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看著朱標的眼神,是真的無比幽怨,整個人都麻了。

他是真沒有想到,眼前這個混小子,又給他來了這麼一個長篇大論,偏偏說的這些,朱元璋心裡頭一陣心癢癢啊。

省錢的同時還能賺錢,並且是很大一筆銀子,還能為商稅實行幫忙,還能提升百姓的生活,就朱標畫出來的這個餅,朱元璋是真的想吃。

作為一個皇帝,大明如今又很缺錢,民生也需要急速發展,後面還得制定商稅,朱元璋不心動那是假的。

但心動的同時,他偏偏又沒法消化朱標說的這些,導致他根本無法下這個決定。

這個決定不下,朱元璋又感覺自己好像失去了什麼,那些都是白花花的銀子,朝廷如今最需要的銀子,有了銀子,他能做更多的事。

朱元璋看了朱標一會,最終忍住了沒有說話,再次開始思考起來,這次他沒有去管那些自己聽不懂的,他將聽得懂的拆分了出來,再進行思考。

朱標也是在一旁靜靜的等著,這次說了這麼多,他知道,夠得朱元璋想一陣的了。

他其實也不想說這麼多,但這些吧,又都是連著的,他不說完,朱元璋指定得給他來句不能與民爭利,這是朱元璋看重的,朱標也清楚。

他才不得不說這麼多,就是為了相對揉碎一些給朱元璋,現在就看朱元璋自己怎麼想了,反正等一會朱元璋有問題也會問出來,他也不急。

等了許久,朱元璋傳來一聲嘆息,朱標隨即看向朱元璋。

“老爹,想得差不多了?”

“嗯,有些差不多了。”

朱元璋看著朱標,既是頭疼,又是複雜,他從吳王到現在立國大明為皇帝,沒有一個像朱標這樣在國事上給他這麼大的困擾。

原本他對這些是基本不懂的,沒人和他說,他也不知道會用到這些,即便是翻看史書,也沒有提及這些,他就以為這些不重要,完全沒有什麼認知。

直到前面朱標說起這些,他感覺這些有些重要,才不斷去看,去學,但這些沒法去問下面的人,馬皇后也不懂,他只能自學。

他本以為自己已經懂了,如今再聽朱標說的,他又感覺自己沒懂。

如今朱標卻是對這些懂得明顯比他更深,朱元璋確實欣慰,欣慰之中又複雜,他這個做老子的,被他的兒子給比下去了。

他確實希望朱標比他更優秀,因為他的出身,因為這一路走來的經歷,他吃了不少虧,這也是他對朱標以及朱樉他們的教育是不遺餘力的原因,尤其是朱標,傾注了他太多的心血。

現在朱標明顯成長了,按道理說他應該高興,他也確實高興,但朱標成長得比他想象中的快太多了,如今他自認自己也是年富力強之時,雖然朱標依舊有些地方還不行,但現在看下來,不少地方已經是超過他了。

朱標的進步,讓他剛才又開始陷入了自我懷疑之中,難道他朱元璋真的老了?

之前才被朱標給打擊了一次,朱元璋是真的沒有想到,現在又被朱標給打擊到了。

這些話但凡不是出自朱標之口,而是出自群臣中的一人,他會將這人利用完後再殺了,他不能允許大明有比皇帝還牛的人存在,若是下一任皇帝無法掌控,那在他死去之前,他一定會將那個人帶走,哪怕那個人有天縱之才。

好在這些都是朱標自己研究出來的,太子府有沒有其他人,他很清楚,這些,朱元璋很清楚都是朱標自己看書看的,之前的朱標,在這方面是真的無比的認真。

同時朱元璋又衍生出一個疑惑,那就是這些,為什麼沒有一個人來跟他說?

他不信滿朝群臣,沒有一個人發現這些,但為什麼沒有人來和他說這些?

要不是朱標,他會一直被矇蔽,一直不知道,直到死去,他或許依舊還一直保持之前的那些看法。

朱元璋不再去想,就這樣看著朱標,看了一會,逐漸恢復些許精氣神。

“老大,你說的讓你娘來經營這些,豈不是在與民爭利?若是將這些交給百姓去做,百姓也能因此富裕,只要商稅制定出來,對大明同樣是有利的,為何要讓你娘去做?

還有你說的流通,又是怎麼一回事?”

朱元璋其實有很多問題,但他一時也不知道該怎麼問了,只能先找點問題出來問,剩下他還要下去好好琢磨。

像朱標說的什麼品牌,其實他大概也有些理解了,這個品牌或許就跟馬皇后,以及宮內的有關。

很多他暫時不能理解的,是因為很多要點都堆積在了一起,導致他想不了這麼多,下去琢磨一番,朱元璋相信自己也能琢磨出來,實在琢磨不出來,大不了就問朱標了。

不如兒子就不如兒子了,只要大明能更好,在他的好大兒面前,這個面子他還是放得下的。

朱標聞言一嘆,朱元璋問的這些,其實還是沒有抓住重點,沒有懂得那些關聯的啊。

“老爹,娘去經營這些,其實並不是與民爭利,即便娘不去做,真正的百姓也沒法做這些的,只有那些富商會去經營,因為做生意,是需要資金的,普通百姓,哪裡有錢?

