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晚霞
三國亂燉,劉禪外掛橫行記 隨緣書風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隨著蜀漢商品在東吳市場的熱度與日俱增,訊息如同插上翅膀一般,迅速在三國之間傳開。蜀漢在四通商號的引領下,商業呈現出蓬勃發展之勢,這一切都被曹操盡收眼底。
在魏國朝堂之上,曹操手持肥皂和玻璃製品,環顧眾人,詢問道:“可知這些精巧玩意兒是何人所創?”
有謀士趕忙回應:“丞相,聽聞是劉備之子劉禪所制。那劉禪雖年紀尚輕,卻頗具智謀,憑藉這些商品在東吳大獲成功。”
曹操微微皺眉,神色變得凝重起來:“又是那劉禪,劉備有此子,著實不容小覷。原本以為劉備已是心腹大患,沒曾想他這兒子在商業上竟也有這般厲害手段。”
荀彧上前一步,進言道:“丞相,劉禪以商業使蜀漢富強,若任其肆意發展,日後必成大患。此次禁止蜀漢商隊入境只是開端,我們需從多方面遏制蜀漢發展。”
曹操點頭稱是:“所言極是。不過,這劉禪的商業頭腦倒是值得琢磨,看看能否為我所用。”
在許昌內殿,曹操單獨召見賈詡,將肥皂和玻璃製品置於桌上,一臉嚴肅地問道:“文和,你看劉禪弄出的這些東西,已在東吳掀起波瀾,如今又意圖向魏國滲透,你作何看法?”
賈詡沉思片刻,緩緩說道:“丞相,此子不容輕視。他以商業為利器,相較軍事手段更為隱蔽且行之有效。雖說我們已禁止其商隊入境,但還需防備他使出其他招數。”
曹操凝視著賈詡:“那依你之見,對於劉禪和蜀漢的商業發展,我們該如何應對?”
賈詡手捻鬍鬚,眼中閃過一絲精芒:“丞相,我們可雙管齊下。一方面,加強邊境防禦,嚴禁蜀漢商品流入;另一方面,在魏國內部扶持自身商業,研製類似商品,與之競爭。同時,密切留意蜀漢的軍事動向,以防他們狗急跳牆。”
曹操頷首:“文和之言有理。不過,若蜀漢因商路被斷而興兵,我們也不能示弱。漢中乃咽喉要地,必須加強防禦。”
隨後,曹操下令在漢中增派兵力,加固城防,囤積糧草。同時,召集魏國的工匠和商人,試圖研製出類似肥皂和玻璃的商品,以此對抗蜀漢商業帶來的衝擊。
曹操深知蜀漢經濟崛起可能帶來的威脅,每當看到東吳貴族府邸中那些來自蜀漢的玻璃製品閃耀著奢華光芒,肥皂成為東吳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之物時,他便眉頭緊鎖,心中警鐘大作。他清楚,若任由蜀漢商業在東吳擴張,魏國在經濟競爭中必將處於劣勢。於是,一道嚴令從許昌發出,嚴禁蜀漢商隊踏入魏國境內,同時加大國內市場管控力度,防止蜀漢商品透過走私等途徑流入。
訊息傳至成都,劉禪心急如焚,於宮殿中召集姜維、趙雲、魏延、王平等眾將商議對策。姜維憤憤不平地說道:“主公,曹操此舉實在可惡至極,截斷我蜀漢商路,這分明是要遏制我們的發展啊!” 趙雲也眉頭深鎖,手按劍柄:“曹操此舉意在打壓我們,若不設法解決,我蜀漢經濟必將遭受重創。漢中作為魏國商貿中樞,掌控著中原與西域等地的貿易通道,若我們能攻下此地,或許能緩解當前困局。”
魏延挺身而出,大聲道:“主公,末將願擔任先鋒,直搗長安,讓曹操知曉我們的厲害!” 王平也附和道:“末將願往,為蜀漢商業開闢通路。” 劉禪沉思良久,目光堅定如炬:“我們不能坐以待斃,漢中乃魏國商貿中樞,若能將其攻下,或許能開啟局面。”
然而,一些文臣對此次軍事行動憂心忡忡。一位老臣勸諫道:“公子,此次出征攻打漢中,雖為打通商業通路,但畢竟是軍事行動,興師動眾,萬一陷入苦戰,恐對我國力損耗巨大啊。”
