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正讓人送來的粗瓷碗很大,稀飯是細玉米麵衝的,很細膩,離得近了,能聞到玉米的香味。

謝茯趕緊搖頭:“不了,我去燒點野菜糊糊,稀飯你喝。”

已經拿了一個饅頭,不能再把稀飯也分半碗過來。

“你去拿碗,我喝不完。”裴青生把夾著蘿蔔乾的饅頭遞給她,“灶房裡有碗嗎?”

屋裡的東西全部被人偷走,他們只還回來一部分,許多要添置新的。

“灶房裡沒有。”謝茯指著牆角一堆,“裡面有兩個碗,有一個碎了,你快吃飯吧,我去燒飯。”

接過饅頭,拎起鐵鍋,連忙去了灶房。

這時,她聽到有人進了院子,將饅頭藏起來,出去一看,是裴樹。

他門也沒敲,就這樣推門進來。

“里正。”謝茯叫了一聲。

對方見到她愣了一下,應該忘了,她現在是裴青生的媳婦。

果然。

裴樹神色淡淡地說道:“我忘了,你如今是青生的婆娘。”

說罷,徑直去了屋裡。

謝茯不喜歡巴結人,對方沒有好臉色,她禮數到了就成,不想熱臉貼冷屁股,轉身忙自已的事。

洗好的野菜用手撕開,往鍋裡倒水,小半鍋,多燒點留著中午吃。

偷東西的人,送了一捆柴火過來。

里正那天只是說說,不可能真的追查下去。

做賊心虛,那些人害怕,能送回來的便送回來。

謝茯將火引燃,樹枝填進鍋底,起身刷水缸。

找不到刷鍋用的炊帚,其它能刷缸的東西也沒有,只好先用手把裡面洗一遍。

裴樹在屋內,坐在床邊,望著他吃飯,提醒道:“青生,你的錢收好了,家裡缺什麼我讓人送過來,錢別放在謝茯手裡。”

他擔心謝茯手裡有了錢,兩三天敗光。

“里正,她不是那樣的人。”裴青生相信她,“里正,我和她是夫妻,夫妻之間該坦誠相待,若我防著她,時日久了,必定會生嫌隙。”

“你就那麼護著她,謝茯到底哪裡好,讓你處處向著她?”

他怎麼都想不明白,小時候也沒見他們說過話。

裴樹瞥見他臉色不好,轉移話題:“裴山去鎮上請大夫了,我和太爺會想辦法治好你的腿。”

裴氏的長輩們聚在一起商量過,他和太爺出大頭,不管怎麼樣,都要把他的腿治好。

他們心中仍抱著希望,希望他能夠重新回到官場。

被罷官的人有很多,回到官場的也不少,只要使點銀子,不是什麼難事。

等到了那時候,裴青生念著他們的好,他們提出點要求,不會不答應。

現在這點付出並不算什麼。

裴青生明白他話裡深處的意思,官場上的心思比他們這些人的心思要深得多,他抬眼一瞧,便清楚裴氏一族長輩們心裡在想何種算盤。

他累了,原以為回到村子裡,能夠擺脫這些,沒想到……

拿出錢袋子:“里正,青生不能用您和太爺,叔伯們的錢,家家日子都不易過,以後用錢,您不用幫我給。”

他話說得已經很明白了,裴樹不是傻子,聽得懂。

但他故意裝作不懂:“什麼欠不欠的,叔伯們看著你長大,把你當自已孩子一樣看待,不用和叔伯們計較的那麼清,你好好養著。”

將錢袋子推還給他,站起身。

“等會太爺來瞧你,我去灶房看看,缺什麼我給你送過來。”

裴青生開口:“里正,不用麻煩您了,明日謝茯去鎮上,家裡缺什麼讓她去買。”

對著灶房喊了一聲,謝茯放下手中的事,急忙跑到臥房門口,問道:“怎麼了?”

餘光一瞥,裴樹的臉色有些微妙。

“沒事,你把錢收好,明日去鎮上採買物品,我們不能一直讓太爺和里正出錢出力,你看看家裡缺什麼記下。”

“好。”她不傻,知道裴青生的意思,接過他手中的錢袋子,“我今天把家裡收拾妥當,明天請守財叔,去一趟鎮上,家裡缺的全都買回來。”

從袋子裡拿出一錠銀子給他:“給,等會付錢給大夫,我去灶房忙了。”

“嗯。”他點了點頭,端起桌上的飯,輕聲道,“里正,您和太爺,還有叔伯們的心意,青生記在心裡。”

“青生如今罷了官,怕是無法在報答,青生想過平靜安寧的日子,即便有一日能重返官場,青生也不願再回去。”

裴樹揹著手,站在臥房門口,仰頭望天,語氣中帶著隱隱的失落和可惜。

“青生啊,叔伯們不求你的回報,不管你將來何去何從,你都是我們裴氏一族的驕傲,歇著吧,叔空了再來瞧你。”

謝茯盛了一碗野菜糊糊,見裴樹走了,來到臥房。

床上的人盯著碗中喝了一半的稀飯,似乎在想些什麼,她說話都沒聽見。

“裴青生?裴青生?”

他回過神,轉頭問:“何事?”

“沒什麼。”指著床邊的錢袋子,“錢你收著,我不知道藏在哪裡好。”

又不能天天帶在身上。

謝茯喝了一口野菜糊糊,靠著門,視線落在敞開的大門上:“太爺他們對你很好。”

雖然是帶著目的。

裴青生拿起吃了一半的饅頭,淡淡道:“世間沒有無緣無故的好。”

“也有吧,只是很少。”不一定能讓他們遇見。

謝茯轉頭看他一眼,兩人都沒有在說話,各自吃著碗中的飯。

端著換下的髒衣服,去東邊小河,有幾個嬸子和年輕小姑娘,佔據了好的位置。

“小茯姐,來我這,我快洗完了。”

一個小姑娘衝她招手。

周採梅,王紅月的女兒,今年十三歲。

旁邊洗衣服的人都回頭看她,謝茯笑著一一打招呼,走到周採梅身邊。

“小茯姐,你和青生大哥兩人不辦席面嗎?”她還想吃席呢。

“不辦,一切從簡。”

裴青生應當也不想辦,兩人算是協議婚姻,當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辦了席面,請附近村裡的人,傳得更快。

裴青生曾在鎮上唸書,肯定有結交的好友,要是他們得知,過來送禮啥的,以後在鎮上很容易碰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