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三大龍王眼神之中所發生的細微變化,楊蛟全都盡收眼底,但他卻並未將其放在心上。

因為他心裡非常明白,這三位龍王此時此刻究竟在思考些什麼。

要知道,功德乃是極為珍稀之物,這一點可謂是人盡皆知。因此,當面對能夠獲取功德這樣的機會時,三大龍王有所反應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而對於他們可能會有的種種表現,楊蛟其實早有預料,並且心中已然有了應對之策。

然而讓他感到有些意外的卻是東海龍王敖廣的反應。難道說,是因為敖廣對自已有著足夠的信任?又或者是這位龍王的表情管理能力實在太過高超,以至於就連他都被成功地隱瞞過去了呢?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楊蛟覺得或許前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就在三大龍王的耐心即將消耗殆盡、準備張嘴說話之際,楊蛟突然話鋒一轉,開始談論起關於功德難以獲得的現狀來:

“諸位想必也都心知肚明,功德本就來之不易,更何況此次所要解決的乃是關乎整個龍族如此龐大數量的業力問題所需的功德啊!這其中的難度簡直超乎想象!”

當楊蛟提及功德難得時,三大龍王瞬間愣住了,彷彿時間都在這一刻凝固,更是將心中的想法說了出來。

其中一位龍王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說道:“原來你竟也知曉這功德來之不易啊?”語氣中充滿了驚訝與疑惑。

另一位龍王緊接著附和道:

“既然你深知此理,為何還要提議以功德來洗淨我龍族所揹負的業力呢?要知道,這功德可是極為珍稀之物啊!”

他的眉頭緊皺,顯然對此事感到十分困惑和不解。

第三位龍王則長嘆一聲,感慨道:

“不錯,我們何嘗不知曉功德能夠消除龍族的業力,但問題恰恰在於獲取功德實在太過艱難!”

他的目光中透露出一絲無奈和憂慮。

然而,就在此時,原本沉默不語、面色始終毫無波瀾的敖廣卻突然露出了一副“果然如此”的神情。

他似乎早已料到楊蛟會有這番言論,只是靜靜地站在一旁,觀察著眾人的反應。

面對三位龍王投來的好奇目光,楊蛟微微一笑,從容不迫地解釋道:

“自從結識了敖廣伯父之後,承蒙他老人家對我的關懷備至,小侄心中便一直在思索該如何報答這份恩情。經過一番深思熟慮,終於讓我想到了一件唯有龍族方可為之的大功德之事!”

至於策劃這件功德之事背後真正的緣由,楊蛟自是心知肚明,但他絕不會向四位龍王如實相告。

於是,他巧妙地轉換了話題,編造出這樣一個看似合情合理的藉口,以此來說服他們接受自已的建議,並給予龍族必要的支援和協助。

“究竟是何種妙法?煩請賢侄務必詳盡地為我等闡釋一番啊!”

三位龍王聽聞楊蛟提及要替龍族尋覓一樁偌大的功德之舉,瞬間心急如焚,迫不及待地追問道。

此時此刻,就連一向沉穩淡定的東海龍王敖廣,臉上那波瀾不驚的神情亦消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滿懷期許的目光,緊緊鎖定著楊蛟。

顯然,他對楊蛟口中所說的這樁功德之事亦是充滿了好奇與渴望。

要知道,對於整個龍族而言,能夠獲得一份巨大的功德無疑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它不僅有助於提升龍族整體的實力和地位,更有可能為龍族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發展空間。

因此,當得知楊蛟或許掌握瞭解決之道時,無論是哪位龍王都難以抑制內心的激動之情。

“我所想到的功德之事,便是讓龍族充分施展其善水的特長,如靈動的舞者般,疏通洪荒世界的所有河道,並如忠誠的衛士般,長期駐守在河道之中。”

“洪荒世界的河道宛如我們身體內的血脈一般,若阻塞不通,對於洪荒世界而言,必定是巨大的災難。”

“倘若有人能夠助洪荒世界疏通河道,那對於洪荒世界來說,無疑是立下了赫赫之功,天道自然也會為對洪荒世界有大功之人降下無量功德。”

“雖說降下的功德無法一次性將龍族的業力全部化解,但疏通河道乃是長久之計,只要持之以恆地疏通河道,功德便會如潺潺流水般源源不斷地降臨,可謂是細水長流,連綿不絕。”

“而龍族,無論是其擅長疏通河道的獨特本領,還是龍族人數眾多的顯著優勢,亦或是龍族長期生活在水中的特性,無論哪一點,都完美契合了疏通河道所必備的條件。”

“可以說,疏通河道這件事,簡直就是為龍族量身定製的。”

“只要龍族鍥而不捨地堅持下去,那麼龍族身上的業力終有一日會被盡數削去!”

楊蛟在侍衛龍王那滿含期待的目光注視下,如竹筒倒豆子般將他所謀劃的能獲取功德的事情一一道來。

緊接著又詢問了一句四大龍王對於他所說的事情的看法,“四位伯父覺得我所說的這件事是否堪稱功德無量,能否化解龍族修煉艱難、血脈退化的困局?”

而聽了楊蛟這番謀取天道功德的奇思妙想,四大龍王頓時瞠目結舌,此時哪還有半分小瞧楊蛟的念頭。

這四位威震四海、聲名遠揚的龍王啊,此時此刻對於楊蛟那可真是佩服到了極點,甚至可以說是心悅誠服、頂禮膜拜!

要知道,這件事簡直是天道專門為他們龍族所精心籌備的一份無上功德,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們這些身為龍族的翹楚竟然一直沒能想到這點!

然而,偏偏就是楊蛟這位並非出身於龍族的人物,居然如此舉重若輕、毫不費力地便想到了龍族身上藏著的功德之事。

每當回想起這一點時,四大龍王心中都會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羞愧之情,只覺得自已與楊蛟相比實在是相形見絀,無地自容。

這種感覺如同一股無形的壓力,沉甸甸地壓在他們心頭,讓他們不禁對自身的智慧和能力產生了深深的質疑。

“四位伯父,小侄所想之事如何?可否獲得功德?又能否消除龍族身上的業力?”

楊蛟見四位龍王在他說完之後,久久沒有回應,不由得又追問了一句。