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著翠娥大病初癒,又腿上有傷,幾人在運河邊足足停留了三天。

這三天以妖狼肉為主食,輔以米飯麵餅,有著濃郁的氣血之力滋養,不僅翠娥恢復如初,太子、長平公主和高起潛,也吃的紅光滿面,渾身充滿著力氣。

姜黎更是獲益菲淺,以妖狼肉輔助修行,進度提升了一倍左右,三天之後,手少陽三焦經已經突破至第十四個穴道:天井穴關前。

再看面板:

【境界:通脈境:28\/100】

【武技:格鬥術(熟練):29\/200】

【武技:箭術(入門):22\/100】

【功法:樁功(入門):19\/100】

當天清晨,把最後的狼肉吃的淨光之後,一行人沿著運河向下遊行去。

從臨清到濟寧,有六百來裡,以日行三四十里的龜速,半個月後,才到了濟寧,路上該扔的都扔了,弓箭也包裹好,從外面看不出端倪。

長槍和腰刀倒是沒必要遮掩,亂世中,帶刀弄棒者比比皆是。

濟寧府是運河重鎮,僅次於揚州、淮安,入得城裡,雖然街市明顯蕭條,卻比沿河所見的一片荒蕪要好了太多。

“大公子,咱們先找個地方住下來,好好休息一晚,明日弄條船直接南下,如何?”

姜黎騎在馬上,轉頭問道。

經過議定,太子與長平公主暫時稱作大公子與二姑娘,高起潛是大公子的老僕,翠娥是二姑娘的丫鬟。

“便依先生!”

太子笑著點頭。

長平公主與翠娥合乘一馬,兩雙妙眸也同時在姜黎身上打了個轉。

“前面便有一家!”

姜黎馬鞭一揚!

旁道,有一家客棧規模頗大,幡旗高高飄揚,上書仙客來三個大字。

“籲~~”

姜黎剛翻身下馬,便有小二熱情的迎來,笑道:“幾位客官,小店吃飯住店皆可,裡面請!”

“嗯!”

姜黎略略點頭,向翠娥伸出了手。

翠娥俏面微紅,但還是把手搭上,身子微傾,被姜黎託著腰臀,抱下了馬。

一路上,都是這樣下馬的,姜黎也能看出,太子有把翠娥許給自己的意思,原因不難猜。

如今太子要什麼沒什麼,能拿出來籠絡自己的,就只有翠娥這個美人兒了。

當然,姜黎也不排斥,人與人的交往,不可能純潔無暇,總是有所求。

朋友朋友,先朋後友。

什麼是朋?

兩串貝!

古代以貝為貨幣,可見古人明白的很,先互利,才可為友。

不過他並沒有想好是否要娶翠娥為妻。

這倒不是擔心被綁在太子的戰車上。

有一說一,明朝諸藩王全部加起來,份量都抵不上太子的一條腿,至於太子品性如何,實則沒必要深究。

畢竟不論是誰,當了皇帝性情都會變,人性會漸漸喪失,逐漸轉變成一具冰冷的政治機器。

譬如康熙!

康熙還算是重情重義,晚年卻把朝政搞的一團糟,還弄出了九龍奪嫡的鬧劇,而他的兒子雍正,則是地道的政治機器。

《雍正王朝》把雍正美化了,其實真實的雍正是非常冷血的,也好美色。

到了乾隆,更是把政治機器這一屬性發揮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地步。

主要是,前世的姜黎是地道的渣男啊!

“多謝姜公子!”

翠娥眸中春水瀲灩,紅著臉屈膝福了一禮,就把長平公主抱下了馬。

姜黎道:“幫我們把馬匹洗刷下,喂上好的草料豆子!”

“好嘞!”

那夥計接過馬韁,交給其他小廝,就把幾人引領進去。

客棧採用當時普遍的天井式佈局,迎街的小二樓是吃飯的地方,後面用於住人。

姜黎放眼打量了番,便道:“給我們四間上房,要連一塊兒,屋子要乾淨,敞亮,被褥要換新,這是十兩銀子,你先拿著,不夠再補。”

說著,遞了一錠十兩的銀錠過去。

“誒!”

夥計見了銀子,喜笑顏開,將五人安排在後樓二層,連著四間一起,又吩咐婆子更換了嶄新的鋪蓋被褥。

雖然連日陰雨,被褥帶有一種陰溼黴味,但還算乾淨,出門在外,也沒太多的講究。

一番忙活之後,送來熱水,各人洗漱一番,已是正午了,姜黎讓夥計給長平公主與翠娥送來飯食,便和太子、高起潛去了前面吃飯。

隨便點了幾個菜,又叫了壺酒。

陸陸續續,店裡開始上人,多是南來北往的客商,畢竟越是亂世,商隊的利潤就越大,但前提是能守住自己的財貨。

一桌桌的食客,提刀帶劍,姜黎仔細打量,很可惜,沒有帶詞條的。

“嘿,韃子佔了京師,沒幾日就翻臉啦,命令漢人全部從內城遷出去,哪怕投降了也得走,內城留給韃子住!”

“可憐啊,李闖抄金銀,韃子跟著抄家,你們恐怕不知道,外城那點大的地方,哪裡夠住喲,有些人還倚老賣老,仗著在前明位高權重,據理力爭,結果全家被殺!”

“害,這算什麼,聽說韃子要推行剃髮令呢,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所有人都得剃成他們那種金錢鼠尾,細細的一根!”

太子聽的緊緊絞著筷子,一句前明,讓他直接破防。

“大公子,快吃菜!”

高起潛生怕太子情緒失控,忙夾了些菜到太子碗裡。

太子吭頭吃著。

“李闖在京師新納的妃子才慘呢,本是慈慶宮的六品女官,叫竇美儀,知書達禮,貌美如花,周皇后在世時,曾有意將竇美儀納為崇禎的妃子,但崇禎操心國事,無暇於女色,就拖下來了。

誰料便宜了李闖,可李闖不珍惜,潰逃時未將竇美儀帶走,被韃子獻給了多爾袞,怕是貞潔不保嘍。”

“哎,亂世人命如草芥吶!”

一眾食客不管認不認識,都在交換資訊。

卻是突然間,一名秀才模樣的書生進來,揮手大叫道:“大喜,大喜啊,小福王已於五月十五在南京武英殿即皇帝位,改元弘光,如今國勢危如累卵,正是我等報效國家之時,不才將南下投效,誰肯與不才共往?”

“什麼?”

“小福王登基?”

眾人瞠目結舌。

又有人狂喜,痛哭流泣,連呼我大明列祖列宗保佑!

太子卻是呆若木雞,手裡的筷子啪達一下落地。

他雖是正統,但新皇登基,君臣名份已定,大勢去矣。

“大公子,吃好了罷?我們回房!”

姜黎使了個眼色。

他對弘光朝廷並不意外,只是不記得朱由菘的登基時間。

“吃好了!”

太子魂不守舍的放下碗筷,站了起來。

“飯錢記帳上,走時一起算!”

姜黎回頭吩咐了句,便與高起潛護著太子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