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蜀漢商業蓬勃發展之際,姜維與石崇深知交通對於經濟進一步繁榮的重要性。於是,他們向皇帝劉諶進言,提議修建全國道路,以加強各地的聯絡。劉諶欣然應允,將此事全權交予姜維負責。
姜維深知修建道路工程浩大,需要一位善於精打細算之人協助管理財務和物資調配,此時,有人向他舉薦了王戎。王戎此人,以精打細算聞名,在處理財務事務上素有妙招。
姜維親自前往王戎府上拜訪。王戎的府邸樸素而整潔,姜維見到王戎後,拱手說道:“王兄,如今陛下欲修建全國道路,以促我蜀漢繁榮昌盛。姜某深知王兄在財務規劃方面獨具慧眼,特來請王兄出山相助。”王戎微微一怔,隨即起身回禮道:“姜將軍過譽了,能為蜀漢效力,乃王某之榮幸。”
二人商議已定,便開始著手規劃道路修建事宜。他們召集了眾多工匠和民夫,在城門外的空地上舉行了盛大的開工儀式。姜維站在高臺之上,目光堅定地說道:“諸位,今日我們修建道路,乃是為了蜀漢的未來,為了百姓的福祉。望大家齊心協力,共克時艱!”臺下眾人齊聲高呼,聲震雲霄。
工程伊始,困難重重。所需的石料、木材等物資數量巨大,運輸成為了首要難題。王戎精打細算,規劃出了最為經濟有效的運輸路線,併合理安排了人力和畜力。他與各地的供應商反覆商談價格,力求以最低的成本獲取最好的物資。
在施工過程中,一些路段需要穿越崇山峻嶺,地勢險要。姜維親自率領士兵在前方開路,為工匠和民夫們保駕護航。王戎則在後方統籌物資供應,確保施工的順利進行。
一日,姜維在檢視一處山路的施工情況時,發現進度緩慢。詢問之下,原來是由於山體陡峭,工匠們難以找到合適的支撐點,導致工程停滯不前。姜維沉思片刻,決定採用搭建棧道的方法。他立即召集工匠們商議方案,經過幾日的努力,終於成功搭建起了堅固的棧道,工程得以繼續推進。
王戎這邊也遇到了麻煩。由於連續的暴雨,部分已經採購的木材被水浸泡,無法使用。他當機立斷,重新尋找可靠的供應商,並調整了採購計劃,儘量減少損失。
在姜維和王戎的緊密配合下,道路修建工程逐漸步入正軌。但新的問題又接踵而至,一些民夫因為長期勞作,身體疲憊,心生怨言。姜維得知後,下令增加民夫的工錢和伙食,並定期安排休息時間。王戎則精打細算,在不影響工程質量的前提下,最佳化了一些施工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經過數月的艱苦奮戰,第一段道路終於竣工。百姓們歡呼雀躍,紛紛走上嶄新的道路,感受著交通的便利。劉諶得知訊息後,龍顏大悅,對姜維和王戎大加讚賞。
然而,他們並未因此而鬆懈。接下來的道路修建任務更加艱鉅,需要跨越河流、穿過沼澤。王戎精心計算著建橋和鋪設路基所需的材料和費用,姜維則不斷思考著如何克服複雜的地形和惡劣的自然條件。
在修建一座跨河大橋時,工匠們遇到了技術難題。水流湍急,橋墩難以穩固。姜維召集了眾多工匠共同商討解決方案,最終決定採用一種新型的橋樑結構。王戎則在一旁核算著成本的增加,並想辦法從其他方面節省開支。
在沼澤地路段,為了保證道路的堅實穩固,姜維下令採用鋪設木板和填入沙石的方法。王戎則仔細計算著所需的木板和沙石數量,確保不浪費一絲一毫的資源。
經過近兩年的努力,全國道路的修建工程終於接近尾聲。一條條寬闊平坦的道路貫穿蜀漢大地,連線起了各個城市和鄉村。商人們的貨物運輸更加便捷,百姓們的出行也不再艱難。
在道路竣工的慶祝儀式上,姜維感慨地說道:“此路之成,乃眾人之力,王戎兄之精打細算,更是功不可沒。”王戎謙遜地說道:“若無姜將軍統籌全域性,指揮有方,此工程亦難完成。”
劉諶親臨現場,望著眼前的道路,滿懷欣慰地說道:“此乃蜀漢之幸,百姓之福。今後,我蜀漢必將更加繁榮昌盛!”
道路的修建,不僅加強了各地的聯絡,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更凝聚了蜀漢百姓的心。在姜維和王戎的帶領下,蜀漢向著更加輝煌的未來邁進。
而此時的姜維和王戎,並未停歇腳步。他們深知,蜀漢的發展永無止境,還有更多的挑戰和機遇等待著他們去迎接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