而那些商人,本就有錢,他們賺取得更多,真的會將這些錢用在百姓身上嗎?這個問題,老爹你心中應該有答案了才是。

商人逐利,這是核心,也是根本,不要指望商人去做這些利好百姓的。

雖然不乏有好的商人,但更多的人,考慮的依舊是自己的得失與利潤,這是人性,不能去怪誰,也沒有辦法去要求誰。

這樣一來,不能算與民爭利了吧,而且剛才還說到的,我們只是經營絲、綢、鍛這些布料,最為主要的,其實還是衣服、鞋子這些,布料都不是主營。

對會商人有一定的影響,但不會太多,因為只有府才會有,下面的城池,是沒有的,而且每個店鋪的貨也不是能夠滿足需求的,肯定會有貨源不足的情況,會有空檔期。

而讓娘來做,還有一點不同,剛才已經說過的,店鋪的人從真正的普通百姓之中挑選,再派人進行一定的培訓,賬房由娘這裡派人,基本不會有問題,但百姓也能得到實惠。

因為是內府直接負責,盈利是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是提供的這些崗位,可以使百姓富裕,不會像商人那樣給得少,以及剋扣工錢,這也是一種擔當。

更為重要的是,這個生意好了之後,原材料的需求必然增多,那麼娘可以再花錢讓普通百姓來增加原材料的供應,這樣能夠讓更多的百姓富裕一些,同時,這樣一來肯定會產生下游產業。

下游產業這些,具體的就不說了,那些還遙遠,不去理會都行,到時自然而然就會有,這是一個必然趨勢。

而商稅到時即便制定出來,一旦實行,其實難度必然不小,因為這扣的,都是實打實的錢,天下商人,甚至是朝堂,都會反對,當初我們也是有預估的。

雖然前面也制定了讓商稅實行的辦法,但是在收稅的過程中,肯定也不是順利的,到時一旦有這個生意牽頭,大明皇后的生意都得這樣交稅,其他人還有什麼可說的?

最後的流通,則是錢幣的流通,不僅與商業、稅收相連,還與鑄錢也相連,那些過後再說吧。

現在就是先讓娘這樣去做,其實實行下去後,短時間也不會改變什麼的,這些過後要與商人管理、商稅這些一起連線在一起,才會出現效果。

這樣做還有一個最大的目的,那就是讓內府先變得有錢,內府的錢,到時老爹你同樣可以拿出去發展民生,而且從內府出錢,會讓滿朝群臣,以及天下百姓更加感激。

因為錢從內府出來,最後必然會流向外面的人手中,這是必然的,這也是到時可以安撫天下人的重要做法,同時還能體現老爹你的仁德。

哪個皇帝到時候能夠像爹你這樣,將內府自己的錢,不斷拿出來反而補貼外面的?

而且內府有錢了,老爹你想辦其他事,也更加容易。

更為重要的是,內府都有錢了,那麼這個賦,是不是可以取消了?

一旦取消這個賦,老爹你自己想想這得多麼利於百姓,這是多大的功績。”

朱標一臉笑容,他其實並沒有解釋太多,解釋太多朱元璋也不懂,而他也需要去仔細的想才說得出來。

朱標依舊是以畫餅為主,現在他丟擲來的這個餅,他相信朱元璋絕對心動,無比的心動。

賦稅賦稅,賦入內府,稅入國庫,皇帝,也是需要錢的,而賦,也是百姓的一大負擔。

這個負擔,並不是因為百姓繳納得多,真正多的,是稅,但只要賦這個名義在,這是不妨礙有的官吏以這個為由,搞出不少名頭來收這個錢。

賦取消了,才是真正對百姓的一個仁政,因為起碼到現在,這是歷朝歷代,都沒有做到的。

朱標這麼做的目的,就是給朱元璋這麼一個動力,後面在實行的過程中,他才能獲得朱元璋的鼎力支援。

他想要改變,就得裡裡外外的改變,而不是表象的改變。

本來這些他是不想這麼早開始做的,但沒有辦法,之前為了給朱元璋來點震撼,現在已經開始了。

這件事只要開始,就不能停,一旦失敗,後面他再想做,受到阻力將會是最為強烈的。

他就怕朱元璋中途停下他過後的一些政策,現在他畫了這麼多餅,足夠朱元璋慢慢的吃了,當朱元璋吃飽,事情差不多也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