然這段話說得有些磕巴,但單進自然明白他們的意思,他饒有興趣的打量著這使者,微笑著說道:
“原來如此,那你們不是要和我華夏為敵,而是想要和我華夏交好嗎?”
聽到這話,使者連忙點了點頭,他可不敢亂來,萬一出了什麼誤會,那可就麻煩了,恐怕會給拜占庭帝國招來滅頂之災。
只見這使者恭敬無比的說道:
“皇帝陛下說的沒錯,我拜占庭國王聽聞華夏繁華,便是派遣我等前來拜訪,希望能夠與華夏永結同好。”
單進對這些外族,還是頗為警惕的。
雖然華夏的強大顯而易見,但不排除有人不知死活,會因為華夏的繁華而心生貪念。
如果他們真的敢這樣做,一定會吃不了兜著走。
看到這使者如此謹慎的模樣,單進也是玩笑道:
“那不知諸位來到我華夏是何感受?對我華夏盛景,可還看得過去?”
雖然單進的語氣平淡,沒有咄咄逼人,但在這些使者聽來,卻是壓迫感十足。
這樣一個強盛帝國的王者,怎麼可能是等閒之輩?
他們早就聽說了,在數年之前,世上沒有華夏,這個國家是剛建立不久的。
原本的大隋,國力同樣強盛,卻遠遠無法和現在的華夏相提並論。
換句話來說,如今華夏的一切,都是前方的單進所主導的。
如果沒有單進,也就沒有如今華夏。
而他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已經足夠說明很多東西了。
他們怎敢輕視單進呢?
就這樣,使者又恭敬的說道:
“皇帝陛下說笑了,我等來到華夏,當真是大開眼界,如此繁華盛況,哪怕在我拜占庭帝國最巔峰的時候,都不曾見過。”
雖然這番話,會暴露出拜占庭帝國的虛弱,但此刻他也顧不了這麼多了。
以他所知的訊息,華夏並沒有肆無忌憚的對外征戰,雖然他們有著強悍無比的實力,卻表現得相當剋制。
如果不是這樣,他們怎麼可能安心來到這裡,要和華夏交好呢?
如果他們發現華夏擴張性極強,那他們要做的,就是儘快趕回拜占庭帝國。
將這個訊息告知拜占庭國王,讓拜占庭帝國做好準備,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敵人就會殺到面前。
如果他們掉以輕心,等到真正面對敵人的時候,再後悔可就來不及了。
拜占庭帝國使者確實十分小心,單進也不再調侃他,他的表情逐漸變得嚴肅,認真的說道:
“既然你拜占庭帝國有這樣的誠意,願意和我華夏交好,那朕自然可以給你們這個機會。
本身我華夏就有大量的商賈,沿著西域去往拜占庭帝國經商貿易,將各地的珍寶帶回華夏。
只要你們保障我華夏子民,在拜占庭帝國的利益,不與我華夏為敵,朕自然不會對拜占庭帝國如何。
包括你們的商賈,同樣可以來到華夏進行貿易,朕需要的就是一個公平友善的關係,你們明白了嗎?”
單進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他本身也不打算對拜占庭帝國動手。
拜占庭帝國距離華夏路途遙遠,就算如今華夏有著絕對的實力,想要拿下拜占庭帝國,也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單進當然不會這樣做。
畢竟就算拿下了拜占庭帝國,對於華夏來說,也沒有太多的好處。
他如今已經派人,前往海外開疆擴土,只要拿下新大陸,他將會獲得廣闊的疆土和大量的資源,不比對付拜占庭帝國輕鬆嗎?
當然了,這一切的前提就是拜佔廷帝國不要自尋死路,如果他們選擇與華夏為敵,單進絕對不會優柔寡斷。
他會第一時間做出反應,不遺餘力將拜占庭帝國覆滅。
當這些使者聽到單進的話語,頓時面露欣喜之色,他們還真有些擔心,如果單進不答應怎麼辦?
好在最壞的結果並沒有發生,單進對拜占庭帝國也抱有善意。
對拜占庭帝國來說,他們不奢求從華夏獲取多少利益,只要能夠維持雙方的安穩,不要爆發衝突,那就足夠了。
這幾名使者立刻跪倒在地,他們無比恭敬的說道:
“多謝華夏皇帝陛下,我拜占庭帝國同樣願意,和華夏永遠保持和平。”
這只是一次簡單的會面,雙方也沒有簽訂國書什麼的。
畢竟華夏擁有絕對的優勢,在這幾年的發展之下,遠超其他國家想象。
對於拜占庭帝國使者來說,能夠得到單進口頭應允,他們已經心滿意足,怎麼可能要求更多呢?
拜占庭帝國在西方之地,自然是強大無比,那些小國根本不敢招惹拜占庭帝國。
可現在,他們來到一個更強大的國家面前,那就要認清楚自己的地位。
如果他們還覺得自己高高在上,只會讓自己的處境變得更加被動。
這幾名使者在大興城中,又滯留了一段時間,畢竟難得來一次華夏,如果直接就走,那未免有些可惜。
能夠在如此繁華之地居住一段時間,已經是莫大的榮幸了。
在拜占庭帝國使者離開之後,這個訊息也公佈在華夏報上。
雖然並沒有佔據太多的篇幅,卻也讓更多的人知道,哪怕是西方之地的大國,同樣聽說了華夏的威名。
而且主動派遣使者前來交好。
這就是如今華夏的強大,就算是西方古老的大國,一樣不敢與華夏為敵。
這件事情一時間淪為趣談,大興城的街道上,有不少人議論紛紛,哪怕是尋常百姓,也會偶爾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