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勝利
三國亂燉,劉禪外掛橫行記 隨緣書風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在經過深思熟慮後,曹操決定一方面加強邊境的防禦,防止蜀漢進一步的進攻;另一方面,他開始暗中策劃對蜀漢的反擊。他派遣密探潛入蜀漢,收集情報,同時在國內整頓軍備,訓練新兵,準備在合適的時機重新奪回漢中,挽回魏國的戰略優勢。
在蜀漢國內,劉禪開始緊鑼密鼓地著手處理戰後的一系列重大事宜,每一個決策都承載著對未來的期許,宛如在黑暗中點亮一盞盞希望之燈。
他率先將目光投向了那些在漢中之戰中為蜀漢立下赫赫戰功的將士們。對於趙雲、魏延、姜維等英勇無畏的將領,劉禪給予了極為豐厚的賞賜,這些賞賜不僅僅是金銀財寶,更是對他們忠誠與英勇的認可,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譽。而那些普通士兵,他們同樣是這場勝利的基石,每一個人都沒有被遺忘。劉禪下令,給予他們相應的撫卹,讓他們感受到國家的關懷。
然而,劉禪的目光更為長遠,他深知一場戰爭帶來的傷痛不能僅靠一時的撫卹來治癒,於是,他頒佈了一項震撼人心的律法。律法規定,那些在戰爭中失去親人計程車兵家屬,地方官府要給予特殊的優待,每戶都將分得肥沃的土地,讓他們有穩定的生活來源。而陣亡士兵的子女,一旦成年,便有資格擔任官職,國家將為他們敞開晉升的大門,這是對烈士的告慰,也是對未來的投資。對於那些因傷退役計程車兵,地方將為他們安排合適的官職,讓他們能夠繼續為國家效力,同時,每月還可領取足額的撫卹金,保障他們的生活無後顧之憂。即便是普通退役人員,也不會被忽視,他們會被妥善安置在國家驛站或者衙門,享受地方九品官職待遇,並且有著清晰的晉升之路,只要他們展現出能力和才華,就有機會在仕途上更進一步。
在朝堂之上,劉禪神色凝重卻又目光堅定地對眾臣說道:“此次長安之戰,我蜀漢雖取得了勝利,但其中的代價,可謂是慘重至極。每一位犧牲的將士,都是我們蜀漢的英雄,他們的名字應被銘刻在我們的心中,永誌不忘。今日頒佈的這項律法,意義非凡。它是我們對將士們的承諾,是我們對那些為國家付出一切之人的回報。有了它,我們的戰士在奔赴沙場之時,將不再有後顧之憂,他們對國家的忠誠度必將如磐石般穩固,牢不可破。同時,這也將為那些因戰爭陷入困境的家庭帶來希望,貧困人口數量必將大幅降低。”
劉禪繼續說道:“此次大戰,雖我蜀漢得勝,但國家亦滿目瘡痍,百姓生活受創。為了加強國內的穩定和發展,朕決定減輕百姓的賦稅。”
此言一出,百官先是一愣,繼而交頭接耳起來。姜維微微點頭,眼中露出讚許之色:“陛下聖明,輕徭薄賦,實乃利民之良策,百姓得以休養生息,農業生產必能蓬勃發展。”
姜維奏道:“減稅之舉,可使百姓手中餘糧增多,購買力增強,於商業貿易亦大有裨益。臣以為,當配合一些鼓勵商業的措施,如降低市稅、整治市場秩序等,如此一來,長安經濟定能迅速恢復。”
劉禪聞言,面露微笑:“所言極是,農業為國家之根本,商業為繁榮之羽翼,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唯有國家富強,百姓安居樂業,蜀漢才能在這亂世中立足。”
趙雲站了出來:“陛下,減稅與鼓勵農商雖好,但國內局勢複雜,各方勢力交錯,難保不會有心懷叵測之人趁機作亂。臣擔心,此舉或會被別有用心者利用,引發動盪。”
劉禪微微點頭,神色從容:“我讓暗部加緊對國內的異常情況進行監控。暗部之人,皆為忠誠之士,訓練有素,必能為我蜀漢保駕護航。”
趙雲抱拳說道:“陛下用心良苦,臣等定當全力協助,維護國內安穩。若有膽敢擾亂者,定不輕饒!”
魏延則大聲道:“陛下放心,有我等在,必保蜀漢太平。那些妄圖滋事之人,休想得逞!”
與此同時,蜀漢因攻下漢中開啟了商路,財富如流水般湧入。蜀漢的連發弩、短刀以及改良後的運糧車在戰爭中展現出了巨大的優勢,各國都對這些先進的裝備垂涎三尺。這些裝備的製造技術被蜀漢嚴格保密,形成了一種壟斷,引發了各國的質疑與猜測。
在魏國朝堂之上,大臣們議論紛紛。“陛下,蜀漢的連發弩威力巨大,一次能發射數支弩箭,射程又遠,在戰場上對我軍造成了極大的威脅。還有他們的短刀,鋒利無比,比我們的兵器更為精良。如今他們憑藉這些壟斷兵器,越發強大,長此以往,我大魏必將受其掣肘啊!” 一位大臣憂心忡忡地說道。曹操面色陰沉,從戰場上繳獲的連發弩,我們能造出來嗎“。
夏侯惇說到,戰場上繳獲的連發弩零件沒有特別的地方,但我們的工匠組裝連發弩後就沒有原件的威力,武器的射程不到200 步,只能破開皮甲”,“哼,一定要想辦法破解蜀漢的兵器優勢,不能讓他們繼續囂張。”
東吳這邊,孫權也在和將領們商討此事。“主公,蜀漢的運糧車改良後,能在複雜地形快速行進,保障糧草供應。這使得他們的軍隊能長期作戰而無後顧之憂,我們必須有所應對。” 一位將領進言道。孫權眉頭緊皺,“這些兵器和裝備,已經成為蜀漢的制勝法寶,我們不能坐視不管。”
在蜀漢國內,劉禪也意識到了武器壟斷帶來的問題。這些先進裝備雖然讓蜀漢在軍事上佔據優勢,但也引來了他國的覬覦,隨時可能引發新的戰爭。而此時,姜維站了出來,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姜維向劉禪進諫道:“公子,如今各國對我蜀漢的兵器裝備虎視眈眈,我們雖有保密之法,但難保不會洩露。臣以為,我們可以主動出擊,利用這些裝備的優勢,進一步擴大我們的勢力。” 劉禪微微皺眉,“你這想法雖好,但此舉可能會加劇與魏吳的矛盾,引發更大規模的戰爭啊。” 姜維目光堅定,“戰爭遲早會來,我們不能被動挨打。我們可以聯合一些對魏吳不滿的勢力,以兵器裝備為籌碼,共同對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