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雄寶殿”之中,兩個戰群打的火熱,玄奘法師和惠岸行者四人群戰金頂大仙,居然只是打了一個平平?
而在哪吒三太子那邊,以一敵二卻已經逐漸佔據了上風,一把“三昧鉤鐮槍”施展開來,竟然都不曾運用其他的神通。
“哈哈,大哥,看來哪吒二兄今日是想借‘盤’界這二位‘準聖’來打磨一下自己的修為了——”
同樣的境界卻以一敵二,且並未使用任何神通妙術,甚至連法則都不曾運轉,單單憑藉著肉身之力和凌厲的槍法,哪吒就打的五師弟和六師弟兩人手忙腳亂。
“九郎,今日之局?......”
李治饒有興致地看著不遠處的廝殺,只是目光在哪吒身上停留的更久一些,這位畢竟是自己結義的兄長。
至於說另外那一邊,玄奘法師的戰力有些出乎李治的意料,而對面金頂大仙的強悍,同樣讓李治有些不可思議。
“走一步看一步吧,其他人都好說,只是那位‘盤’界的大長老絕對是一個硬茬子,小弟也未必就一定能勝得了對方!”
李治的目光望向“盤”界眾人,而那位“盤”界大長老似乎低調的很,甚至到了現在都不曾站出來說上一句話。
可是,李治卻明白,此老如今的情況要遠勝十年之前,即便自己這十年也小有進境,沒打過之前還真說不好誰勝誰負。
一個“盤”界大長老尚且不好應對,剩下的如來佛祖和“紫髯尊者”呢?那二位可也都是“聖人”的境界啊!
“阿彌陀佛,‘紫髯尊者’,你同‘星辰閣’的五位護法也不要在那裡看熱鬧了,‘人皇’一眾既然來到了靈山,就請他們多留幾日吧——”
怕什麼還真就來什麼,李治正在思忖對策之時,坐在“九品功德金蓮”之上的如來佛祖發話了。
“五位,既然大宮主發令了,我等也就賣賣力氣吧?劍蝶、真蝗,你們二人隨我一同應對‘人皇’如何?”
如來佛祖,或者說“盤”界的“天辰殿”大宮主發話了,“紫髯尊者”幾位自然不好裝作無動於衷。
只是,這位“紫髯尊者”可不傻,論起對李治的瞭解,整個“盤”界中人恐怕都沒人能夠比得上他。
多年之前,李治還不曾踏入“聖人”境界之時,“紫髯尊者”就不曾從李治身上討得便宜,更別說今日的“聖人”李治了。
更何況,方才他老爹,也就是“盤”界那位大長老,已經暗中告知了“紫髯尊者”,李治如今的境界已經不在他大長老之下。
是的,即便同為“聖人”,也是會分出三六九等的。
“謹遵尊者之令——”
“青玉劍蝶”等人可以對那位少宮主不假辭色,卻不會對“紫髯尊者”不恭敬。
這位不僅是“盤”界“年輕”一輩中最傑出者,同時又是“盤”界之中公認的,唯一能夠配得上他們“憐星”宮主之人。
只可惜,落花有意逐流水,流水無情隨落花。
最初那些年,“憐星”宮主一度以未達“聖人”境絕不提道侶之事來婉拒“紫髯尊者”,後來更是以未找到自家二哥為藉口,這一來二去的,億萬年就過去了。
拋開“憐星”宮主自己的想法不說,“星辰閣”這五大護法卻是挺認可“紫髯尊者”的,尤其是“六翼金蟬”、“太陰金蜈”和“戊土真蝗”這三位。
而“星辰閣”五大護法之中,“青玉劍蝶”的戰力是最強的,雖然只有斬卻三尸“準聖”修為,未能進一步達到“聖人”境,真要廝殺起來,卻未必就在那位“聖人”級別的少宮主之下。
“九郎,十年不見一向可好?可想煞小兄了——”
不親假親,不近假近,反正現在的“紫髯尊者”,早已沒有了勸說李治投入“盤”界的心思。
一個境界和戰力,幾乎已經能夠在“盤”界橫行之人,又豈能屈於人下?
“哼,你就是那什麼‘紫髯尊者’,取經路上的沙悟淨?要想同我父皇交手,先過了本太子這一關再說!”
