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8章 意外的訊息
下鄉後,我依靠動物心聲,躺平了 佳奇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除了叮嚀眾人要緊閉嘴巴之外,劉樹輝又提了一下接下來的幾天雨。
畢竟一家子都湊了過來,待會各自回去後,肯定也會有其它人問的。
不找個適合的理由,以他家這群人的性子……大多數劉樹輝倒也不擔心。
可家裡人多了,總會出幾個憨厚的,那就容易壞事了。
果真,從劉樹輝夫妻倆房間裡出來後。
劉家一群大小男人,都分別面臨了不同方式的詢問。
有人本身並沒有想太多,不過是隨意問了一嘴而已。
有人卻有些其它的想法。
追著問了半天后,發現彼此不過是在雞同鴨講。
卻有人敏銳的發現了不對。
卻又撬不開另外一半的那張嘴,只能暫時把這事記下來。
當然,捱上幾下擰胳膊裡的嫩肉,那就是免不了的。
這天晚上,劉家一家沒有幾個房間是平靜的。
但天空中的雨,卻從傍晚之後,就沒有再降落。
曹芫華在房間吃完飯後,乖乖的聽了外婆的話,除了上廁所,洗漱之外,基本沒有出去過。
不過她房間的窗戶,卻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才徹底關上。
每當這個時候,曹芫華就會為自已的無能為力而失落。
儘管,相比起其它人,她已經多了一個能夠聽懂動物語言的能力。
但是,她也就只能聽懂,並且以取巧的方式,勉強與它們溝通。
可實際上,能夠做到的事情,卻實在是太過於有限。
就如今天這般……
獨自一人躺在床上,曹芫華睜著眼睛,好半天沒能入睡。
今天晚上,除了她特別關注的德風舅舅這事之外。
她其實還意外的聽到了一些其它的訊息。
不久前,知青點裡。
因為今天下午,幾個新知青與村裡人吵起來的事情。
不止他們四人幾乎沒有什麼工分。
就連為了解決他們這事的知青隊長,也都損失了幾乎半天的工分。
所以今天晚上,做晚飯的時候,知青點裡的氣氛就有些不太融洽。
劉家梁的知青點,是第一次知青到來時,剛建立的。
這幾年來,來到劉家梁的知青數量其實真不算多。
再加上後來又因為各種原因,回去的兩人。
現如今,整個知青點住了八個人。
除了與曹芫華一樣,今年下鄉的四個新知青之外。
劉家梁的老知青,現如今還有三個半。
而這個所謂的半個,則是其中的一個知青在66年下鄉的時候,還一起帶來的十歲妹妹。
現如今,這對姐妹倆大的已經超過二十歲,小的也有十三歲了。
並且還是知青中,在曹芫華下鄉前,唯一能偶爾拿到滿工分的鐵娘子。
而且,她的滿工分,可不是像曹芫華這種技術性的工種。
而是實打實的靠體力。
說實話,這份敢拼、能幹的能力,
即使是整個劉家梁的全體婦女加起來,也沒有幾個能夠勝過她。
也正是因為當初她是第一批知青中的一員。
曾在劉家梁的村民們心目中,都留下了一個十分不錯的印象。
要不是後來的知青們鬧的么蛾子太多了。
今天倉庫這些爭吵,也不會是這樣的結果。
這不,在今天做飯的老知青盛夏的指桑罵槐之下。
知青隊長馮成業格外不耐煩的直接頂了一句:
“你意見這麼多,那要不,大家乾脆直接分開吃好了!”
就這一句,知青那小小的灶屋裡,所有聲音就停歇了。
但馮成業顯然並不是準備偏向新知青。
他看向四個新知青中,略顯沉穩可靠的王建中。
沉聲再次確定著:“你真的能夠確定,你聽到了隊長跟其它人稍微談起了村辦小學的事情。”
王建中肯定的點了點頭。
並且十分隱晦的掃了一眼從回來開始,就一直低著頭不知道在想什麼的步秋霞。
才把自已特意聽來的訊息,詳細的再描述了一遍:
“他們確實在談……不過,僅只是有那麼一點點的想法以及傾向而已。”
“畢竟,以劉家梁的情況,想要辦村辦小學,實在是有些不容易。”
說著,他又看向了其它人。
特別是屋裡的兩個老知青,才道:
“但是,我隱約間好似聽到,劉家梁的祖宗以前也是讀過書的人。”
“再加上村裡嚴格算來,全都是一家兄弟傳下來的。”
“所以以往在他們祖上的很多代中,都會有村裡識字的人,教導村裡的孩子識字唸書。”
可他這話,卻引來了兩個老知青的沉默。
過了不知道多久,馮成業才道:
“村裡的事情……劉家梁在這裡安家都不知道多少代人了。”
“所謂的村裡也能教識字唸書的時代,也不知道過去了多久了。”
“我們還是多打聽打聽這村辦小學的可能性吧。”
“如果,劉家梁真能辦個小學……”
“這個可能性也不是沒有!”阮夢甜美的聲音響起。
與她的外形格外不同的聲音。
讓她才一開口,就讓知青點的其它人,忍不住多看了幾眼。
段大美更是緊緊的扣住了手指。
她與其它知青的想法不同。
她是帶著妹妹二秀一起下鄉的。
為了養活她跟妹妹,段大美從下鄉到現在,幾乎是拼盡了全力。
所以關於二秀的教導上面,就難免疏忽了很多。
好在,二秀當初毫不猶豫的跟著她離開了那個家,也足有十歲。
實際上,剛下鄉的時候。
妹妹二秀也從來都沒有隻需要她來照顧。
甚至還反過來,每天為她洗衣做飯,與村裡的孩子混成一團。
在野外找點什麼東西回來,都會緊緊的藏著與她分享。
可是,她當初為了帶著二秀下鄉,離開的實在是太過於匆忙。
別說書本,就是生活用品都沒能準備齊全。
也就是那時劉家梁的鄉親們,看她年紀不大,還在帶著一個更小的妹妹實在是可憐。
這幾年,段大美雖然也算是勉強帶著妹妹,在劉家梁生活了下去。
可讓妹妹好好上學這件事情,卻成了徹底的奢望。
現如今,段二秀甚至沒有村裡有些孩子在長輩們的教導下,識字多。
所以,對於現在突然聽說的這個村辦小學。
段大美想的不是成功後,她能不能有機會去做臨時老師。
而是想的成功後,她的妹妹也能跟著多識幾個字。
但知青點的其它人,想法就複雜了。
特別是在王建中的特別補充下:
“不過,即使村裡再有意辦村小學。”
“就不算公社是否能允許這事,還有資金等。”
“就是我們這些知青與村裡的人去競爭臨時老師,也都不會有太多機會。”
“劉家梁可不像其它村子,村裡人雖然不至於個個都學了很多。”
“可初小文憑、小學文憑、中學文憑還是能找出來很多。”
“更甚者,高中文憑的也不是沒有。”
“除非……”
“我們知青,能促成這個村小學。”
“那麼……不管是公社也罷,還是村裡也罷。”
“都會成為我們做為臨時老師的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