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鳳凌霄初露鋒芒
重生女將軍之鳳凌霄逆世迴歸 無核荔枝樹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李雲卓被她的回答微微一怔,隨即冷笑一聲:“好,那我就看看,你這位九歲的武王候選人,究竟有何能耐。”
戰鬥開始,李雲卓起初並未全力以赴,他以為憑藉自已的經驗和技巧,可以輕鬆應對鳳凌霄。
然而,鳳凌霄的武藝卻遠超他的想象。
她的槍法既快又準,每一擊都直逼要害,讓李雲卓不得不收起輕視之心,全力以赴應對。
在激烈的交鋒中,李雲卓逐漸感受到了鳳凌霄的實力。
她的每一招每一式都充滿了策略與變化,彷彿能夠洞察他的每一個動作。
這讓他不禁心生敬佩,同時也對自已之前的輕視感到羞愧。
最終,在一次驚心動魄的對決後,鳳凌霄以一招精妙絕倫的回馬槍,險勝李雲卓。
“我輸了。”李雲卓收劍入鞘,向鳳凌霄深深一鞠躬。
“鳳凌霄,你是當之無愧的武王!”
“李將軍,你的劍法同樣出色。今日一戰,讓我們更加了解彼此。未來的路還長,我期待與你並肩作戰。”
這場比武,不僅見證了鳳凌霄的崛起,更讓李雲卓找到了新的目標與方向。
比武結束後,鳳震北繼續檢閱鎮北軍這一年來的訓練成果,而鳳凌霄和鳳凌武則由李雲卓帶著參觀軍營。
也就是這僅僅不到一天的時間,李雲卓被鳳凌霄的武力以及謀略所折服。
上一世的鳳凌霄用了整整一年才收穫的死心塌地的副將。
這一世竟是不到一天的時間,就在李雲卓的臉上看到了上一世那種崇拜的眼神。
夕陽如血,灑在軍營的青石路上,鳳凌霄踏著這抹餘暉,心中想起了從前的事情。
她停下腳步,目光穿過營寨的喧囂,彷彿穿越了時空,回到了前世那段在傷兵營中幫忙的日子。
“爹,女兒今日在軍營中,心中湧動著一個念頭,是關於那些為家國付出一切的傷兵兄弟們。”鳳凌霄輕步走進書房,手中緊握著一張剛寫滿字跡的紙,眼中閃爍著堅定與溫柔。
鳳震北抬頭,見女兒神色凝重,不由放下手中的兵書,溫和地問道:“霄兒,有何心事?說來聽聽。”
鳳凌霄緩緩展開紙張,聲音清晰而有力:“爹,我今日突然想到你以前提及的,傷兵們因傷殘而失去生活希望,甚至萌生輕生之念,實乃令人痛心。”
“他們本是啟國的英雄,卻因戰傷而陷入困境,那點兒撫卹金,並不能解決什麼問題。”
她繼續說道:“我曾見過驛站之便,我們鳳家何不多建些讓那個它們傷兵們的避風港?他們可以在那裡從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如管理物資、傳遞書信,既有了穩定的收入,又能繼續為國家效力,實現自我價值。”
“而鳳家,則可藉此機會加強物資流通,確保前線糧草無憂,資訊暢通無阻。”
鳳震北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喜與讚賞:“霄兒,此計甚妙!你不僅心繫將士,更有著非凡的遠見卓識。鳳家雖以武立家,但若能借此機會,既解決傷兵生計,又鞏固後方,實為一舉兩得,乃至三得之策!”
他沉吟片刻,又補充道:“就是我們家族中沒有人適合經營此事,若是想長遠發展下去,還是得有值得信任且有經商天賦的人管理才行。”
鳳凌霄的思緒如同翻湧的江水,既深刻又廣闊。
她站在書房的窗前,望著遠方,心中盤算著那個既能為傷兵們謀出路,又能加強鳳家後方的計劃。
轉身面向鳳震北,她語氣中充滿了堅定與期待:
“爹,我深知鳳家以武立世,對於經商之道或許並不擅長。但正因如此,我更加覺得需要藉助外力,讓我們的計劃更加完善,更加無懈可擊。”
鳳震北聞言,眉頭微蹙,似乎也在思考這一層的考量,隨即問道:“霄兒,你心中可有合適的人選?”
鳳凌霄點了點頭,目光閃爍著對過往的記憶與對未來的憧憬:“爹,您可還記得幾年前,祖父與北池國激戰正酣,朝堂內以丞相魏忠賢為首的官員,故意拖延糧草。”
“那時,若不是盧家和呂家挺身而出,給鎮北軍捐贈了三十萬石糧草,挽救了戰局,鎮北軍怕是會九死一生。”
她停頓了一下,語氣更加堅定:“盧、呂兩家,不僅是北地的義商典範,更是經商世家的佼佼者。他們歷經數代,每一代都湧現出商業奇才,將家族事業發揚光大。”
“若是我們能邀請他們加入,共同經營這些北地的驛站,不僅能解決我們缺乏經商經驗的問題,更能借助他們的力量,將驛站打造成一個既能為傷兵提供生計,又能成為鳳家堅實後盾的樞紐。”
鳳震北聽後,眼中閃過一抹讚許之色,他站起身,走到鳳凌霄身邊,拍了拍她的肩膀:“霄兒,你的想法確實深遠且周到。盧、呂兩家若能加盟,無疑是對我們計劃的一大助力。”
“此事,我會親自去信,誠邀他們共商大計。”
幾日後,鎮北將軍府內歡聲笑語與莊重氣氛交織,一場關乎傷兵與未來的重要會談在此展開。
鳳震北帶著鳳凌霄,與盧、呂兩大家族的家主及下一代繼承人共聚書房,商討建立從臨安城至北地的秘密驛站線路。
而其核心目的,正是為了解決傷兵的就業問題,並同時惠及盧、呂兩家。
“諸位,今日請各位蒞臨,實則是有一樁大事相商。”鳳震北開門見山,語氣中透露出不容忽視的誠摯與決心。
“我鳳家世代為國征戰,深知士兵們為國家付出的犧牲與傷痛。如今,許多英勇的戰士因傷致殘,歸鄉後卻面臨生計無著的困境,這讓我心如絞刀。”
他停頓片刻,目光掃過在座的每一位無論是,繼續說道:“因此,我鳳家決定,以建立驛站為名,實則是為這些傷兵兄弟提供一個能夠重新站起來的平臺。他們將在驛站中擔任些力所能及職務,不管是管理、運輸還是資訊傳遞,都能發揮他們的專長,實現自我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