姜維反駁道:“大人,若不如此,我們的商業將被束縛,長此以往,國力亦會衰退。如今四通商號發展勢頭正盛,絕不能因曹操的禁令而放棄。”
趙雲也站出來說道:“我們有精兵良將,長安雖為商貿中樞,但其防禦並非牢不可破。只要我們謀劃周全,定能成功。”
劉禪心意已決,朗聲道:“吾意已決,此次出征勢在必行。眾將需齊心協力,為蜀漢的未來而戰。”
在蜀漢軍中,劉禪密切關注著各方動態。他深知曹操不會坐視蜀漢商業擴張,此次攻打漢中只是破局之策,後續麻煩定然不少。
“姜維,我們此次行動,不僅要拿下長安,還要考慮如何應對曹操後續的反擊。我們要做好長期鬥爭的準備。” 劉禪對姜維說道。
姜維點頭應道:“主公,我們可在拿下長安後,以此為據點,與曹操談判,爭取重新開放商路。同時,加強與東吳的合作,讓曹操有所忌憚。”
趙雲在一旁說道:“我們還需防備曹操的偷襲,此次出征,務必速戰速決。”
而在魏國,曹操在加強軍事和商業部署之際,也在思索著劉禪這個對手。他對身邊人說道:“那劉禪小小年紀,竟有如此手段,不可不防。此次漢中之戰,關乎我大魏的經濟命脈,絕不能讓蜀漢得逞。”
此時在許昌,曹操再次召集謀士商議。賈詡神情凝重地說:“大王,那劉禪實非尋常之輩。他以商業富國,以奇巧之物贏得人心,如今又興兵來犯,其志向不小。漢中若失,我大魏經濟必將遭受重創。” 曹操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憂慮:“吾亦知此子厲害,此次定要守住長安,不能讓他得逞。”
賈詡繼續說道:“大王,劉禪雖年輕,但其行事老辣。他深知長安對我們的重要性,此次出兵必是有備而來。我們切不可輕視,當速調精銳之師增援。” 謀士程昱也附和道:“賈大人所言極是,蜀漢有趙雲、魏延等猛將,姜維又是智謀之士,不可不防。” 曹操沉思片刻,下令從各地調集兵力前往長安。
曹操深知人口乃國家根基,他對眾謀士說道:“漢中之地人口眾多,商業繁榮,若被蜀漢佔據,他們不僅能獲取財富,更可擴充人口。我們要避免百姓因戰亂流離失所,讓他們為我大魏所用。” 於是,曹操一方面加強軍事防禦,另一方面安排官員安撫漢中百姓,穩定人心。
賈詡看向曹操,眼中閃過一絲狠厲:“大王,為絕後患,我們可派人暗中刺殺劉禪。若他一死,蜀漢大軍必亂,長安之危可解。” 曹操聽後,心中一動,這確實是個一勞永逸之法。他剛要開口答應,卻又猶豫起來。
曹操皺著眉頭道:“此計雖好,但刺殺他國少主,實乃不義之舉。若傳揚出去,吾將為天下人所恥笑。” 賈詡卻不以為然:“大王,成大事者不拘小節。若劉禪不死,日後必成大患。” 曹操在殿中來回踱步,心中糾結萬分。他雖為一代梟雄,但也在乎名聲,畢竟一直以來都以匡扶漢室為名。
曹操想起自已早夭的兒子曹衝,心中湧起一股溫情。他覺得劉禪和曹衝一樣聰明伶俐,只是立場不同。他長嘆一聲:“吾實不忍用如此手段對付一個孩子,此事休要再提。” 賈詡見曹操心意已決,便不再勸說。曹操最終決定依靠軍事力量抵禦蜀漢。
曹操在營帳中獨自沉思,他對劉禪的情感複雜交織,既有對對手的警惕,又因曹衝而產生憐憫。他深知在這亂世之中,情感不能左右決策,但還是無法狠下心來採取極端手段。這種情感上的掙扎使得他在面對蜀漢進攻時,行事更為謹慎。
曹操派出曹真為主帥,統領各路援軍前往漢中。同時,他下令加強情報收集,密切關注蜀漢軍隊的動向。他對曹真叮囑道:“此次漢中之戰,關乎我大魏興衰,務必小心應對。不可與蜀漢軍隊硬拼,要利用地形和防禦工事消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