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蜀軍勢如破竹的攻勢之下,敵軍終於支撐不住,派出使者前來求和。姜維得知這一訊息後,陷入了沉思。

此時,楊顒來到了姜維的營帳。楊顒向來善於分析局勢,姜維對他的意見也頗為重視。

“將軍,敵軍求和,此事需謹慎對待。”楊顒開門見山地說道。

姜維微微點頭,神色凝重:“我也正為此事煩惱,不知這求和背後,究竟是敵軍的緩兵之計,還是真心屈服。”

楊顒輕撫鬍鬚,緩緩說道:“將軍,如今我軍連戰連勝,士氣正盛,敵軍求和,或許是迫於無奈。然而,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需仔細思量他們求和的條件,以及其後續可能的動作。”

姜維站起身來,在營帳內踱步:“若拒絕求和,我軍繼續進攻,雖有勝算,但將士們也將面臨更多的傷亡。若接受求和,又恐其中有詐。”

楊顒目光堅定地看著姜維:“將軍,可先讓使者說明求和的具體條件,再做定奪。”

姜維當即下令,召敵軍使者進帳。使者戰戰兢兢地走進營帳,不敢抬頭直視姜維。

“說吧,你們求和的條件是什麼?”姜維聲音威嚴。

使者顫抖著說道:“我軍願割讓城池,獻上珍寶,只求蜀軍能停止進攻,給我們一條生路。”

姜維冷笑一聲:“你們如今才知後悔,當初挑起戰事,可曾想過有今日?”

使者連忙叩頭:“將軍,實是我軍之錯。如今只求能儲存一點實力,以安民生。”

姜維沉默不語,看向楊顒。楊顒思索片刻後說道:“將軍,割讓城池和獻上珍寶固然誘人,但我們需考慮敵軍是否真心誠意。若只是暫時的妥協,待他們恢復元氣,恐怕會再次反叛。”

姜維微微頷首:“你所言有理。那依你之見,該如何是好?”

楊顒道:“可派探子前往敵軍營地,探查他們的真實情況。同時,加強戒備,以防敵軍突襲。若敵軍確有誠意求和,我們再做進一步的商議。”

姜維採納了楊顒的建議,派出探子。幾日之後,探子回報,敵軍營地人心惶惶,士兵們士氣低落,似乎確有求和之意。

但姜維仍不敢輕易相信,再次與楊顒商議。楊顒說道:“將軍,不妨與敵軍約定,讓他們先交出部分城池,並派遣人質,以表誠意。”

姜維覺得此計可行,於是回覆敵軍使者。敵軍使者猶豫再三,最終答應了姜維的要求。

不久,敵軍按照約定交出了城池,並送來了人質。姜維和楊顒親自前往檢視,見一切屬實,心中稍稍安定。

然而,姜維深知,此時仍不能放鬆警惕。他對楊顒說:“雖敵軍表現出了誠意,但我們仍需做好萬全準備。以防萬一。”

楊顒點頭稱是:“將軍高見。我們可在接收的城池中加強防守,同時繼續整頓兵馬,以防敵軍有變。”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姜維一方面安排接收城池的事宜,安撫百姓;另一方面密切關注敵軍的動向。

就在一切看似順利之時,突然傳來訊息,敵軍在邊境有小規模的軍事調動。姜維頓時警覺起來,再次召集眾將商議。

“敵軍此舉,究竟是何意圖?”姜維目光掃過眾將。

周倉說道:“將軍,或許是敵軍不甘心求和,想要反悔。”

楊顒則道:“也有可能是敵軍內部的混亂導致的調動,並非針對我們。”

姜維沉思片刻後說道:“不管如何,我們必須加強防備。周倉,你率一隊人馬前往邊境探查,務必弄清楚敵軍的真實意圖。”

周倉領命而去。幾日之後,周倉帶回訊息,原來是敵軍內部一些將領不甘心求和,擅自調動兵馬,但已被敵軍主帥鎮壓。

姜維這才鬆了一口氣,但心中的警惕並未放下。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姜維決定與敵軍進一步談判,確定最終的和平協議。

在談判桌上,姜維據理力爭,為蜀國爭取到了最大的利益。最終,雙方達成了和平協議,敵軍正式向蜀國投降。

當姜維帶著勝利的訊息回到成都時,整個成都城沸騰了。皇帝劉諶親自出城迎接,對姜維讚賞有加。

“姜維將軍,此次你又為我蜀國立下了不世之功。”劉諶激動地說道。

姜維跪地行禮:“此乃陛下洪福齊天,將士們用命,臣不敢居功。”

劉諶扶起姜維:“將軍謙虛了。如今敵軍已降,天下太平,將軍功不可沒。”

姜維望著劉諶,心中感慨萬千:“陛下,雖敵軍已降,但我們仍需勵精圖治,以防有變。興復漢室之路,還需我們繼續努力。”

劉諶重重地點頭:“將軍所言極是,朕定當與諸位愛卿一同,為蜀國的繁榮昌盛而努力。”

從此,蜀國迎來了一段和平繁榮的時期。姜維依然兢兢業業,為守護蜀國的江山社稷貢獻著自已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