還沒等李治答話呢,正在一旁端茶倒酒的李沉香跳了出來,一擺手中的“沉香木”攔在了“紫髯尊者”三人面前。
“沉香,不得無禮!這位可是‘盤’界的‘聖人’啊,不是你一個才修行了幾十年的小子能夠抵擋的。”
“這樣吧,請大哥和牛兄出手對付朕這位‘三師兄’,沉香你去打那位‘戊土真蝗’,至於‘青玉劍蝶’嘛......洛兒可有興趣過去玩玩?”
一位“聖人”和兩位斬卻三尸的“準聖”強者聯手逼近,李治竟然面不改色,明面上在訓斥自己的兒子,實則也沒太把這三位放在眼裡。
“父皇,洛兒可能不是那位姐姐的對手,沉香有‘山河社稷圖’,父皇可否將‘混沌鍾’暫借洛兒用一下?”
李離洛和李沉香二人,論年齡也就差了那麼幾歲,實際上李離洛在幼年之時得到了莫大的機緣,早早的就踏入“大羅金仙”的境界。
又被截教那位“聖人”留在“碧遊宮”苦修多年,如今有“青萍劍”在手,在整個“準聖”之中也算得一把好手。
可惜,李沉香那小子實在是一個怪胎,不僅對各族各派的神通來者不拒,且幾乎都能夠將其修煉至大成境界。
又有“山河社稷圖”相伴多年,也就是平日裡沒有惡戰的機會,連李治都不是太清楚自家這小子到底有多大的能量。
不過,對面的“戊土真蝗”和“青玉劍蝶”的實力李治是清楚的,境界上都要比李沉香和李離洛高上一層,他卻並不介意一雙兒女過去廝殺一番。
“哈哈哈,你這個小丫頭啊,拿去使用吧——”
自家女兒好容易開一次口,李治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
事實上,李治自打煉成“祖巫”之體,又以力成聖之後,他自己肉身的防禦能力已經超出了“混沌鍾”許多。
只是至寶難得,更別說是“混沌鍾”這樣的“先天至寶”,一則不是一般人能夠駕馭了的,二則,即便真給了其他人,能不能守住都是一個問題。
“嘿嘿,多謝父皇,您就瞧好吧——”
至寶有靈,“混沌鍾”被李治隨手祭出,自動罩在李離洛的頭頂之上。
有此寶護持,只要對方未達“聖人”境界,“混沌鍾”都能將對方的出手削弱大半,讓對面的“青玉劍蝶”看到了很是不爽。
“青玉劍蝶”不爽?比他不爽的還大有人在,比如旁邊那位“戊土真蝗”。
比起李離洛來,李沉香就乾脆了許多。
這還是他第一次面對“盤”界強者,聽父皇方才所說,對面這位是什麼“戊土真蝗”成道,那不就是一隻小飛蟲嗎?
比“戊土真蝗”更邪乎的“小飛蟲”李沉香都比鬥過,甚至如今都算是李沉香的御用陪練,讓這位算是溫室中長大的太子殿下增添了不少實戰經驗。
李沉香搶先出手,“山河社稷圖”凌空展開,周遭頓時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空間,將“戊土真蝗”整個給容納了進來。
“小娃娃,若是你老子同本座動手,本座也許會退讓三分,至於你嘛......哼,空有此件寶物,還真能將本座如何嗎?”
