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推移,林晨和團隊在市場上取得了一些小的勝利。客戶的支援和媒體的關注使他們的陶藝工作坊逐漸恢復了人氣。然而,競爭對手的陰影依然籠罩在他們的頭頂,隨時可能發起新的攻擊。
這天,林晨接到了一位老客戶的電話,聲音透著焦急:“林晨,最近我看到一些負面評論,說你們的陶器質量不可靠。我希望你們能儘快澄清,不然我擔心我們的合作會受到影響。”
林晨聽了,心中一緊。他知道,如果老客戶對他們的信任動搖,那後果將不堪設想。他立即召集團隊開會,討論應對策略。
“我們需要更多的客戶見證來證明我們的陶器質量。”李婷提議,“可以考慮組織一次客戶見面會,邀請他們親自來體驗我們的製作過程。”
“這是個好主意。”林晨贊同道,“同時,我們還可以透過社交媒體分享客戶的真實反饋,展示他們對我們陶器的滿意度。”
幾天後,林晨和團隊在陶藝村的工作坊舉辦了一場客戶見面會,邀請了曾經的客戶和陶藝愛好者。現場氣氛熱烈,大家對陶藝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林晨在開場致辭中說道:“感謝大家的到來,我們的目標是將最好的陶藝帶給每一位客戶,希望大家能在這裡感受到我們的熱情與用心。”
活動的高潮部分是親自體驗陶藝製作,客戶們紛紛參與其中,體驗捏泥、上釉、燒製的全過程。宋陽用鏡頭記錄下每一個開心的瞬間,準備後期剪輯成影片分享給更多人。
見面會結束後,客戶們紛紛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他們的作品和活動體驗,給出積極的評價。評論區裡,大家熱情洋溢地讚美林晨的陶器質量,甚至有的客戶表示將繼續支援他們的品牌。
然而,就在林晨和團隊感到鬆了一口氣時,競爭對手的反擊又一次降臨。幾天後,他們在社交媒體上釋出了一則“調查結果”,聲稱林晨的陶器中含有有害物質,企圖將他們的陶器與健康問題掛鉤。評論區瞬間炸開,很多不明真相的網友開始質疑林晨的品牌。
“我們必須採取行動。”李婷憤怒地說,“這種惡意抹黑絕對不能被接受。”
“我們要找專業機構對陶器進行檢測,出具權威報告來證明我們的陶器沒有任何問題。”林晨沉思片刻後說道。
於是,林晨迅速聯絡了當地一家權威的檢測機構,要求對他們的陶器進行全面檢測。檢測結果很快出來,報告顯示林晨的陶器完全符合國家安全標準。林晨決定將這份報告公開,向所有客戶和潛在客戶澄清事實。
與此同時,李婷還安排了一場線上直播,邀請了一位行業內的陶藝專家作為嘉賓,討論陶器製作的流程和質量控制。直播中,專家表示:“在這個行業中,林晨的工作坊始終堅持著嚴格的質量把控,絕對值得信賴。”
直播結束後,林晨的團隊收到了大量積極的反饋,網友們紛紛轉發、評論,支援林晨的做法。負面評論逐漸被淹沒,大家開始對林晨的品牌產生了更多的信任。
就在此時,林晨的工作坊迎來了一個轉機。隨著客戶對陶藝的興趣不斷上升,一些文化機構和高校也開始關注到他們的工作坊,主動聯絡林晨,希望能開展合作,推動陶藝的推廣和教育。
“這是我們展示陶藝文化的機會!”林晨興奮地說。
“我們可以組織一些陶藝課程,向更多人普及陶藝的知識和技巧。”李婷補充道,“這不僅能提升我們的品牌形象,也能夠幫助我們建立更強大的客戶基礎。”
經過幾輪的討論,林晨的團隊決定在工作坊推出陶藝課程,分別針對初學者和進階者。課程內容涵蓋陶器製作的基本技法、裝飾技巧、燒製工藝等,每週舉辦一次,邀請陶藝愛好者前來參與。
首期課程的報名在短短几天內便額滿,許多陶藝愛好者期待能在林晨的工作坊中學習到真正的陶藝技藝。林晨和團隊精心策劃了課程安排,力求讓每一位學員都能感受到陶藝的魅力和樂趣。
課程當天,學員們興奮地來到工作坊,林晨和李婷親自為大家講解陶藝的歷史和技巧。學員們在實際操作中感受到泥土的質感,感受到手工藝的魅力,臉上都掛著燦爛的笑容。
“這真是太棒了,我從來沒有想過捏泥能夠這麼有趣!”一位學員激動地說道。
“陶藝不僅是製作物品,更是一種心靈的修行,讓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寧靜。”林晨在課程中分享道。
隨著課程的開展,越來越多的人被陶藝的魅力所吸引,工作坊的人氣愈加火爆。林晨和團隊的努力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和支援。
然而,競爭對手依然不甘心,他們暗中策劃著新的陰謀。林晨雖然看似收穫了許多,但他知道,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