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軍勝利歸來後,姜維深知戰爭的殘酷和損耗,一刻也不敢懈怠,立即著手進行軍隊的休養整頓工作。
姜維親自前往兵營,探望受傷計程車兵,他眼中滿是關切與疼惜。“兄弟們,此次勝利來之不易,你們都是蜀國的英雄。但我們不能鬆懈,要儘快恢復元氣,以應對未來的挑戰。”姜維的聲音堅定而有力。
兵營中,士兵們雖然疲憊不堪,但在姜維的鼓舞下,眼神中重新燃起了鬥志。
與此同時,董允在朝中積極協調內政。他召集各級官員,重新規劃農田的耕種,確保糧食的充足供應,以保障軍隊的糧草補給。董允深知,穩定的後方是前線勝利的基礎。
姜維在兵營中,制定了嚴格的訓練計劃。他要求士兵們不僅要恢復體能,還要加強戰術的演練。“戰場上,一瞬的猶豫都可能導致致命的後果。我們必須做到令行禁止,配合默契。”姜維親自指導士兵們的訓練,每一個動作,每一個陣法,都要求精益求精。
在訓練場上,士兵們揮汗如雨。姜維時而大聲呵斥,時而耐心指導,他的嚴格要求讓士兵們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一天的訓練結束後,姜維回到營帳中,與將領們商討軍事戰略。“曹魏雖此次敗退,但他們不會甘心。我們要密切關注他們的動向,做好隨時迎戰的準備。”姜維目光炯炯,手指在地圖上比劃著。
將領們紛紛點頭,發表著自已的看法。“將軍,我認為我們應該加強邊境的防守,增設烽火臺,以防曹魏的突然襲擊。”一位將領說道。
姜維沉思片刻,說道:“此計可行,但同時也要派出偵察兵,深入曹魏境內,獲取更準確的情報。”
正當姜維全身心投入休養整頓工作時,朝中卻傳來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一些官員認為姜維過於重視軍事,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對國內的經濟發展造成了壓力。
董允得知此事後,立刻在朝中為姜維辯解。“諸位大人,如今局勢緊張,曹魏虎視眈眈。若不加強軍事力量,如何保我蜀國平安?姜將軍此舉乃是為了國家的長遠之計。”董允的言辭懇切,讓那些質疑的聲音暫時平息了下去。
然而,姜維面臨的困難遠不止這些。軍隊的裝備需要更新,士兵的軍餉需要保障,這都需要大量的資金。董允為此四處奔波,協調財政,努力為姜維解決後顧之憂。
在一次視察軍營時,姜維發現一些士兵因為受傷,身體恢復緩慢,影響了訓練進度。他立刻下令,尋找名醫為士兵們治療。同時,他還組織士兵們開展文化學習,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蜀軍的休養整頓工作初見成效。士兵們的體能得到了恢復,戰術水平有了顯著提高,軍隊計程車氣也愈發高昂。
但姜維心中明白,這只是一個開始。曹魏的威脅依然存在,他必須時刻保持警惕。
一天,姜維收到了偵察兵的情報,曹魏似乎有再次出兵的跡象。姜維立刻召集將領們商議對策。“此次曹魏若來犯,定是有備而來。我們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姜維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
將領們紛紛表示,願跟隨姜維奮勇殺敵,保衛蜀國。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姜維繼續加強軍隊的訓練,完善防禦工事。董允也在朝中穩定局勢,為姜維提供堅實的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