剛剛見到眼前的景象,“戊土真蝗”多少還有些錯愕,他以為對面這位大唐的太子殿下也領悟了“空間法則”,後來才發現不過是一件異寶幻化而成,心中才安定了不少。
“是嘛?那你就好好領教一番你家太子爺的厲害吧——”
李沉香並不願意同“戊土真蝗”糾纏太久,他監國大唐多年,已經習慣了統籌全域性的感覺,如今“盤”界強者眾多,尤其還有幾位“聖人”,李沉香心中還是很替父皇擔心的。
因此,儘快解決掉眼前這位“戊土真蝗”,才是李沉香最迫切的願望。
可惜,李沉香的想法很好,等真正動上手了,才發現對面這位實在是難纏,甚至都不亞於日常給他喂招的蚊道人。
至於“星辰閣”的其他三位護法,自有跟隨李離洛而來的三位護衛接了過去,阿大對上“六翼金蟬”,阿二對上“齧金火蟻”,阿三則對上了“太陰金蜈”。
坦率來講,這三位同“盤”界來的這三位護法相比,境界上要差了一籌,短時間能應承著還沒太大問題,一旦時間長了,落敗是遲早的事情。
李治的一雙兒女,攔住了“戊土真蝗”和“青玉劍蝶”,即便兩人都動用了難得的“先天至寶”,卻同樣驚訝了“大雄寶殿”之中的眾人。
如此一來,倒是另外一旁楊戩聯手大力牛魔王,力敵“聖人”境界的“紫髯尊者”的恢弘場面失去了應有的關注。
“哈哈,九郎啊,那位小哥兒就是嬋兒的孩子吧?本天尊這個當舅姥爺的還是第一次見到他,小小年紀竟然有了如此強悍的戰力,實在是難得啊——”
端坐在正中央那位三界共主突然發話了,儼然以家中長輩的身份自居。
當然了,大天尊也所言非虛,李沉香是楊嬋所生,大天尊豈非正是正牌的舅姥爺嗎?
“大天尊,如今‘盤’界大舉入侵我三界,既然這位如來佛祖也是‘盤’界中人,這西牛賀洲之地以及‘地界’之主的位置,大天尊是否該另做考慮了?”
聽到大天尊的話,李治臉上露出“詭異”的笑容,實則他識海之中聽到了一個聲音,李治的援軍到了。
“哦,九郎有能力將眼前這些入侵的‘盤’界之人都解決掉嗎?若是九郎真的能夠做到,本天尊就算將‘凌霄寶殿’讓與九郎又能如何?”
開什麼玩笑,就算李治的人攔住了對方的一位“聖人”,和五大“準聖”又如何?
對方不是還有兩尊“聖人”在嗎?
那位“盤”界的大長老,大天尊或許不甚熟悉,可是,如來佛祖的實力他太清楚了,完全就不是他和太白金星的聯手能夠抵擋的。
“哈哈,朕沒別的意思,若是大天尊不反對,這西牛賀洲甚至‘地界’之主的人選,朕倒是有一些看法。”
李治自然明白大天尊話中的意思,不就是認為他李治自不量力嗎?
“如來,之前朕只當你是勾結外界、吃裡扒外,如今才知道你根本就是外魔入侵,想圖謀我三界之地。”
“既然如此,朕對你就沒什麼好留情的了!這佛門原本乃是西方教所化,今日朕就打抱一個不平,替一眾西方教元老奪回本屬於他們的東西吧。”
李治這番話自然是對著如來佛祖所說,立刻就得到了不少靈山僧眾的支援,甚至連“藥師佛”都不由自主地向李治這邊靠攏了過來。
“阿彌陀佛,西方教已經成為過去,佛門大興不是‘人皇’一己之力可以阻擋的,難道這些被本座奪去佛陀之位的靈山叛徒,就是‘人皇’的依仗嗎?”
李治突然的“硬氣”,讓如來佛祖有些不解,難道對方還有什麼依仗不成?他不自覺又望了人群中的“盤”界大長老一眼。
大話都會說,最終靠的還是實力,幾方尚有兩尊“聖人”壓陣,如來佛祖不相信李治能夠翻出天去。
......
“阿彌陀佛,貧僧是該繼續稱呼您‘如來佛祖’,還是該叫你一聲‘盤’界的大宮主呢?”
正在這個時候,從東方數萬裡之外有一個渾厚的聲音傳來,緊接著數道光影急速從三界的天空中劃過,再次看清楚時,靈山的“大雄寶殿”之中又多了幾人。
東來佛祖、鎮元大仙、菩提老祖、觀音菩薩,還有一位青衣長髮的瘦弱老者,瞬間出現在如來佛祖和李治的中間,方才說話之人正是東來佛祖。
“東來佛祖,您可算是回來了——”
看到來的是這些人,感觸最大的居然是靈山那些方才被如來奪去佛陀之位的人,一個個聚攏過來,訴說著自己的不幸。
一共來了五位,前四位眾人幾乎都認識,單單最後那一位,卻只有李治一人的眼睛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